甘遂是壹種比較常用的中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下品。
別名:主田、重澤、甘槁、苓槁、甘澤、苦澤、白澤、鬼醜、苓槁、腫手花根、九頭獅子草、化骨丹、腫手花、頭痛花、貓眼。
來源:為大戟科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甘遂的幹燥塊根。
產地:主產於陜西渭南:主產於陜西渭南、三原、甘肅天水、河南洛陽等地。湖北、山西等地也有生產。
性狀鑒別:塊莖狀串珠狀,紡錘形或不規則棒狀,長約2-6厘米,直徑約0.5-1.5厘米,表面白色或黃白色(已敲去外木栓皮)。未去除外軟木塞皮處有褐色斑點。陳放時間長了,會變成紅黃色。硬,易折斷。斷粉,皮色白,約為半徑的 1/2,木質部淺黃色。粉質,能用水潤濕,木質部黃色。味微甜、辛,有持續刺激性。
以肥大飽滿、色白、粉足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三萜類成分,包括 d-高麗茶酚、r-高麗茶酚等。
功效與作用:
1、瀉下:甘草瀉下成分對腸粘膜有強烈刺激,引起炎癥充血和蠕動等,導致驟瀉/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頭暈、心悸、血壓下降,患者有時難以忍受,應慎用。
2、利尿。
沖劑:醋。
味:苦寒,有毒。
歸經:入腎、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散結。
主治:水腫、浮腫、痰濁壅盛。
附子:抗甘草。
臨床應用:1、主治胸腹水積,與牽牛子應用同證,僅用於氣盛實邪者。
1、用於治療肝硬化腹水。用人參(或黨參)、蟲筍尖、黑牽牛、沈香、肉桂等土家水藥和益氣生津、消腫之效佳。
2、用於治療因胸腔積液所致的滲出性胸膜炎,急性期若有實熱癥狀:潮熱、疼痛、便秘、口幹口渴、心煩,屬 "結胸 "證者,單用甘遂療效不夠,須配大黃、元明粉、大陷胸湯等。
3、用於治療腎炎水腫(急、慢性腎炎均可)。甘遂6g,研末,放入雄豬腰(腎)內,外面用竹紙包好,以清水浸濕竹紙,再用文火煨燉,煨燉後將豬腰切成7片,每日1片,旺旺服4~5片便可開始消腫。
使用註意事項:1、孕婦忌服,壹般服後病愈即停;2、宜用甘遂或醋煨制,因為煨制後可減輕其嘔吐等副作用。而醋酸作用後,可減輕甘遂的毒性刺激。生甘遂毒性和腹瀉作用均較強,不宜應用;3、甘遂與芫花、巴戟天的配伍,傳統經驗是忌與甘草同用,但現代實驗的初步結果仍很不壹致。有報道指出,根據家兔試驗,甘遂(或芫荽、大戟)與甘草同服,呼吸、心跳、體溫、瞳孔反應、胃腸功能不產生特殊變化,但另有實驗證明,甘遂與甘草同服,用量比例不同,反應不同。
用法用量多為丸散劑,每次0.3-0.6g,最多可將0.9-1.5g裝入膠囊吞服,否則易發生惡心、嘔吐。也可用水煎服(常用1.5-3g),但效果壹般不理想,有時達4-12g也不壹定有通便作用。現代實驗證實,甘遂的有效成分難以溶於水,所以前人不以甘遂湯下藥是有科學依據的。
處方舉例:大陷胸湯(《傷寒論》):大黃9g,元明粉15g,煨甘遂0.9g(研末入囊),先煮大黃,再下元明粉,煮壹二沸後,送服甘遂粉。
毒性:生甘草瀉下作用較強,毒性較大,煨甘草瀉下作用較弱,毒性較小,用醋焙幹後,可減緩其瀉下作用,降低其毒性。本品為抗甘草,與甘草同用,毒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