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儲存藥物時應註意哪些問題?
1.合理儲存;2.註明有效期和失效期;
3.註意外觀變化;4.妥善保管。
二、藥物應在什麽條件下儲存?
藥物存放條件應符合藥品說明書的要求,冷藏藥品要在2—10℃之間,陰涼儲存藥品要在20℃以下,其他藥品儲存在30℃以下。
三、如何正確存放家中藥品?
1.散裝藥粒需避光,要用適當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裝置,最好內放幹燥劑。
2.液體制劑室溫保存。
3.懸浮劑保存分狀態。
4.肛門栓劑防軟化。多數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軟化。
5.眼藥水存放依標誌。
6.霧劑類藥品喜溫暖。
7.中藥保存應得法。必須在低濕的環境下貯存,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四、家裏應該準備哪幾類藥品?
1.常見病用藥:如傷風感冒、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藥;拉稀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藥;其他如魚肝油、鈣片、五官科及皮膚科病外用藥等。
2.常用的藥:治療各系統病的藥種類很多,家裏應備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藥物很多,挑選壹部分備用即可。
3.安全的藥:兒童用藥要求較嚴,使用不當極容易發生不良後果。備用的藥應該是副作用少、毒性反應小、使用方法簡便的藥品。
4.使用方便:家裏常備藥主要以口服藥、外用藥為主。註射藥盡量少用,因使用不當,掌握不好,容易發生過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後果。
5.便於存放的藥:家庭常備藥存放的時間壹般較長。這就需要存放的藥量少些,特別是容易變質失效的藥更應少備些。具體地說,應以藥片為主,水劑為輔。要選擇些包裝比較好的藥物存放。
6.易於掌握的藥:各種藥都各有用量、用法、適應癥和副作用,復雜的家長難以掌握。因此,應備用的藥要少而精,種類少些,易於記住,便於使用,可少出差錯。
五、夏季家中應常備哪些藥品?
1.抗中暑藥: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液)等;
2.抗腸道感染性疾病藥:黃蓮素片、蒙脫石散劑、口服補液鹽等;
3.治蚊蟲叮咬藥:清涼油(又名萬金油)、風油精等。
六、中西藥壹起吃,會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中藥、西藥聯用,有時能起到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有時候合並用藥不壹定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這裏面的情況非常復雜,應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
七、服藥時為何不能飲酒?
服藥時喝酒危害大,因為酒中含有濃度不等的酒精。服藥時飲酒可與多種藥物發生反應,會降低藥效或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時飲酒會增強阿司匹林對胃的刺激作用,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藥物能加重酒精對人體的損傷。因此,服藥時不宜飲酒。
八、為什麽吃藥不能喝茶?
茶會分解藥性,最為普通的壹個解釋就是茶葉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與胃中的生物堿發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沈澱,從而使藥不能被人體吸收,發揮不了藥效作用。另外,茶葉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會阻止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因而在服用黨參、黃芪、山藥等補養藥時,飲用茶水也會降低藥效。
九、中、西藥什麽情況下不能同時服用?
在服含鐵的西藥時,不宜同時服中藥。否則,既影響療效,又易產生副作用。
十、發燒時,使用退燒藥原則有哪些?
1.病因不明不用藥;2.短期低燒免用藥;
3.暴發高燒慎用藥;4.小兒發燒早診治;
5.服藥期間多飲水;6.必要時輔以物理降溫。
退燒藥必須慎重使用,基本原則是“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十壹、用止疼藥有哪些危害?
掩蓋病情、延誤診斷。
十二、常見的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肝臟損害;2.腎臟損害;
3.神經系統損害;4.血液系統損害;
5.消化道反應;6.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調;
7.過敏反應。
十三、濫用抗菌藥有何危害?
濫用抗菌藥危害既多且大,輕則局限為個人,重則泛濫危害社會,以下扼要列舉四方面的危害:
1.誘發細菌耐藥;2.損害人體器官;
3.導致二重感染;4.浪費醫藥資源。
十四、患者使用基本藥物能得到什麽實惠?
1.節省費用;2.用藥合理;
3.安全有效;4.方便可及。
十五、如何識別偽劣藥品?
1.看標簽:購買整瓶、整盒的藥品,要先看標簽印刷得是否正規、項目是否齊全。
2.化學藥品、中藥成藥、藥酒等必須有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的註冊商標。商標和批準文號最為重要。如果沒有或印刷得不規範,即可視為假藥。
3.包裝上應有漢字標明的藥品名稱,以及藥物含量、容量、用途、用法、用量、禁忌癥或註意事項、貯存方法和生產批號等字樣。如不具備上述三點應懷疑為偽劣藥品,必須請當地藥監部門給予鑒定後再決定能否應用。
4.看藥品:無論針、片、丸、粉和水、酊劑以及藥材,凡見有發黴、潮解、結塊或有異臭、異味或片劑色澤不壹致者,即可視為劣藥。標簽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過有效期的藥品,也可視為劣藥。
十六、家庭用藥的原則是什麽?
1.在明確診斷之前不要隨便用藥;
2.服用時應掌握正確的用法和用量,並註意藥物的毒副作用與禁忌癥;
3.對藥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應去請教醫生。不要服“糊塗藥”、“僥幸藥”。
十七、服錯了藥怎麽辦?
萬壹服錯了藥,也不可忙亂,應及時采取措施。其原則是:及時排出,針對解毒,對癥治療。
1.催吐:俗稱“扣喉”,病人錯服藥後當即被發現,可及時催吐,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指反復刺激舌根部,引起嘔吐。
2.洗胃:在催吐的基礎上,如病人清醒,可以大量服用茶水,然後刺激舌根部誘發嘔吐,洗胃後,最好給病人服點牛奶或生雞蛋清,以吸附藥物,減少吸收和保護胃粘膜。
3.誤吃有腐蝕性藥物的病人,忌用催吐或洗胃。可以灌服牛奶、雞蛋清、植物油等保護胃粘膜。
4.進行上述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但切勿忘記將吃錯藥的藥瓶或藥盒帶上,以便醫生搶救時查考。
5.如果病人已神誌不清,應註意解開病人衣領,清除口腔積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如病人已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持續進行心臟外按壓、人工呼吸,並及時送醫院搶救。
十八、要做到合理用藥須註意哪些問題?
病人在使用藥品時,要做到合理用藥須註意的問題:
1.沒有明確的診斷,病人不要擅自用藥。醫藥知識浩如煙海,就是臨床醫務人員也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正確使用藥物。因此,患病後壹定要請醫生診斷明確,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用藥,造成病情的延誤或不良反應的發生。
2.嚴格遵照醫囑用藥。藥品治療方案是根據病情及病人的生理特點等諸多因素綜合後決定的,切不可隨意更改,以確保藥品的治療效果。
3.不要迷信某些藥品。譬如過分地迷信新藥、進口藥、貴重藥、滋補保健藥品等,這些錯誤的用藥心理會導致濫用藥物。
4.用藥後要密切註意病情的發展。醫生配給藥物後,病人要按醫囑用藥,並隨時註意觀察、體驗病情的變化,及時反饋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供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對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的要及時停藥就診。
十九、兒童用藥有哪些註意事項?
1.忌濫用維生素;
2.忌濫用抗生素;
3.忌濫用解熱止痛藥;
4.忌濫用丙種球蛋白;
5.用藥時應註意劑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宜過長。
二十、孕婦用藥應註意什麽?
許多藥物都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孕婦用藥,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藥物還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如孕婦病情確需用藥,壹定要充分聽取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定用法用量。
二十壹、哺乳期婦女用藥需註意哪些?
用藥要謹慎,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合理用藥原則,否則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哺乳期用藥有四大法則: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2.服藥後調整哺乳時間。3.不宜服用避孕藥。4.不可濫用中藥。
二十二、高血壓患者用藥有哪些註意事項?
1.忌突然停藥。
2.忌快速降壓。
3.忌不擇時服藥。
4.忌不定期檢查。
5.忌胡亂用藥。
二十三、老人用藥有哪些註意事項?
1.先取食療,而後用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壹舉雙得。
2.先用中藥,後用西藥。
3.先以外用,後用內服。
4.先用內服,後用註射。
5.先用老藥,後用新藥。
二十四、購買藥品應註意什麽?
1.從合法的藥店購買合法藥品;
2.應明確說明買藥的目的和病癥;
3.購買處方藥時必須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
4.購買非處方藥時,應對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確的了解,如以前是否發生過,曾用過什麽藥品,用藥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應仔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執業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應查看藥品包裝上標註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必須註意:藥品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並註意保存的方法。
6.註意索要和保留購藥憑證。
二十五、購買了不合格藥品該怎麽辦?
如果對購買的藥品
質量有懷疑或者發現質量不合格的藥品,應憑購買藥品的憑據(如銷售發票或小票,購買藥品不要忘記索要購藥憑證)及時與銷售該藥品
的藥店或醫院聯系,要求解決,並向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二十六、發現藥品質量及價格問題怎麽辦?
對藥品價格有疑問或發現藥店、醫院或診所違反藥品價格管理規定,應向當地物價管理部門舉報。質量問題,向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