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定西市副市長(掛職壹年)。 1985年7月,畢業於西北農業大學農學系,到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工作。1996 年,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參加歐盟援助的 "青海馬鈴薯栽培項目 "和 "青海馬鈴薯栽培項目",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1996年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參加歐盟援助的 "青海馬鈴薯脫毒種薯技術項目",該項目獲2002年農業部豐收計劃三等獎,1996年9月赴英國學習植物病毒檢測技術,1999年主持省級 "脫毒馬鈴薯種薯基地建設 "項目。2000 年主持國家火炬計劃 "脫毒馬鈴薯項目",2001 年主持 "霧栽脫毒馬鈴薯微型種薯生產技術研究 "項目,2002 年主持農業部 "專用馬鈴薯示範推廣 "項目和 "專用馬鈴薯推廣 "項目。2002 年主持農業部 "專用馬鈴薯示範推廣 "項目和 "青海省馬鈴薯脫毒中心建設 "項目。2000 年,主持國家 "863 "重點預研項目 "青藏高原植物抗性基因篩選與利用 "和省重點攻關項目 "青藏高原植物抗性基因篩選與利用"。2000 年主持國家 "863 "重點預研項目 "青藏高原植物抗逆基因篩選與利用 "和省重點攻關項目 "球根花卉脫毒技術研究"。現主持和參與 2004 年省科技廳項目 "國際馬鈴薯優良種質資源引進與評價"、西部之光項目 "青海馬鈴薯資源創制"、2005 年省科技廳項目 "RNA 幹擾技術對馬鈴薯的沈默作用"、2005 年省科技廳項目 "RNA 幹擾技術對馬鈴薯的沈默作用"。2005 年省科技廳項目 "RNA 幹擾技術對馬鈴薯花葉病毒的沈默作用"。參加工作以來,發表論文20余篇,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級項目8項,發表論文20余篇,獲農業部三等獎1項。他首次提出 "青海--中國馬鈴薯生產的天然家園 "的理念,主持建立了以高山、鄉村脫毒馬鈴薯微型薯直播技術為核心的省、縣、鄉、村四級種薯生產體系和以病毒檢測為中心的質量監測體系,累計推廣脫毒馬鈴薯300萬畝,增產鮮薯9億公斤,增加產值2.7億元。增加產值 2.7 億元。
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第三完成人,農業部豐收計劃三等獎,第二完成人。1999年10月獲 "第二屆青海青年科技創業獎"。2001年被團中央、全國青聯、中國科協授予 "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2001 年,被團中央、全國青聯、中國青少年科技協會授予 "中國傑出青年科技創新獎"。2001 年被團中央、全國青聯、中國青少年科技協會授予 "中國傑出青年科技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