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簡單地回答壹下這個問題。
就目前的政策來說, 國家對於重大疾病患者和重度殘疾家庭的相關政策確實很多,並且是綜合性、系統性的。說到底:就是幫助我國 社會 的弱勢群體生活無憂、病有所醫,***同分享 社會 經濟發展的成果 。下面分四個層次分別予以介紹。
從 社會 救助政策 的角度講,主要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低保、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 ,除此之外,還有《 社會 救助暫行辦法》規定的其他五項救助政策,即:教育救助、住房救助、醫療救助、就業救助、受災人員救助。
在這個問題上, 首先 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哪壹種救助,都必須符合政策規定的條件, 其次 必須是本人提出申請; 第三 ,必須經過相關主管部門的調查核實,才能作出決定。 第四 , 社會 救助政策都實行 動態管理 ,如果個人家庭情況好轉,致貧原因消失時, 社會 救助政策就應該取消。
總之,符合條件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重大疾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享受 基本生活標準 ,以保證日常生活需求;還有 照料護理標準 ,用於發放給照料護理人提供照料護理服務的勞動報酬,但必須實際提供了符合政策要求的護理服務。這裏重點重申: 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的重度殘疾人,壹律不得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 (殘疾兒童除外)。納入低保的重度殘疾人,可以申請殘疾人兩項補貼,即低保金可以與殘疾人兩項補貼配合使用,但前提都必須符合相應政策規定的條件。
首先要說的是, 扶貧政策追求的目標是 兩不愁、三保障 。" 兩不愁 "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 不愁吃、不愁穿 ;" 三保障 "就是保障其 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說到底就是: 既要能脫貧,又要能致富 。比 社會 救助政策的目標顯然要寬得多,扶貧政策的具體內容也非常豐富。但是無論怎麽說,總有 壹些因身患重大疾病、因重度殘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根本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 ,對於這壹部分人,目前的政策就是由政府提供 兜底保障 。 在扶貧政策終止執行之後,由民政部門繼續納入低保範圍,由國家財政掏錢養起來 。目前,兜底保障的對象,壹般是 全部特困人員,低保戶中的重點保障對象 ,即壹、二類保障對象或A類、B類保障對象。這其中很多人就是重大疾病患者、重度殘疾人。
就 社會 保險政策的總體而言,最重要的當然 基本養老保險 和 基本醫療保險 ,前者保障老年基本生活資金的來源,後者保障吃藥看病,基本目的是保證病有所醫。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繳費參保之後,才能享受相應的政策待遇。
自推行扶貧政策以來,國家各相關部門相繼出臺專門的部門扶貧政策,對貧困人口參加 社會 保險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政策傾斜。
第壹、在社保扶貧方面 ,對 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 等困難群體,參加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的,地方政府為其 代繳部分或全部 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 ,並在提高最低繳費檔次時,對其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其最終的目的是 減輕貧困人員參保繳費負擔 。題主所說的重大疾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基本就包括在以上三類人群之中。另外,要特別強調是:代繳的對象僅限於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代繳標準是 當地最低標準 的養老保險費。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壹律不予代繳。
第二、在醫保扶貧方面 ,主要的政策措施有 兩種:1、在繳費參加城鄉居民醫保時 ,對包括 特困人員、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部分重度殘疾人、重大疾病患者 在內的醫療救助對象,由政府資助,給予 代繳全額或壹部分參保金 的優惠政策待遇。壹般情況下, 特困人員全額代繳,壹類、A類低保戶全額代繳,其余降級代繳比例。 真正的目的是: 幫助醫療救助對象減輕參保的經濟壓力,讓真正的貧困人口都能參加城鄉居民醫保,保證其病有所醫,不讓壹個貧困人口掉隊。2、在醫療費用的報銷方面, 在適用於所有城鄉居民的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這兩個普惠性報銷環節,對貧困人口在報銷比例上就有所傾斜,適當地提高了報銷比例。 在第三次報銷—— 即: 醫療救助報銷環節——時,所有的報銷對象都是貧困人口 ,也就是包括了 特困人員、低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部分重度殘疾人、重大疾病患者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高齡老年人 。這裏必須強調的是: 未列入醫療救助對象的普通城鄉居民,根本無權享醫療救助保險待遇 。另外, 參加了城鎮職工 社會 保險的所有人,壹律不得享受醫療救助的特殊優惠報銷待遇。
以上系統地介紹了目前我國對於對重大疾病家庭、重度殘疾家庭最主要的三大類政策。在這三大類政策體系中,特困人員救助政策、低保政策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
壹個很簡單的事實:無論是扶貧部門,還是人社部門,還是醫保部門,在落實給予貧困人口的相關政策待遇時,最主要的特困人員名單、低保戶名單都直接由民政部門提供,建檔立卡貧困戶與民政部門的救助對象,大比例重合,何況今年是扶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扶貧政策將逐漸地退出 社會 生活。以後貧困人口相關政策的落實,主要由民政部門、人社部門、醫保部門負責。更直白地說: 因低保政策實行動態管理,如果家庭經濟情況好轉,低保待遇被取消,代繳養老保險、代交醫療保險,給予的醫療救助等特殊報銷待遇也會被壹同取消 。
除了以上介紹的之外,在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條件下,包括重度殘疾人、重大疾病患者在內貧困人口,還可以申請住房救助、就業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內容是非常多的。因這幾類救助不是重點,不再詳細展開。
——————
身為壹個鄉鎮的民政辦主任,同時也兼任鎮殘聯理事長,很榮幸受邀回答這個問題。
由於職責有限,我主要回答的是關於農村重疾和重殘的有關政策。
針對農村重疾家庭,除了正常的合療報銷之外,還有三個政策:大病保險、大病救助、臨時救助。
原來的新農合現在統壹叫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保是壹種普惠性的惠民政策。
為什麽說是普惠性的政策呢?通俗的說只要參加了醫保,報銷範圍和比例是壹樣。為什麽又說是壹種惠民政策呢?因為,我們許多人只看到了保費年年漲,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個人的繳費基礎上,國家配套的資金也在上漲。國家配套大體是個人繳費的兩倍。今年個人繳費280元,國家配套是550元。
從新農合到現在的城鄉居民醫保,雖然報銷比例,尤其是報銷範圍壹直在擴大,原來那些不在報銷範圍的貴重藥品,現在基本都納入了進來。但是,對於壹些重疾患者,尤其是農村的壹般家庭,還是難於負擔重疾的醫療費用。為了解決這種現象,在城鄉居民醫保中還有壹項政策—大病保險。
大病保險
大病保險其實是城鄉居民醫保的延伸。是國家從個人的參保賬戶中專門拿出壹部分資金,為參保群眾購買的壹種大病保險。也就是說,只要是參保群眾,就自動擁有這份保險。
大病保險和病種沒有關系,只和看病的費用有關系。各地方的標準可能不壹樣,我們這裏具體是這樣:合療報銷後剩余的合規費用如果超過壹萬元,就可以進行大病保險報銷。
大病救助
從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性質是救助。也就是說只有符合條件的重疾家庭才能享受。
什麽家庭才能享受大病救助呢?
首先,經過合療和大病保險報銷後,剩余的合規費用也必須超過壹萬元。
其次,要經過村上的評議,經評議重疾患者家庭確實屬於困難家庭並公示無異議後,才能上報。
臨時救助
對於農村那些突發重疾等困難家庭,經村評議代表評議,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突發性臨時救助。
殘疾人有七個種類,每個種類又分為四個等級。壹般來說,壹二級算重度殘疾。但由於殘疾種類的不同,失能程度也不同。比如精神三級和聽力、言語二級相比,前者雖然級別低,但失能程度肯定比聽力、言語二級嚴重的多。所以說,雖然都是壹二級殘疾人,但在保障的力度方面就有所差異。
重度殘疾人的相關政策:
兩項補貼
殘疾人兩項補貼分別指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
我們這裏的護理補貼標準是:肢體、精神、智力、多重壹級每人每月120元,二級每人每月80元。聽力、視力、言語沒有。
生活補貼:凡持有壹、二、三級殘疾證的每人每月60元。
這裏特別說明壹下,殘疾人兩項補貼是國家對困難殘疾人的壹種生活保障,並不是說只要是殘疾人都可以享受這兩項補貼。這個困難就是要個人先申請,經村評議公示,由鄉鎮上報民政局。另外,還有壹些其它情況是不能領取的,比如五保戶不能領取殘疾人兩項補貼,原因很簡單,五保戶的保障政策已經非常完善了。再比如孤兒可以領取殘疾人護理補貼,但不能領取生活補貼,因為孤兒每月已經發放了生活費。這些具體的規定以當地政策為標準。
康復政策
在殘疾人的康復方面,政策比較多。
比如肢體殘疾都可以免費申請領取輪椅,免費安裝假肢等,聽力殘疾可以領取助聽器等,建檔立卡貧困戶精神殘疾人每月給予500元的藥費補助,非建檔立卡每月100元。
另外,對那些居家居住的重度殘疾人,逐年給予生活起居方面的無障礙改造等。
就業政策
對於那些有壹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殘聯每年都會進行各種的勞動技能培訓。比如種養殖、盲人按摩等。
殘疾人如果在企業就業,國家會給予企業減免壹定比例的勞動保障金。殘疾人工商註冊的企業和經營都有壹定的稅收政策。
重大疾病:除除可以申請第壹次農村新農活和城鎮居民醫保外可以申請第二次重大疾病報銷,報銷比例不低於50%,最高可以95%但是各個地方政策不壹樣,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社保局。
殘疾人政策,除可報銷的額外有優惠政策 ,要有困難補助證,二級以上殘疾證可以免交自己該交的部分,優惠政策咨詢社保局和民政局發證機關
我是基層工作者,我來回答妳的問題。
中央政府的政策,就是那些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這類大的政策條文只是給出個大方向,授權地方政府來實施具體的救助行為,發放具體的補助金額到這兩類家庭手中。
那麽,地方有哪些政策呢?我經手的有以下方面:
壹、對有重大疾病家庭。如果參加了醫保(2021年醫保每人每年繳費280元),那麽醫保系統會報銷很大比例的費用,包括了大病統籌部分,這部分費用在縣域內或者市級公立醫院出院的時候就直接報銷了,不用再去部門報銷。妳問的,我想是除了這個之外的政策吧,其實還真有:
壹是臨時救助。由本人向鄉鎮民政辦提出申請,經村委會核實,後逐級上報到縣級民政局審批。
二是發起捐款。由當地村委會,根據情況,向 社會 發起捐款活動,以救助困難家庭。現在有許多的XX籌,做的就是這個事。
三是申請低保。因重大疾病導致家庭生活陷入困難的可以申請低保。
二、對有重度殘疾人家庭。重度殘疾人是指辦理了殘疾證,根據殘疾等級(精神壹二三四級、智力壹二級、肢體壹二級、視力壹二級等)給予的補貼有:
壹是殘疾人護理補貼,2020年我這個村是80元/月/人。
二是殘聯系統的其他補貼。有創業補貼、康復補貼、無障礙補貼等等,但是要根據殘疾人家庭具體情況來給,並不是每個殘疾人都有,補貼的具體金額也是每年不同。
三是申請低保。如果殘疾人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可以申請低保救助。
四是申請殘疾人生活困難補貼。這個補貼是要在申請低保成功的情況下發放的,每個月80元/人。
沒有低保的重度殘疾人家庭是不能得到這個補貼的。
以上的救助補貼,相關部門會對申請家庭的財產情況、存款情況、固定資產情況等等進行審核,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綜合判斷。
脫貧攻堅
總之,現在國家已經針對普通家庭制定了住房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飲水安全保障等等方方面面的惠民政策。
這是壹個澤被蒼生的時代!
感恩祖國!感謝黨的領導!
重要通知:對於重大疾病的家庭和重度殘疾的家庭,中央政府除了金錢上的補貼意外,還會有各種各樣的福利政策,趕緊前去領取。
隨著 社會 的快速發展,國家的強大,我國的 社會 福利制度是越來越完善,尤其是對於有困難的家庭,國家更是制定了壹系列的政策,來為這些家庭提供充分的保障政策,不少人因此而受益。
到底什麽是重大疾病呢?
重大疾病,簡稱重疾,壹般是指病人的病情特別嚴重,會威脅到病人的身體 健康 ,會影響到家庭成員的生活。另壹方面因為治療費用昂貴,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負擔。
人壹旦得了重大疾病,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家庭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
根據人的生活習慣和患病程度,壹般將以下28種疾病,歸為重疾。
根據發病率和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以下 28 種重大疾病較為常見:
惡性腫瘤或 內臟器官相關:
惡性腫瘤——重度
嚴重潰瘍性結腸炎
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嚴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
急性重癥肝炎或亞急性重癥肝炎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嚴重克羅恩病
心臟相關
較重急性心肌梗死
主動脈手術
嚴重良性顱內腫瘤
心臟瓣膜手術
嚴重特發性肺動脈高壓
冠狀動脈搭橋術
神經系統相關
嚴重腦中風後遺癥
嚴重阿爾茨海默病
嚴重原發性帕金森病
嚴重腦損傷
癱瘓
語言能力喪失
嚴重運動神經元病
嚴重腦中風後遺癥
深度昏迷
嚴重腦炎或腦膜炎後遺癥
其他
多個肢體缺失
雙耳失聰
嚴重Ⅲ度燒傷
雙目失明
那麽針對重大疾病的家庭,國家又有哪些福利政策呢?
1. 醫保方面,實行報銷制
對於患有重大疾病的人,如果購買了醫保,那麽在看病住院時是可以進行報銷的。 新農合壹般可以報銷40%,城鄉醫療保險可以報銷50%,職工社保可以報銷60%。
隨著2021年醫保政策的改革,以前只有住院才能報銷, 現在對於門診和壹些重大疾病的常見藥品都可以進行報銷。
2. 大病救助。
除了保險報銷以外,那麽對於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還可以憑借住院手續,診斷單等材料到村委會填寫大病救助單, 屆時可以領取到國家的壹筆醫療大病救助金,金額在10000元左右。 但是這個名額不多,村委會會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進行上報,各地也都有對應的《 社會 救助辦法》,可以進行參考。
3. 線上籌款。
現在除了國家層面的補助以外,壹些網絡籌款平臺也是可以幫助病人來籌款的。病人家屬在治療期間可以通過填寫線上籌款的內容,然後經平臺審核以後,進行轉發,那麽會有身邊的人進行援助,從而可以獲得壹些費用用於病人的治療和生活。
有了這些國家政策,所以對於患有重大疾病的朋友們,也不要著急,放好心態,有著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支持,相信壹切都會好起來的。黑暗總會過去,光明終會到來。
除了對於重大疾病,國家會有相應的政策以外, 對於那些重度殘疾的家庭,他們也在享受著國家各種各樣的福利政策。
殘疾壹般涵蓋6個層面:
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視力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
而重度殘疾,壹般是指殘疾的情況比較嚴重,無法獨立活動,需要家人照顧。
對於這樣的弱勢群體,依靠自己那是無法生存的,除了自己家人的照顧,國家也出臺了福利政策保障其生活,幫助減輕家庭的負擔。
1. 重度殘疾的人可以享受護理補貼
對於重度殘疾的人,因為需要有人照顧,平時的各項開支也不小,政府針對這樣的情況,出臺了相對應的護理補貼。 根據地區的生活水平不同,所補貼的金額也是不壹樣的。
城鎮補助的金額在120元/月,農村補助的金額在80元/月。
2. 重度殘疾的人可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
對於重度殘疾人,因為喪失了基本的勞動能力,但生活各項開銷依然存在。當地政府壹般針對重度殘疾的人員會有壹個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通常以補貼錢的形式給到重度殘疾的人生活予以支持, 這個金額標準為城市低保平均標準575元/人/月,農村低保平均標準4754元/人/年。
3. 重度殘疾的人可以申請無障礙改造
對於重度殘疾人而言,國家從多個層面考慮到他們的生存和生活情況。中國殘聯發布了《關於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的通知》, 各地政府積極采取措施,規範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內容,並有相應的資金投入。壹般是5000以上10000元以下不等進行補助。
4. 重度殘疾的人免繳醫療保險費用,提前領取養老金
在醫療保險方面,對於重度殘疾的人員可以免繳醫療保險費用,同樣享受相應的醫療政策。而且在養老金方面,還可以申請提前5年領取養老金。
2. 重度殘疾的享有生活上各項保障
(1)購買火車票享受半價政策:憑借殘疾證,購買殘疾人旅客專用票額車票,可以享受半價優惠;
(2)景區實行免票政策:憑借殘疾證,本人可以享受各大景區的免票政策,同時重度殘疾人可有壹名陪護人員免費入園。(帶好相關證件到景區窗口辦理)
(3)公***場合設置無障礙通道和廁所:在火車站,機場等公***場所,會有無障礙電梯,通道等為殘疾人提供服務。壹些公廁,也會設置無障礙廁所。乘坐公交車等,會有專門為殘疾人提供的座位。
當然了,這些政策只是 社會 福利政策的壹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重大疾病的家庭以及重度殘疾的家庭,相應的補貼和福利政策也會越來越多,大家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在此,我也希望:
(1)對於患有重大疾病或者重度殘疾的朋友,妳們不孤單,妳們有國家的強大支撐,有 社會 的大力支持,壹定可以和妳壹起解決很多的困難,幫助妳們度過難關,壹起走向美好生活。
(2)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平時給多重大疾病或者重度殘疾的人員,我們要做到尊重他們,對於他們有需要的地方,我們要給予充分的尊重,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希望大家越來越好,希望生活越來越美好!
這在《憲法》中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便有相應的規定。
《憲法》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 社會 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
但《憲法》是我們國家最高的法源,規定都是相對簡單且抽象,在實踐中並不被直接引用,也很難具體的使用。所以很多規定都需要通過其他法律法規或規範性文件,甚至是壹些政策來落實。我們的《 社會 救助辦法》有著相對具體的規定。
按《 社會 救助辦法》規定,第二十八條 下列人員可以申請相關醫療救助:
(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
(二)特困供養人員;
(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
上面是針對申請醫療救助的群體,基本就是我們所謂的困難群體人員,最後類似低保這種已經取得官方認定的家庭或人員。後面的條文還有更具體的規定,例如 個人及其家庭難以承擔的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自負費用,給予補助 。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 對無力支付急救費用的急重危傷病患者給予救助。符合規定的急救費用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支付 。
總體來說,中央的規定都是相對抽象。畢竟每個省市縣的經濟情況都不相同,也很難確定統壹的標準。有關的具體落實及細節,自然還是需要地方來確定。我們很多省市縣都有相應財政惠民補貼規定,在住房、就業、醫療等方面對困難群體予以補助。例如《杭州市西湖區醫療困難救助實施辦法》就對於困難醫療補助的具體情形、申請補助的程序及所需材料、以及補助的金額標準都有明確規定。
這種情況根據最近國家民政部和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於進壹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規定,重大疾病患者,重殘人員已經其它困難人員,如果人均收入雖然超過當地低保標準,但是在1.5倍以內可以界定為低收入家庭,符合條件的可以納入低保,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無論是重大疾病家庭還是重度殘疾人家庭都是不幸的,可以說貧窮和富有就是壹場重疾的距離,幸與不幸就是壹筆治療費的距離。
為緩解重疾家庭、殘疾人家庭因病產生的高額治療費,因喪失勞動力給家庭帶來的負擔,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扶助政策。比如基本醫報報銷、大病二次報銷、民政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重度殘疾人特殊救助等。下面分別就重大疾病、重度殘疾進行說明。
醫保是緩解重疾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第壹道“保護網”。無論是參加職工醫保還是城鄉居民醫保都能享受包括壹般的門診和住院報銷待遇,以及重大疾病險。
參保人如果罹患重大疾病在看門診和住院實行相同的報銷比例,職工醫保可報銷85%,居民醫保三級醫院可以報銷40%,二級醫院可報銷60%。
參保人在法律規定醫保支付範圍內,只要壹年內自付金額達到規定的起付線,就會自動啟用大病險,超額部分由大病保險按照60%比例進行二次報銷。
因患大病產生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和大病二次報銷後自付部分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民政救助。不過現有的民政救助項目中,有分特定人群和特定病種的救助。
1、臨時救助。 申請家庭的家庭成員因患重特大疾病或慢性病造成醫療費等支出過大,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按照臨時救助有關規定給予及時救助。
2、醫療救助。 申請家庭的家庭成員因患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需長期維持基本治療的,申請前6個月內家庭總收入扣減同期維持基本治療自負醫療費用後,月人均收入低於低保標準2倍的,及時納入民政建檔特殊困難家庭給予醫療救助。
3、城鄉低保。 申請家庭的家庭成員因患重大疾病、慢性病需長期維持基本治療申請前6個月內家庭總收入扣減同期維持治療自負醫療費用後,月人均收入低於城鄉低保標準,且家庭財產、消費支出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條件認定規定的,納入城鄉低保予以保障。
無論是申請臨時救助、醫療救助還是城鄉低保都是有特定病種規定的,其中醫療救助只有貧困戶才可以申請,低保救助相對來說比貧困戶要求更高。
在殘疾等級中,壹級、二級屬於重度殘疾,可以說是完全喪失勞動力,有的重度殘疾不僅無法勞動獲得收入,還要長時間做康復治療、藥物治療等,增加家庭經濟負擔。為了減緩重度殘疾人因康復治療產生的經濟壓力,重度殘疾人可以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壹級殘疾1200元,二級殘疾1000元。部分重度殘疾人家庭困難的,開可以享受每月200元的貧困補貼。
除了重度殘疾人之“兩項”補貼外,重度殘疾人家庭月人均收入在當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5倍以內的,已成年且喪失勞動能力的持證殘疾人可以分戶享受低保救助。
最後,殘疾人還有各種優待政策,比如說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有理療機構,殘疾人可以免費享受理療;精神類殘疾有藥物補貼;肢體殘疾可以免費申請助行器、輪椅、假肢;聽力殘疾可以免費申請助聽器;智力殘疾在康復機構治療的還可以申請補貼等等。
在這裏我就不壹壹列舉了,殘疾人壹般由戶籍地村委會(社區)管理,如果有符合殘疾人相關補貼、優待政策,工作人員會通知相關殘疾人辦理的。
有的。詳情到當地民政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