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謂之 "幹支" 天幹地支相當於壹棵樹的樹幹和樹葉。它們是壹個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整體。在中國古代,天是 "主",地是 "從"。天 "與 "幹 "的相互聯系稱為 "天幹";"地 "與 "支 "的相互聯系稱為 "天幹";"地 "與 "支 "的相互聯系稱為 "天幹";"地 "與 "支 "的相互聯系稱為 "天幹"。天 "與 "幹 "相聯稱為 "天幹","地 "與 "支 "相聯稱為 "地支",合起來就是 "天幹地支"。 天幹有十個字,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 "十天幹"。 地支有十二個字,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 "十二地支"。 天幹地支的本義,有這樣有趣的說法:1、天幹(甲)象草木森林而萌發,陽內包陰所化。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破甲而突起之物也。 (乙)草木生焉,枝葉柔曲而伸長也。乙者滾也。 (丙)丙者,秉也,如和煦之陽,熾熱之火,萬物皎然可見而明也。 (四)壯,草木生長茁壯,如人也。 (五)茂也,象征大地茂盛。 (六)興也,紀也,萬物興起,有形可紀。 (七)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是事物成形後的味道。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變化,示實新。 (壬)望也,陽氣潛於土中,萬物孕育。 癸)揆也,萬物閉藏,孕於地下,揆之明芽。2、(2)地枝(子)孽,草木生子,吸地中濕氣,陽芽之始也。 (醜)鈕,草木在土中發芽,彎曲,即將出土。 (三)"進化 "又稱 "金",寒土中彎曲的草木從地下伸出頭來迎接春天的陽光。 (四)"陽",陽光東照,萬物欣欣向榮。 (五)振也,伸也,萬物振奮而生,陽氣已半。 (斯)升也,萬物生長而升,陰氣消,純陽無陰。 午)承也,萬物生長而升,陽氣充,陰氣始萌。 (未)味也,果實成熟有味。 (申)體,物體長大了。 (幽)老,猶萬物萎縮收斂之時。 (戌)滅,草木雕零,生命活力熄滅。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至此已達極致。 據說,有趣的天幹地支的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的上古時代的大雪氏。例如,唐代劉澍在《通鑒外紀》中引用古書中的話:"(黃帝)師大雪。甲子之始"。雖然大撓為子是個傳說,但從殷商帝王的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中壬、太甲等來看,幹支的起源肯定要早於殷商時期,也就是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起初,我們的祖先只用天幹記日,因為壹個月的天數是以年為日;用地支記月,因為壹年十個月,正好用十個地支來配合。但不久,人們又覺得單用天幹記日,每個月仍會有三天用相同的天幹,於是就用壹個天幹和壹個地支輪流搭配的方式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有 "惟四月是日"。顧命》有 "惟四月生魄力。王者不擇。甲子,王乃陶松水,相被冕服,以玉幾 "的記載,意思是說,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正月初壹這天,王沐浴洗頭洗臉,太仆為王披上冕服,王坐在玉幾上。後來,人們逐漸采用幹支記日的方法來記年月日時。 中國農歷采用天幹地支作為年、月、日、時的計算方法,即每個天幹地支按壹定順序配對,不重復,作為年、月、日、時的代號。把 "天幹 "放在壹個字的前面,"地支 "放在壹個字的後面,這樣就構成了壹對幹支。如果 "天幹 "以 "甲 "字開頭,"地支 "以 "子 "字開頭,就可以得到 六十朵花 甲子 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2、乙醜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乙未 53、丙辰 4、丁卯 14、丁醜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丁巳 戊己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6、己巳 16、己醜 26、己未庚申 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辰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醜 48. 辛亥 58. 辛酉 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壬戌 10、二丁基 20、二丁基 30、二丁基 40、二丁基 5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二丁基 60。按此順序每年配壹對枝,稱六十年壹輪回,叫 "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己巳年,1990年是庚午年;從1984年甲子年起,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這種紀年方法被稱為 "幹支紀年法",壹直沿用至今。壹年中的天數與年份的順序相同。 年月由地支記錄。地支十二字正好是十二個月,說十壹月是子月,十二月是醜月,正月是寅月,二月是卯月。......。幹支紀時也是用來記錄十二地支的。壹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地支代表壹個大辰,用現代的時間觀念來看,每個大辰正好等於兩個小時。所謂 "時",就是 "小時",即 "半小時 "的意思。這樣,今天23:00到明天淩晨1:00叫子時,1-3:00叫醜時 ......幹支的廣泛應用 天幹、地支和由幹支組成的六十花甲子,是中國古代最原始的計數工具,有著廣泛的應用;它除了可以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外;還可以用來表示方位(如甲乙表示東方,丙丁表示南方,戊己表示中央,庚辛表示西方,壬癸表示北方);還可以用來表示四季(如寅卯辰表示春天,巳午未表示夏天,申酉戌表示秋天,亥子醜表示冬天);在研究八卦時,推算生辰八字、看風水等相術也是不可缺少的;更重要的是,在中醫經絡流註法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中的納子法,這在我國還是首次。應用,其中的納子法、納甲法、靈龜八法、飛騰八法、養子時刻註穴法等時間節律,都以 "幹支 "為工具,以滿足各類讀者對幹支的廣泛需要,給予歷年幹支、從1950年起,還給出了月的幹支、日的幹支和逐日的幹支,這樣就推出了所需時間的幹支,其實,即使手握時間幹支的幹支,也是時間幹支。其實,即使手中沒有歷書,也可以查到溺月、溺日、溺時。那麽,年的幹支、月的幹支、日的幹支、時的幹支是如何推算和排列出來的呢?下面就來介紹壹下。 天幹地支代數表 為了計算年、月、日、時的幹支,往往需要用到公式,而公式中的數字代表天幹地支的序數,這已成為常用的方法。如下表所示。天幹地支的推算應用,應先多熟悉此表。 天幹地支序數表 序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 - 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年幹支推算法 我國很早就使用幹支紀年法,並沿用至今。有人把元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與公元相比,公元4年的幹支年是農歷正月,因此用公元數減去3,再除以60(六十甲子循環數),余下的余數,就可以用60甲子表序數表求出公元4年的幹支年。計算公式為:(求的年數-3)/60=商...... 余數(幹支序數的年數) 如果余數等於 0,則幹支序數加 60。例如:求公元 1983 年的農歷幹支紀年:(1983-3) / 60 = 30。如果余數等於 0,則在幹支序數上加 60。 幹支月令推算法 關於幹支月令推算法,《史記。法書》中有記載:"十二月有十二子十母十二法......"。",這裏的子即支,母即幹,法即鐘法。相傳在古代,十二地支早已紀年紀月,只是朝代不同,各地支的歲首月份也不同。中國的正月經歷了四個階段:秦建哦,以十月初壹為正月初壹;周建子,以十壹月初壹為正月初壹;商建醜,以十二月初壹為正月初壹;到了夏朝定建寅,新年的春聯上寫著:"鬥柄歸於殷",就是這個意思。從夏朝開始,正月就是建寅的陽歷,壹直沿用至今。 幹支推算月份的方法比較簡單,因為每年地支的月份已經固定,只要推算出天幹地支相合的月份就行了。而且五年壹個周期,周而復始。根據這種實際排列情況,可以得出天幹之月與天幹之年有壹定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可以用《五虎建元歌》編成下面的句子,即年天幹為甲、已,則為正月丙的天幹;年天幹為乙、庚,則為正月戊的天幹;年天幹為丙、寅,則為正月庚的天幹;年天幹為丁、壬,則為正月壬的天幹;年天幹為戊、癸,則為正月甲的天幹。
上一篇:識別虛假銷售交易的防範策略下一篇:3歲兒童咳嗽有痰吃什麽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