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老人吃桑葚藥發生高血鉀休克,中西醫治療康復,腎病要預防高血鉀

老人吃桑葚藥發生高血鉀休克,中西醫治療康復,腎病要預防高血鉀

桑葚又名桑椹子,桑樹的成熟果實,味甜汁多,是常吃的水果之壹。成熟的桑葚質油潤,汁濃似蜜,甜酸清香,營養成分豐富,很多人喜歡食用,被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藥食同源”農產品之壹。

經科學鑒定,桑葚鮮果中含有大量遊離酸和16種氨基酸,還含有人體缺少的鋅、鐵、鈣、錳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胡蘿蔔素、果糖、葡萄糖、丁二酸果膠、纖維素等,與沙棘、懸鉤子等壹起被譽為“第三代水果”。

每100克桑葚(紫、紅)的營養成分:能量48千卡、蛋白質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2.9克、膳食纖維3.3克、維生素A3微克、胡蘿蔔素20微克、維生素E12.78毫克、鈣30毫克、磷33毫克、鉀32毫克、鈉1.9毫克、鐵0.3毫克、鋅0.25毫克、硒6.5微克、錳0.29毫克。

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中醫專家張振忠表示,桑葚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食欲。但是,慢性腎病尤其腎功能不全患者,或本身存在高鉀血癥的患者要慎用,因為桑葚中含有較高鉀元素,過量食用很可能會誘發疾病發作,還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出現心律失常等嚴重並發癥。

老人服用桑葚顆粒引發高血鉀癥,經綜合治療康復

患者xxx,女,63歲,江蘇連雲港人。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等多種基礎病,經常腰膝酸軟、眩暈、失眠、耳鳴、便秘、口幹舌燥等不適癥狀,10天前在附近診所買了“桑葚顆粒”服用。

1月25日在家壹天都不舒服,沒有精神、惡心、乏力。後來實在撐不住了,深夜家人帶患者到當地醫院就醫。在看病時,患者突發心跳、呼吸驟停,醫護人員趕緊采取搶救措施。電解質檢查顯示:鉀9.90mmol/L。醫生趕緊呼叫腎內科值班醫生會診。淩晨1點腎內科醫生聽到電話響,立即起來,趕緊聯系血透室的醫生,並護送患者去血液凈化中心進行血液透析。因為血鉀超過6.5mmol/L以上,患者隨時有死亡可能,而達到10mmol/L如此嚴重的情況,極少有患者存活。血鉀達到這種數值的患者已經在鬼門關,壹分壹秒都不能耽誤。

在家休息的腎內科血透室的醫生護士火速趕到醫院。但由於患者血壓低、心率慢、動脈搏動慢等生命體征不平穩,再加上氣管插管和血管條件不佳,深靜脈置管難度非常大。醫護人員團結協作終於成功實施深靜脈置管術,並立即進行急診血液透析治療。

經過醫護人員聯手搶救,上午5點多患者漸漸地意識清醒了,復查血鉀4.8mmol/L,數值恢復正常,暫時脫離了危險。仔細詢問得知,患者服用“桑葚顆粒”10天,但並沒有按照醫囑及時復查電解質相關指標,導致血鉀升高。醫生讓患者立即停服某些藥物,各項指標穩定後,停止了透析,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病情穩定後康復出院。出院後遵醫囑繼續服藥,控制血壓、血糖等指標,中藥調理鞏固腎臟功能,定期復查。

醫生表示,壹般 健康 人在鉀攝入過多的情況下,腎臟可以增加排泄,但是,如果是腎功能受損的患者,就可能出現高鉀血癥。鉀是體內最重要的陽離子,腎臟是調節鉀代謝的重要器官。血鉀升高的原因分為鉀離子攝入過多、排泄減少、分布失衡三大類。藥物不當使用等也會因影響腎臟調節鉀平衡的不同環節,導致血鉀升高。

高鉀血癥常無明顯癥狀,或伴隨壹些非特異性的心血管和神經肌肉癥狀,如果出現無力、疲乏、呼吸困難、心悸、胸痛、煩躁不安、神誌不清、惡心嘔吐等癥狀,壹定要重視。如果血鉀>5.0mmol/L,或有慢性高鉀血癥的患者壹定要控制高鉀食物的攝入,禁用含鉀的“低鈉鹽”及其他調味品。

慢性腎病如何預防高血鉀癥?

中醫專家張振忠表示,慢性腎病往往會伴隨多種全身性並發癥,包括高鉀血癥、礦物質骨病、貧血、高磷血癥、高血壓等,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通過尿液的形成與排出,借以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與毒素,保持內環境的穩定。因此,腎功能對於肌體代謝、內環境、內分泌都至關重要。人體內的血鉀90%通過腎臟排泄,當腎臟功能受損,腎小球過濾率降低,醛固酮水平低下時,會導致血鉀升高。如果血鉀含量高於5.0mmol/L,就是高鉀血癥。

高鉀血癥是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之壹,會引發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嚴重危及患者生命。據統計,罹患高鉀血癥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是正常血鉀人群的26倍。而且高鉀血癥易反復發作,不斷增加患者嚴重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死亡率。數據表明,近40%的 4-5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因為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而面臨死亡的風險。因此,慢性腎病患者要積極預防高血鉀癥,做好這4點。

1、限制含鉀量高的食物。慢性腎衰患者易發生高鉀血癥,嚴重高鉀血癥(血清鉀大於6.5mmol/L)有壹定生命危險,應引起高度重視。應少吃或不吃含鉀量高的食物,比如蘑菇、海帶、紫菜、榨菜、香蕉、內臟等。

2、限制鈉含量高的食物。適當限制鈉攝入量,壹般每天氯化鈉(鹽)攝入量不超過6—8克。有明顯水腫、高血壓者、慢性腎臟病患者,鈉攝入量壹般要控制在2—3克(每天氯化鈉攝入量控制在5—7克),病情嚴重的患者要限制為1—2克(每天氯化鈉攝入量控制在2.5—5克)。

3、定期監測血鉀。慢性腎病患者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到醫院進行腎功能以及電解質等檢查,了解血鉀的變化,有助於防止高鉀血癥的發生。

4、禁用引起血鉀升高的藥物。壹定要避免輸入陳舊血,不使用某些含鉀量高的中藥湯劑、保鉀利尿劑等藥物,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停藥或是換藥,不能自己私下換藥。

(文/李烈,醫師/張振忠;約2000字)

  • 上一篇:為賺錢制售假新冠疫苗約5.8萬支,嫌疑人已被批捕,妳認為他們該怎麽判?
  • 下一篇:拉塞爾·維斯布萊克是壹個怎樣的球員?他到底是不是個混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