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演練總結

演練總結

演練總結 篇1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我礦安全生產實際狀況,於2012年6月24日按照水災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方案的演練步驟認真的進行了礦井水災應急救援演練,現將礦井水災應急救援演練的狀況報告如下:

 壹、應急救援演練時光:2012年6月24日10:00-11:25分

 二、發生事故地點:主斜井南運輸石門掘進工作面。

 三、水災應急救援機構領導組

 組長:陳發明

 副組長:劉洪祥

 成員:陳文太、殷學富、馬偉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劉映海擔任。

 四、救災演練的實施狀況

 1、本次演練擬設主斜井南運輸石門掘進工作面發生透水事故,演練時井下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離。

 2、本次救災演練由礦長任總指揮,技術負責人負責全面協調,辦公室主任協助指揮調度。

 3、救災演練時,井下所有人員全部進行演練。

 4、演練過程

 10點00分,斜井南運輸石門掘進工作面,跟班領導楊順文向辦公室匯報井下發生透水事故。值班領導殷學富接到電話後,立即通知南運輸石門掘進人員、人行上山掘進人員按水災避災路線撤人,同時迅速報告礦長。

 10點01分,南運輸石門掘進人員、人行上山掘進人員按水災避災路線開始撤離。

 10點02分,陳發明接到匯報,立即通知技術負責人、等人,同時通知兼職救護隊隊員立即到調度室集合。

 10點05分,相關領導人陳文太、劉洪祥、劉映海、馬偉、楊林、等到達調度室,成立了救災指揮部,並通知後勤人員(護礦隊、供應科)。總指揮陳發明立即啟動透水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總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10點08分,機電科長黃正忠切斷井下動力電源。

 10點10分,根據透水事故應急預案和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安排,兼職救護隊開始部署搶險救援工作。

 10點11分,井口檢身員核實完井下人數,並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

 10點12分,兼職救護隊員到達井口,穿戴防護用品準備下井搶險救援。

 10點15分,治安保衛隊相關警戒完成,維持礦區穩定。

 10點20分,井口檢身工清點遇險人數,南運輸石門掘進人員、人行上山掘進工作面遇險人員已全部撤離至地面,並報告給指揮部。

 11點25分,指揮部宣布救災演練園滿結束。

 五、救災演練人員撤離狀況

 1、人員撤離整齊、有序、迅速,有較強的組織紀律,能夠正確的按照水災的避災路線撤離。

 2、存在準備不充分,服裝標識不清問題。

 六、救災演練效果評價

 1、礦領導能及時到達辦公室指揮救災,演練中各科室、班組配合較好。救護隊員行動迅速,能較好地發揮救災作用。

 2、現場人員抗災應變潛力較強,熟悉避災路線,行動統壹。

 七、總結

 透過本次演練,使我礦全體幹部員工進壹步提高了安全防範意識,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主題思想已深入人心,並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和加強,大大提高了礦井應急領導小組及搶險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急潛力,對救護器具的使用方法的熟練程度、救援方法、應急預案的啟動程序都有了進壹步的明確,基本到達了本次演練的目的。應繼續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抗災應變潛力,加強救護隊員培訓,提高應急救災潛力。加強後勤保障工作,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提高政治思想覺悟。

 演練總結 篇2

 為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和提高應急處置潛力,強化對火災事故的自救和消防器材操作技能,提高快速反應潛力、應急救援潛力及協同作戰潛力,全面提升抵禦民爆器材專用倉庫周圍發生火災事故的潛力,確保壹旦發生能夠有效組織、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事不亂,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危害。2013年4月19日,重慶廣聯民爆器材有限公司大足、潼南分公司在潼南縣民爆器材庫房入庫公路舉行了2013年上半年消防應急救援演練活動,現將活動有關狀況總結如下:

 壹、演練目的

 (壹)透過實戰演練,加強廣聯分公司廣大幹部、員工對火災安全知識的理解和救災器材滅火器、消防水泵正確使用的實戰技能。

 (二)進壹步提高廣聯分公司救援人員的應急救援實戰潛力,是否反應迅速、及時、準確,從而體現應急特點。

 (三)強化壹年2次培訓突發事件發生時,事故現場人員撤離速度、撤離路線的選取和自我保護潛力,員工間的協同配合的可靠程度。

 (四)進壹步了解我們民爆行業重點崗位作業人員和2012年新聘用員工對預案的學習、應用和掌握潛力。

 (五)檢查潼南分公司首次應急救援的啟動潛力,以及兩個分公司在突發火災事故時的整體協同潛力和應急水平。

 (六)檢查分公司各應急物資的準備狀況是否能滿足應急救援的要求和正常有效。

 二、演練點評

 本次演練方案有6個方面的目的,經設計人員、審核人員從3月初就開始著手多次修訂完善,結構較清晰,增設了應急指揮人員通訊錄、應急物資儲備登記表、現場處置方案圖、演練場景設計腳本4個附件。

 本次演練潼南縣安監局副j?長劉秋月、縣經信委副主任劉興元、廣聯公司安全總監劉翠微等部門領導親臨現場參觀、指導。演練結束後,劉副j?長從專業角度進行了實事求是、深入細致、客觀公正的現場點評,歸結起來,主要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壹是演練前重視程度不夠;二是現場演練匯報程序亂;三是應急人員對預案熟悉程度不夠;四是應急準備不充分;五是員工協同配合不夠;六是現場撤離不規範。其重點是方案未體現應急特點、參演人員未進入應急狀態且相互間協同意識極差。

 劉副j?長的點評對指導今後我們應急策劃、應急準備、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壹系列應急管理工作觸動頗深,讓我們受益非淺。縣經信委劉副主任也給我們下壹步如何總結提高應急救援演練指明了方向。

 三、原因分析

 (壹)演練前重視程度不夠。壹是指揮部人員對演練方案不熟悉,掌握不透徹,且演練前未充分溝通,導致在指揮、崗位堅守、相互配合協調、響應速度、啟動指揮等方面存在問題;二是演練前未到演練現場實地勘察布置,且演練前未組織演練隊伍合練。

 (二)現場演練匯報程序亂。壹是倉管員未進行火情巡查,就開始報告,且報告資料要素不全。應有:火情發生的單位、時光、地點及事故現場狀況;火災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和庫房民爆物品的保管狀況;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初步確定事故性質,事故搶救處理的現場進展狀況和臨時可采取的措施;事故發生後已采取的措施,有無發生二次事故的可能;傷亡人員的搶救狀況;需要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事宜;事故報告單位、主要負責人、報告人和報告時光;二是各小組在使用滅火器、操作消防水泵行動告壹段落,無報告、無指令或因指揮部擅離職守無報告對象。

 (三)應急人員對預案熟悉程度不夠。壹是部分應急人員對應急救援預案不熟悉,對自我的工作職責不明確,導致演練時應用不熟悉,不按設計腳本執行;二是各組職責分工太粗,指揮部成員、組長未能充分發揮上下溝通、左右協調的作用,未做到胸懷全局、分工不分家;三是部分應急人員思想意識出現偏差,認為演練是走走過程,導致實戰時不嚴肅,竟然主管部門在現場也有嬉笑吃零食現象,不認真對待;四是評價員和指揮部成員聽匯報後未完整記錄演練狀況或匯報狀況,不利於評價、總結改善、歸檔、預案修訂。

 (四)應急準備不充分。應急演練的設施設備臨時從大足分公司調集,接收人對其不熟悉,且演練前未進行充分檢驗其是否有效,是否能正常投入使用。壹方面說明潼南分公司設施設備缺乏,需購置或添制;另壹方面說明調集的物資也難以到達本次消防演練應急救援搶險救災的使用要求。

 (五)員工協同配合不夠。壹是由於是兩個分公司合練,分公司之間大部分員工的配合熟練程度不高,基本沒有協作或相互配合支持,甚至還有互相聊天現象,造成這壹原因之壹是演練前沒有合練,導致過程較為混亂。二是參演人員應急意識較差,演練中沒有進入應急狀態,而總體處於較放松的狀況,這對演練的效果,合練後的實踐十分不利。

 (六)現場撤離不規範。壹是指揮部未統壹發出撤出命令,人就撤離,現場出現散、亂現象,不像壹個整體硬仗的隊伍;二是各組未報告搶險救援結果,指揮長就集合隊伍、撤出警戒;三是警戒撤出前,警戒組應進行全面現場檢查報告指揮長後,方可恢復現場,組織有序撤離。

 四、下壹步應急演練需做好的工作

 (壹)認真總結提高,汲取經驗教訓

 針對本次演練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現象,認真總結提高,汲取經驗教訓,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1、zh藥庫巡查人員在巡查庫區安全時,模擬真實狀況,實地巡查庫區周圍。

 2、指揮部成員要加強活動組織、現場指揮、場面控制方面的工作潛力,要全面熟悉方案,嚴格按照演練方案和演練場景、腳本的設計執行演練任務。

 3、演練前,熟悉現場環境,做好演練前的布置工作,如指揮臺布置、火源布置、巡查布置、警戒布置,且切實根據現場演練進程狀況,方可指令劃出警戒位置,布置警戒線。

 4、消防水泵滅火,小組的成員要按照演練前的分工職責,快速連接好三條水帶後,再啟動消防水泵輸送水源,要互相配合。

 5、消防水泵滅火組,在完成滅火任務後,應由小組長發出指令後,再關水,收水帶。整個過程要求連貫、緊湊。

 6、演練結束後,待總指揮宣布後,警戒組待繼續查看演練場上有無其他要處置的事,火災現場人員全部安全撤離,才能撤除警戒線。

 7、各小組在完成演練任務後,按照演練預案的程序,應由小組長向指揮長報告狀況。

 8、嚴明紀律,堅決制止在演練中的自由散漫行為。

 9、落實職責,按方案要求,堅守崗位,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要把演練當成實際搶險。

 10、庫房保管員,巡庫及周邊,發現山火險情,應立即透過電話向119報警,並講明發生山火的詳細地點,火災狀況以及報警人姓名,聯系電話等。

 (二)分類修訂完善方案,提高應急保障潛力

 結合本次演練暴露出的十項問題,除每年定期至少2次強化演練,提高全員應急保障潛力外,還務必對現有的預案分不足項、整改項、改善項三項進行對應修訂,使之更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能指導實踐。

 (三)健全完善應急體系,確保應急演練實效

 1、進壹步健全組織指揮體系,理順應急機制和人員職責。

 2、建立應急救援資源數據庫。各單位對應急物資種類、設備、裝備配備等狀況進行調查摸底,建立管理臺賬,將物資種類、數量、質量、位置、技術指標、用途、職責人、聯系方式等信息統壹納入信息庫,並據實更新,動態管理,實現資源***享,確保應急物資調度及時有效和物資處於正常完好狀態。

 3、應適當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建立自我的加工體系或了解摸清所在地的加工體系,以便應急救援搶險救災現場實施。尤其是專業技術工人、專用的小型加工工具如電焊、氧焊、切割機、小電鉆等。

 4、應了解摸清所在地的醫療保障體系,準備壹個常用應急求援藥品箱,並適當配置紗布、創口貼等應急常用藥品。

  • 上一篇:中醫兒童保健知識和方法
  • 下一篇:銀川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條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