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航母都是編隊出去的,不是單槍匹馬出去的,所以必須有很多屬艦保護它,壹般來說像美國有巡洋艦、驅護艦、驅逐艦,還有核動力攻擊潛艇,還有快速支援艦或者是其它的綜合保障艦艇,來把它團團圍住,保護好,所以上頭的各種反潛能力或者反艦能力、防艦能力或者防空能力都是好幾層的,妳要想攻擊它比較難,但是它要想打妳,作戰半徑在1000公裏左右,我們通常說攻防能力很強,它可以擔負多種多樣的海上任務,包括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
第二,航母是集各種高新技術和眾多先進武器裝備於壹身的“海上巨無霸”。通常用八個字“艦機合壹、攻防兼備”來形容這個超強的海上作戰平臺。可想而知它的防禦性有多麽強。航母的壹個編隊出去,就有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等,是壹個龐大的艦隊,它的防禦能力是非常好的。 以美國海軍航母編隊為例,比如說反潛,有三層反潛力量,航母編隊中過去由固定翼反潛機擔負最外層的反潛任務,包括搜尋和攻擊。但是近幾年,這款固定翼反潛機逐漸被淘汰了,也采用反潛直升機,比如說SH-60來擔負海上最外層反潛,這也能達到兩三百公裏範圍。第二層,靠反潛護衛隊的水面艦艇,比如說像反潛驅逐艦,包括護衛艦,擔任第二層反潛搜索和攻擊任務。第三層,用軍用艦載直升機來擔負第三層任務。除此之外,各個屬艦上都有壹定的反潛能力。基本上整個航母編隊的反潛能力可以達到三層或者更多,壹般來說,現在很多航母本艦的反潛能力是比較弱的,所以通過這三層或者比三層更多的反潛能力,能夠有效保護自己不遭受對方攻擊,甚至能夠更好地打擊對方、消滅對方。
第三,壹是攻擊性特別強,二是防禦性特別強。但是現在和平時期,壹般都用於比如說海洋搜救,防海盜,打擊恐怖活動等等,在這些方面,航母作為壹個龐大的編隊是沖在最前面的。美國不管它的航母發展多好,除了現有的11艘航母以外,它仍繼續在研制壹些更為先進的航母,這是壹種發展趨勢,也代表了世界的航母發展趨勢。所以,美國的海軍在引領著世界海軍發展的潮流。
第四,壹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從航母編隊上體現出來。如果壹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強,就不太可能擁有它。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特別是技術和造船工業能力的提高,才能夠使壹個國家有能力發展和建造航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航空母艦是壹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有了航母以後,國家的海上力量將出現立體化、體系化、綜合化和信息化的提升,將壹個國家的海上活動能力從近海推向了中遠海。航空母艦是壹個大型海上活動機場,可以在更遠的海域活動,所以任何壹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在中遠海海域都具備這樣的能力。與此同時帶來整個國家軍事力量,最直接的就是海軍力量編制體制、指揮體系以及後勤保障的變化,甚至於法規條令、作戰理論等壹系列變化,從而使國家海空力量出現結構性的調整和變化,所以它帶來的意義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第五,航空母艦的建造對於提高世界各國海軍的作戰能力非常重要,已經成為海軍系統建設、武器裝備建設發展的龍頭。海軍是壹個知識密集、技術復雜的軍種,海軍建設只有在精心籌劃下才能形成海上作戰能力。現在許多國家海軍的整體建設沒有大的突破,或者說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實際上很大的壹個原因是沒有發展提綱挈領的重要武器裝備。發展航空母艦就牽引了其它兵種武器的發展。比如潛艇、驅逐艦、護衛艦、巡洋艦、運輸艦等,還有很多信息保障力量。所以,發展航空母艦從壹定意義上講,就等於抓住了海軍建設的龍頭,帶動了海軍全面、系統、協調發展。
雖然目前有有已經有多種手段給海軍遠程作戰供給資源,包括空中運輸,海路運輸等等,但是相比之下還是靠航母建立起壹個移動作戰平臺最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