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壹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壹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壹段壹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壹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壹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壹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壹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鬥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鬥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實驗室制氫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比如說壹個錐形瓶,加壹個雙孔膠塞,壹邊是長頸漏鬥(長頸漏鬥下端要在液面以下),壹邊接收集裝置。
收集裝置: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藥品:鋅粒(不使用純鋅,而是用粗鋅,或在溶液中加幾滴硫酸銅溶液,利用原電池和超電勢的因素提高反應速率)、稀硫酸
3.驗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用拇指堵住倒置的試管,靠近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若聽到輕微的爆鳴聲,證明氫氣已收集滿。(若使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沒有必要驗純)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水蒸氣。用濃硫酸洗氣即可除雜。
5.氫氣在實驗室制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
實驗室制氧氣
壹、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加熱)”型。壹個略向下傾斜的大試管,距試管口1/3處加壹個鐵夾固定住,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底有藥品的部位。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試管口處要加棉花。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藥品:高錳酸鉀固體
3.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需要進行驗滿操作: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氧氣的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瓶中,若木條復燃,證明集氣瓶中為氧氣。
4.除雜:這種方法之下很少考慮除雜的事。
5.氧氣在實驗室制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二、加熱氯酸鉀、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加熱)”型。壹個略向下傾斜的大試管,距試管口1/3處加壹個鐵夾固定住,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底有藥品的部位。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藥品:氯酸鉀、二氧化錳
3.驗滿、檢驗見“壹”。
4.除雜:這種方法之下很少考慮除雜的事。
5.氧氣在實驗室制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三、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藥品: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3.驗滿、檢驗見“壹”。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水蒸氣。用濃硫酸洗氣即可除雜。
5.氧氣在實驗室制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
2.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不能使用純凈的碳酸鈣粉末,否則反應速率太快難以控制不易收集氣體)、稀鹽酸(不能用稀硫酸,生成微溶的硫酸鈣,會附著在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映的進壹步進行)
3.收集時需要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二氧化碳的檢驗:迅速向集氣瓶中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集氣瓶中為二氧化碳。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先用水洗氣(氯化氫極易溶於水),再用濃硫酸洗氣即可依次除去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順序不能錯)。
5.二氧化碳在實驗室制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