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套裝
類別:黨的領導--音像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音像出版社
其他說明:2011年3月/全套6張VCD/總時長340分鐘
價格:600元
劉先明 "創新社會管理 "講座提綱
精細化管理工程創始人劉先明
2011年5月6日
壹、社會管理的概念:
社會管理是指黨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會主體運用法律、法規、政策、道德、價值觀等社會規範體系,直接或間接地對社會各領域、各環節進行服務、協調、組織、監督的過程和活動,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密切相關,與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社會管理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管理活動。社會管理,說到底就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
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
1.協調社會關系。
2、規範社會行為。
3、解決社會問題。
4、化解社會矛盾。
5、促進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公正。
6、應對社會風險。應對社會風險。
7、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
三、創新社會管理的概念:
簡言之,創新社會管理就是社會管理的創新;創新社會管理既是活動,又是活動的過程。
創新社會管理是指在現有條件下的社會管理。
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必要性:
1、當前我國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領域還存在不少問題。
2、社會管理搞不好,社會發展就會受到制約和影響;過去取得的社會發展成就,也會受到侵蝕。
3、沒有社會管理,就沒有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意義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意義:
1、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充分發揮人民首創精神,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才能實現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
2.
二、只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更好地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增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協調性,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只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才能實現科學發展統籌兼顧的要求。
四、只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VI."加強 "與 "創新 "的關系:
(壹)"加強":
1.過去的壹些好的做法和傳統優勢,仍然可以適應今天的形勢,適應社會的需要。傳統的優勢,仍然可以適應今天和未來社會的需要,就應該繼續保持和利用。
2.過去正確的、仍然可以適應的,但被忽視和削弱了的,應該重視和加強。
(2)"創新":
1、過去有壹些好的做法,有提升和改進的必要和空間,需要進壹步創新。
2、因為時代的發展變化,過去沒有的社會管理,要創新,要盡快形成新的社會管理方法和機制。
(三)"加強 "與 "創新 "的關系:
1、"加強 "與 "創新 "的關系。"加強 "為 "創新 "奠定基礎。"加強 "為 "創新 "奠定基礎。
2、"創新 "是過程,是方法,"加強 "是目的。
3、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過程中,創新是核心,沒有 "創新 "就沒有 "加強"。
創新社會管理的六個方面:
(1)管理理念的創新:
要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決改變那些片面認為社會管理就是純粹 "管 "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借鑒和吸收我國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思維模式上,借鑒和吸收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長莫於川教授所說的八個新理念:
1、樹立以人為本、保障人權、尊重人格的理念;
2、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政府權力有限的理念;
3、樹立行政民主、公眾參與、***同治理的理念;
4、樹立多元化、多樣化、多標準、多途徑的社會管理理念。
4、樹立多元化、多樣化、多主體治理的理念;
5、樹立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強公共****、服務的理念;
6、樹立政府誠信、社會誠信、官民互信的理念;
7、樹立接受監督、承擔責任、權利救濟的理念;
8、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理念 法治發展的理念。
(2)管理主體的創新:
要從單純註重政府作用向社會****、配合治理轉變,從傳統社會管理向現代社會 "治理 "轉變。
(3)管理方法創新:
要從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註重服務、協商協調轉變,更多地運用群眾路線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服務的方法以及教育、協商、疏導的方法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
(4)創新管理方式:
從偏重事後處置轉向更加註重源頭治理,把工作重心從治標轉向治本,從事後救濟轉向源頭治理,把社會管理的關口前移。
(五)管理手段的創新:
要從偏重行政手段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轉變,更多地運用法律制度、經濟調節、道德約束、心理疏導、輿論引導等手段。
(六)創新管理體制:
要堅持加強源頭治理體系建設,加強動態協調機制建設,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構建相互銜接、相互支撐的規範、機制和制度體系。
八、創新社會管理的八項內容:
1、進壹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強化各類企事業單位的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支持人民團體參與社區管理和公共****,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性作用。
2.進壹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群眾權益保障機制,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協調統壹各方面利益關系,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3、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務工作,建立覆蓋全國的人口基礎信息庫,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務政策。
4、進壹步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地投向基層,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完善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
5、進壹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6、進壹步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管理,明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管理和服務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7、進壹步加強和改進信息網絡管理,提高虛擬社會管理水平,完善網上輿論引導機制。
八、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全社會的法治意識,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誠信建設。
九、創新社會管理的五種常用方法:
(壹)綜合或歸納法:
1、蘇州虎丘法院借助交通巡回法庭、區交警大隊駐區人民調解工作室,與區交警大隊、區司法局***配合,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 "三調結合 "的階梯式調解體系。
2、昆山建立了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引領、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為骨幹、誌願者廣泛參與的社工隊伍。
3.浙江省溫嶺市從2005年開始探索實施 "參與式預算",將各種社會力量與政府進行整合,形成社會管理合力。
(二)嫁接法:
1、昆山法院民壹庭、執行局、審監庭等7個業務部門與柏廬街道所轄7個社區結對***樓,統壹掛牌成立 "法官工作室",
2、蘇州公安在全省率先推出蘇州"網上公安機關"。
(三)類比法:
1、蘇州市公安局滬寧高速公路交警大隊綜合多位民警的創新建議,在沿途電子顯示屏上不斷播放 "車號×××的車輛在××路段有××違法行為 "的實時車輛違法信息。這種 "活色生香 "的做法,既及時告知了違法車輛的駕駛員,又警示了其他駕駛員不要步其後塵。
2、特殊人群特殊關愛,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蘇州市平江區推出 "社會救助幫扶 "品牌項目,讓困難群體真正享受到發展成果。
(四)延伸法或類推法:
1、蘇州工業園區湖西派出所與蘇州市車管所聯合推出全省首家派出所車管服務站,打造 "家門口的車管所"。
2、將城鎮基本公共****,將服務延伸到流動人口,使流動人口進入城鎮社會管理工作。
3、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社會管理效能和服務質量。
(五)逆向思維法:
1、近年來,全國開展了縣委書記、公安局長等大接訪活動,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受到群眾好評。
2、北京市西城區部分中央部委禮堂食堂開始向社區居民開放,此舉廣受好評。經常去國家發改委食堂就餐的月壇街道居民陳月告訴記者:"這件事不大,但很實在。就是這麽壹件實事,可以改變政府部門的形象,可以拉近幹部與群眾的距離"。
十、創新社會管理要體現主要特點:
胡錦濤指出: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劉先明認為:
群眾滿意是衡量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成效的依據和標準,群眾滿意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方向。
因此,創新社會管理應具備以下主要特征:
1.創新社會管理要超越和優於過去的社會管理水平。
2、要找準人民群眾最***同關註和不滿意的社會突出矛盾和***社會管理問題。
3、解決社會突出矛盾和社會管理****,在創新管理、形成規範和示範效應上下功夫。
4、廣大群眾參與創新社會管理,共享創新社會管理成果,滿意創新社會管理。
主講人劉先明簡介:
精細化管理工程創始人,武漢工程大學客座教授,蘇州胥城大廈、書香連鎖酒店等單位企業文化顧問。上海鐵路局、九寨溝風景區等40多家單位向精細化管理工程學習。
我們先後為大慶油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紅豆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三院、解放軍5720工廠、空軍第十總隊、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儲糧、易事成新材料公司等單位服務、旭城大廈、書香賓館、川慶鉆探、長慶油田、遼海油田、中原油田、江蘇油田、鎮海煉化、上海石化、天津石化、吉林石化、首都機場、上海鐵路局、山東農行、吉林郵政、四川電力、濰坊報業集團、濰坊市地稅局、新華聯、中建二局、中鐵二局、中國十冶、安徽交通投資集團、湖北路橋、內蒙古移動、北京市市政設施委員會垃圾渣土管理處、北京貝爾、北京朗姿服飾、上海醫藥、海南永清、安徽合肥醫藥、海南永清、安徽合為、錦州航星集團、黃山永佳、山東瑞星化工、山東如意化工、北京懷柔第壹醫院、徐州中醫院等百余家企業提供企業文化、精細化管理工程、文化營銷、品牌建設、人力資源管理、客戶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咨詢和培訓服務。
2001年,提出 "崗位大師 "新理念;2005年,提出煤礦領導 "捆綁下井 "新觀點;2002年,在天津、東莞兩家民營企業首次實踐 "簽約總裁"。2002年在天津、東莞兩家民營企業實踐了 "簽約總裁"、"簽約總經理 "的新型咨詢方式。
先後被中國企業評價協會(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聘為第二屆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傑出貢獻獎活動評審工作專家;2004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培訓師;2006年被評為中國十大企業管理咨詢大師;2008 年被評選為 "中國改革開放 30 年行業百名功勛人物";2009 年被推薦為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或建國 60 周年創新人物";2010 年被授予 "中國經濟建設特殊貢獻人物 "榮譽稱號;2011 年 3 月被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推薦為 2011 年 3 月被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推薦為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榮譽稱號。享有 "紅色顧問 "榮譽稱號。胡錦濤同誌在省級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為配合學習胡錦濤同誌的重要講話,我們邀請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教授對講話精神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這壹主題進行了闡述和講解。供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參考。
在講座中,主講人將結合多年的實地調查研究和對中央精神的深刻理解融會貫通,用高度的理論概括和大量的案例分析為我們上了生動的壹課。第壹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戰略意義 100分鐘
主講人:向春玲,教授、博士生導師:向春玲,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博士
壹.社會管理的基本理論
1、社會管理的基本理論。
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時代背景和戰略意義
1、社會轉型給我國社會管理帶來的挑戰
2、當前我國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
3、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意義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必須發揮社會各類主體的作用(案例分析)
1.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關鍵
2、加強社區建設是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內容
3、發展社會組織是整合社會管理資源的有效形式
4、鼓勵公眾參與是形成民主公正的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途徑
< p>講座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總體思路和主要舉措120分鐘主講人:龔衛斌,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龔維斌
壹.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
1.什麽是社會
2.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目的
3. 社會管理的主體、客體、手段和源泉
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總體思路
1.p>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主要舉措(附案例)
1、當前的重點工作
2、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途徑和方法
3、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問題
4、調查研究
第三講: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120分鐘
主講人:傅思明:傅思明,中央黨校政法部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壹.壹、要實現的奮鬥目標和總體要求
二、新時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路和機制
1.新時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路(附案例)
2、創新新時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
三、p>
1、化解矛盾的途徑
2、轉變觀念
3、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多元化途徑(附案例)
4、矛盾糾紛多元化化解機制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