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壹冊“二氧化碳和壹氧化碳”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通過實驗探索了解二氧化碳的本質。
2.能夠設計並完成壹些簡單的化學實驗,表達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探索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學生可以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2.通過實驗體驗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通過實驗探索,讓學生認識到合作與交流是壹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二氧化碳的性質和檢驗。
二氧化碳與水和石灰水反應的原理。
教學工具
儀器:試管、燒杯、氣體容器、導管、塑料瓶、兩個分別裝有稀醋酸和水的噴霧瓶、鐵架(有兩個臺階)及其他藥品:石灰石、鹽酸、澄清石灰水、壹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幹紙花等。
教學過程
第壹,新課程的引入
老師:展示壹套在實驗室制造二氧化碳的設備。讓兩個學生互相合作,在3分鐘內制作三瓶二氧化碳。引導學生及時評價自己的操作。
老師:讓我們用剛做好的二氧化碳做壹系列實驗。妳能從實驗中得到什麽結論?
老師:請壹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1.展示壹瓶二氧化碳,讓學生觀察其顏色和狀態。
2.向裝有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中加入1/3體積的水,立即擰緊瓶蓋並搖晃。
3.將二氧化碳慢慢倒入裝有燃燒蠟燭的燒杯中。
老師:從以上三個實驗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性質是什麽?物理屬性是什麽?化學性質是什麽?
第二,推廣新課程
二氧化碳的性質
老師:1。物理性能
(1)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大於空氣(相同溫度和壓力下)。
(3)溶於水。
老師:二氧化碳也有三態變化。在加壓冷卻的條件下可以變成液體,繼續加壓冷卻可以變成固體。現在我們壹起來看固體二氧化碳。
老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把二氧化碳變成固體。請小心地將固體收集到飲料瓶中,並觀察其狀態和變化。引導學生將燃燒的木條放在瓶口上,觀察木條的變化。
老師:固體二氧化碳也叫?幹冰?,容易升華。
前面蠟燭滅了,現在木條滅了,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2.化學性質
(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
實驗探索: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
實驗步驟: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幹紙花。第壹朵紙花噴上稀醋酸,第二朵紙花噴上水,第三朵紙花直接放入充有二氧化碳的氣瓶中,第四朵紙花噴上水後放入充有二氧化碳的氣瓶中,觀察四朵紙花的顏色變化。然後取出第壹朵和第四朵紙花,仔細烘烤,觀察現象。
現象:
師:①石蕊是壹種色素,在酸性、中性、堿性環境中能呈現三種不同的顏色。
(2)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紙花,紙花容易燃燒變黑,影響觀察。這個反應可以通過燈泡提供的熱量來完成。
老師:①石蕊是壹種色素,遇酸變紅。
②水不能把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產生壹種類似醋酸的物質,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④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物質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生:二氧化碳和H2O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成紅色。
CO2+H2O===H2CO3
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受熱分解更快。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應。
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
實驗步驟:打開雪碧瓶蓋,塞上風道,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蕩,觀察現象。
現象:清澈的石灰水變渾濁。
老師:說明雪碧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
老師:二氧化碳能使清澈的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Ca(OH)2)反應生成白色碳酸鈣沈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a(OH)2+CO2===CaCO3?+H2O,這種反應常用來測試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對生命和環境的影響
1.
(1)作為滅火劑:二氧化碳比空氣密度大,不燃燒,壹般不助燃。二氧化碳和空氣共存時,二氧化碳在下層,從而隔絕了空氣和物體的接觸,所以二氧化碳可以作為滅火劑。
(2)制冷劑和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氣體在壹定條件下會變成固體,固體二氧化碳叫做?幹冰?。幹冰升華時會吸收大量熱量,常被用作制冷劑和人工降雨。
(3)由於易溶於水,可以用來制作蘇打水等碳酸飲料。
(4)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肥料。
2.環境影響:溫室效應。
在黑板上寫字
第65438課二氧化碳
壹、二氧化碳的特性
1.物理性能
2.化學性質
(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②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
CO2+Ca(OH)2===CaCO3?+H2O
第二,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1.對生活的影響
(1)作為滅火劑
(2)制冷劑和人工降雨
(3)可以制作蘇打水等碳酸飲料。
(4)溫室肥料
2.環境影響:溫室效應
二氧化碳和壹氧化碳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
1.學會最初制造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壹氧化碳的性質。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並關註溫室效應。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了解二氧化碳和壹氧化碳的性質。
2.了解二氧化碳與水和石灰水的反應原理。
教學工具
試管、氣瓶、燒杯、蠟燭、可口可樂J幹花、Cu0粉等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
首先,提問
老師:我們壹起深呼吸:吸氣,呼氣。大家呼出的韻氣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毒嗎?會不會造成空氣汙染?對我們的生活和環境有什麽影響?
展示l-碳氧化物的圓形掛圖,講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引導二氧化碳的性質,本課教學內容之壹。
【討論】如何證明自己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氣體?(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實驗證明)
第二,實驗探索
1.
老師:(指著桌子上有二氧化碳的容器,上面蓋著玻璃):怎麽檢查容器裏是否裝滿了二氧化碳?妳能告訴我氣體的物理性質嗎?
生:可以在瓶口放壹根燃燒棒,看看火焰是否熄滅。二氧化碳是壹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實驗l]
老師在課本上演示【實驗6-3】,證明學生說法的正確性。
【概要】(投影)
【實驗二】將燃燒的木條放入充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氣體容器中,觀察現象。
【結論】——碳氧化物既不能燃燒,也不能助燃。
【問題】我們是不是根據CO2的這個性質來設計壹個實驗證明CO2比空氣密度大?(組織學生討論)。
演示教材中的[實驗3][實驗6-4]o
演示教材中的[實驗4][實驗6-5]o
【結論l-碳氧化物易溶於水。
【討論】根據實驗1,2,3,4,二氧化碳的性質是什麽?
┏━━━━━┳━━━┳━━━┳━━━┳━━━━━┳━━━━━┳━━━━━━━━┓
┃┃┃┃┃┃┃┃┃┃┃┃┃┃┃┃┃┃┃┃┃┃┃┃┃┃┃┃┃947
┣━━━━━╋━━━╋━━━╋━━━╋━━━━━╋━━━━━╋━━━━━━━━┫
┃二氧化碳┃無色┃氣體┃無味┃大於空氣┃易溶於水┃不支持燃燒┃
┗━━━━━┻━━━┻━━━┻━━━┻━━━━━┻━━━━━┻━━━━━━━━┛
【討論】二氧化碳可溶於水。請考慮壹下。二氧化碳溶於水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化學變化?
【實驗5】在演示教材【實驗6 -6】中,觀察四朵小花的顏色變化,分析原因並給出結論。
[結論]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CO2+H2O = h2co 3。
& lt實驗表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H2C03(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實驗六】取出第四朵小花,小心加熱,觀察。
[結論]加熱後,小花恢復了原來的顏色。
【解析】碳酸很不穩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oH2 C03=H2 0?-二氧化碳
【展示】展示壹瓶雪碧。說明汽水、雪碧等碳酸飲料的生產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水溶性。
【問題】能否設計壹個實驗證明飲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
組織學生討論,並請壹名學生上臺演示。
【解析】打開飲料的蓋子,通過導管將氣體導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過了壹會兒,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飲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CO2)與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Ca(OH)2]反應,生成白色碳酸鈣沈澱。
CO2+Ca(OH)2 = CaCO 30+H2 0(板書)o
[結論]該反應可用於二氧化碳氣體的檢測。
【投影資料】美國壹個地質勘探隊曾經在勘探油礦的時候用鉆機在地下打洞,突然從地下噴出大量雪花壹樣的固體。好奇的玩家滾雪球般向前,手都被水泡得發黑。所以,那個?雪?不是雪,是壹種叫?幹冰?物質。,
老師:余冰是什麽?幹冰和二氧化碳的妙處是什麽?
老師:(解釋)所以呢?幹冰?不是冰,不是水凝結而成,而是無色氣體二氧化碳冷卻加壓而成,也就是幹冰是固體二氧化碳。幹冰升華時吸收大量熱量,降低了周圍空氣的溫度,不會留下液體,因此可以用作制冷劑。如果妳用飛機從高空疏散種子,
冰,因為幹冰升華吸熱,空氣中的水蒸氣迅速凝結成水滴,於是開始下雨。這就是幹冰用於人工降雨的秘密。
老師:剛才,我們通過實驗探索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很多物業在我們的實際生活和生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有許多用途。學生可以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內容,總結二氧化碳的用途。
【概要】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的光合作用;(2)滅火劑;(三)化工產品原料;④氣肥等。
老師:二氧化碳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不是說二氧化碳氣體越多越好?
(和整理閱讀教材有關嗎?溫室效應?內容以及如何預防。溫室效應。)
【概要】預防?溫室效應?擬采取的措施:
(1)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2)更多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
(3)大力植樹造林,嚴禁砍伐;
(4)不用壹次性筷子,節約用紙。
2.壹氧化碳的性質(簡介)。
老師:哪位同學告訴我,妳是通過什麽途徑觀察到壹氧化碳的燃燒現象的?七
生:我們觀察家裏燃氣燃燒的現象。氣體的主要成分之壹是壹氧化碳,氣體燃燒時會發出藍色火焰。內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蓋在火焰上方,清澈的石頭。
灰水變渾濁,就是CO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老師:對。家裏的煤氣燃燒,煤爐裏煤層上方的藍色火焰是壹氧化碳燃燒。壹氧化碳是壹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能燃燒並放出大量熱量,火焰呈藍色。
顏色。
老師:另外,壹氧化碳的性質是什麽?
【實驗l】小鼠實驗
[實驗2][實驗6-8]
老師:看完實驗1有什麽感受?殘忍!是啊!如果自然界充滿了壹氧化碳氣體,我們的命運將和老鼠壹樣!所以壹定要了解壹氧化碳的本質,認識它,了解它,避免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災難。(繼續探究課本上的【實驗6-8】,分析人體中毒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概要】預防的重要性在於增強他們的環保和安全意識。急救措施如果壹氧化碳中毒較輕,應給予大量新鮮空氣或人工呼吸;嚴重者:靜脈註射五甲基藍常用於醫療戒毒。
老師:壹氧化碳是有毒的,所以我們認為它是可惡的,不能存在的。真的沒用嗎?請觀看另壹組實驗。
【實驗3】教材【實驗6 -9】中,請觀察氧化銅粉的變化。
[結論]實驗表明,CO具有與木炭相同的還原性,可以將氧化銅還原為銅,生成二氧化碳Cu0+COCU+CO2。利用這壹特性,生鐵可以被壹氧化碳還原。
課後總結
師:學完這個題目,妳應該知道:
1.二氧化碳是壹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2.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能與水反應。
3.二氧化碳能使清澈的石灰水變渾濁,要用來測試二氧化碳。
4.壹氧化碳能燃燒,可還原,有毒。
5.溫室效應及防止溫室效應加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