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都搶著去醫院周邊開藥店
在醫院實行藥品零差價以前,不管是市級醫院還是縣級醫院,在這些醫院的周圍或對面總有七八家或十來家大大小小的藥店,壹家挨著壹家,比賣食品、保健品和營養品的小超市還多。
幾乎每家藥店都是人進人出,客流量比其他社會藥店大很多。而且,走進藥店,拿出處方,總能買到比醫院裏便宜的藥品。
雖說醫院周邊的房子租金比較高,而且壹年接壹年往上漲,但還是不愁租。壹些藥店老板也會想方設法在壹些三甲醫院門口(哪怕對面也行)租上壹間七八十平米的屋子開藥店。因為在醫院周邊開藥店客流量大、毛利高,多點租金也就打進成本了,算下來,還是劃得來。
壹般而言,這些藥店大多做的是醫院外流處方的生意。尤其是壹些自費的品種,在醫院裏取藥太貴了,這邊拿了醫生開的處方單,出門就去藥店,詢問有沒有處方單上的藥品。
藥店在無形之中似乎也達成了某種協議,凡是醫院裏有的藥品,藥店的采購總能通過各種渠道找到這些藥,正常情況下,藥店售價還比醫院便宜三分之壹。
這樣壹來,藥店就基本能滿足患者的購藥需求。至於藥品的來路,患者是不會去關心的,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就行。
當然,藥店進貨渠道相對保密,進價肯定是剝離了各種費用的價格,否則藥店怎麽掙錢?這些都是同行之中不可道明的秘密,也讓做藥的人爭先恐後地在醫院周圍開藥店,因為醫院周邊開藥店賺錢比開超市還來得快。
02
原因:零差價沖擊了院邊店的生意
從2017年開始,國家對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價政策,即醫院從醫藥公司進什麽價,醫院藥房就按什麽價出,取消了醫院加成15%的規定。同時,也逐步改變了醫院多年來“以藥養醫”的舊習,減少了醫院對藥品的依賴,拉開了醫藥分家的序幕。
這樣壹來,醫院裏藥品的價格跟醫院周邊藥店的價格也就相差無幾了。值得註意的是,這些藥品都是屬於地方中標的醫保產品,由國家買單,在醫院裏占比相對較大。
醫院藥品是零差價了,但應有的臨床費還是有的,中標的價格還是比較高,中間還是有壹定空間的,頂多少了原本醫院加成的那15%。
開始時,醫院藥品零差價對周圍藥店只是有壹定的沖擊,雖然毛利空間比此前小了,但還是有利可圖,醫院周邊的藥店還可以支撐下去。當然,也存在特殊情況,比如壹些找不到產品上遊渠道的藥店,只能撤出這塊曾經輝煌的陣地。
不過,大多數藥店依然在堅持著,因為他們還可以盯住醫院那些不受零差價限制的非醫保類產品。醫生憑的是醫術和名望,即使給患者開壹些非醫保類產品,並明確告知患者此藥是需要自費的,但大多數患者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找醫生看病,患者對醫生的專業能力還是非常信任的)。
另外,還有壹部分屬於非醫保用藥患者,自費藥和醫保藥在他們看來是沒啥區別的,反正都是自己掏現金結賬。
這樣壹來,醫院周邊藥店的生意基本上還能維持,只是沒有以前那麽紅火了。
03
現狀:醫院周邊藥店有所減少
從2020年底到現在,國家先後八次對公立醫院實行了大宗藥品和高值耗材的集中采購——量價掛鉤,帶量采購。而且,降價幅度之大,涉及面之廣,是以前歷次藥品降價都不能比擬的。
好多患者所關註的藥品或耗材,直接降到地板價,把中間可能產生的費用全部砍掉,只剩下藥品的原始價。同時壹步到位,商業配送公司只留幾個點位,直接配送到醫院,所有藥店根本就享受不到這樣的政策。
雖然現在有些大型連鎖藥店正在申請參與集采品種的銷售,那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些靠吃處方外流而生存的院邊藥店,肯定是分不到集采品種這塊蛋糕的。而且,這些集采品種,其價格比院邊店在外面的進價還要低,哪裏還有什麽利潤。對於之前購進的產品,還得低價甩出去,否則就會砸在自己手裏。
壹方面,院邊店客流量在減少,即使有處方外流的單子,大多都掙不到什麽錢了;另外壹方面,消費者還會比價,看哪家藥店更為便宜,這樣壹來利潤也降低了。
基於此,醫院周邊藥店漸漸地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生意黯淡了許多。然而,房租依然居高不下,人工成本也少不了。開藥店是為了多掙錢,若是賠錢,再堅持下去還有什麽意義呢?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因此醫院周邊藥店相比此前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