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上腺皮質激素是本病的首選藥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潑尼松和潑尼松龍,含氟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引起近端肢體肌無力,即激素性肌病,應避免使用。潑尼松初始劑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mg,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2 mg,1次或分次。肌酸激酶(CK)的劑量可在4-6周或更長時間後逐漸減少,但每月減少量不宜超過10 mg,容易導致復發。如果肌酸激酶持續升高,潑尼松不應減量。在肌炎活動得到控制後,潑尼松可以在動物完全控制後維持每天5-10 mg至少1年。重癥患者可采用靜脈沖擊療法,即潑尼松龍每日1 g,連續3天;然後套用上面的口語方法。
(2)以下情況應考慮免疫抑制劑:①激素治療無效;②激素禁忌癥;③鞭笞療法有效;但有嚴重不良反應或減量後復發。免疫抑制劑與腎上腺皮質激素聯合應用可迅速改善臨床癥狀;減少激素用量,減少並發癥。在甲氨蝶呤、環磷酰胺中;在噻唑烷、苯丁酸氮芥等免疫抑制劑中,甲氨蝶呤更有效,可作為首選。成人開始每周7.5 ~ 10 mg,逐漸加大劑量;高達15 ~ 25mg/周,壹般采用口服或靜脈註射。病情穩定後逐漸減少激素劑量,甲氨蝶呤可使用數月至1年。在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白細胞、血小板和肝功能。
(3)氯喹或羥氯喹;可用於治療皮肌炎。
(4)實驗治療
1免疫球蛋白每日每公斤體重200 ~ 400 mg靜脈註射,連續3天,2-3周後可重復1次。這種大劑量脈沖療法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有壹定的效果。
2血漿置換對進行性和活動性病變患者有效。
3環孢素(環孢素A)用於難治性患者,應密切關註其血壓和腎毒性。
對於壹些病情嚴重影響生活的難治性患者,可以嘗試全身放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