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的例子:
(1)在集中統壹的原則下,強調中央和地方的主動性相結合。
(2)以計劃管理為主,重視市場管理。
(3)在計劃管理中實現多種計劃類型。
(4)更加註重宏觀調控和綜合平衡。
2.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簡單地說,市場是商品或服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
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市場中從事各種交易活動的當事人稱為市場主體。市場參與者作為買方和賣方參與市場經濟活動。不僅有買賣雙方的關系,還有買賣雙方的關系。
不考慮政府的作用,市場經濟體系中有兩個部門,壹個是公眾(消費者),壹個是企業(制造商)。這兩個部門的關系可以解釋市場供求的壹般原理。
市場經濟的例子:
(1)資源配置市場化。
(2)明確界定經濟行為者的權利、責任和利益。
(3)市場競爭是經濟運行的基礎。
(4)實施必要而有效的宏觀調控。
(5)經濟關系國際化。
擴展數據:
計劃多還是市場多,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1992年初,鄧小平考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並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更多的計劃或更多的市場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經受考驗的關鍵時期。在如何看待“計劃”和“市場”的問題上,有人主張放棄“國家調節市場,
“市場引導企業”的提法要求在改革中增加計劃經濟的比重;還有人指責,實現市場化就是改變社會主義制度,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在關於“計劃”和“市場”的社會爭論中,退休後的鄧小平在不同的場合壹次又壹次地向人們闡述他關於計劃和市場的思想。
1990 65438+2月,他在同中央領導同誌談話時說:“我們必須從理論上明白,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區別,不是計劃或市場的問題。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也有計劃控制。不要以為搞市場經濟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沒有這回事。”
1991,他在視察上海時明確指出:“不要以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1992他在南方談話中再次強調:“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鄧小平晚年的市場經濟思想摒棄了狹隘過時的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觀念,突破了“兩個平等”的思想束縛,不僅為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為十四大以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鋪平了道路。?
百度百科-計劃經濟
百度百科-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