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國醫藥企業的現狀

中國醫藥企業的現狀

近日從制藥企業、醫藥協會、主管部門調研時了解到,目前國內頻頻出臺的醫藥產業政策,有些不利於行業發展,甚至影響到了企業生存,亟待政策制定者根據科學發展觀定位醫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從國家戰略安全角度和產業長遠發展研究我國醫藥產業生存狀況及發展策略,適當調整政策。

壹、醫藥產業生存現狀調查

以來,我國制藥工業有了長足發展,對保障人民群眾用藥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政府對醫藥產業的管理模式發生了變化,行業管理大大弱化。自1997年啟動醫藥體制改革以來,有關部門出臺了壹系列政策,特別是連續出臺了降低藥品價格、推行藥品招標采購、限制處方藥在大眾媒體做廣告、藥品強制GMP認證等政策,這些政策幾乎涵蓋了藥品研發、生產、流通的各個環節。客觀地說,這些政策有的推動了行業發展,制藥工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有些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有些為了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而出臺的政策卻把著力點完全放在了藥品價格上,那麽就難免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例如藥品降價政策,國家針對看病貴問題,進行了17次藥品大降價,但是,老百姓卻感覺不到明顯的效果,根本在於藥品大降價難撼“看病貴”。醫生受利益驅動,喜歡開貴藥。海南海靈制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強說,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處方是政策性的放任自流造成的。因為政策規定,醫院可以在藥品進價上順加15%作為自己的利潤。因此,醫院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想方設法用貴藥、開大處方。這裏面很有技巧性。張建強舉例說,使用兩支零售價10元的國產頭孢曲松即可治好的病癥,醫生受利益的驅動,會開兩支零售97元壹支的進口“羅氏芬”,稍作變動,醫院的利潤就能夠從1.5元上升到近15元。而這是政策允許範圍內的操作。

山東正大福瑞達總裁淩沛學認為,目前,全國40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8000多家藥品批發企業,還有12萬家藥品零售企業。這些企業的成本都不是政府支付的,都需要通過“經營、收費、加價”來維持,所以藥品價格不可能不節節攀高。再者,醫院目前實行的是藥品加成政策,進價越高,加成越多,醫院當然不會去進低價藥。“整個鏈條都需要高價藥,那麽到老百姓那裏價格就不可能低下來。”

17次藥品降價,所涉品種多達萬余,實際效果不明顯,還與藥品生產企業大量生產替代藥品分不開。“國家降這個藥品的價格,壹些藥品生產企業就馬上停產這種藥,再生產新藥,結果還是高價藥。”

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司長朱幼棣指出,制藥行業和醫療衛生行業改革不聯動,制藥行業早已市場化,而醫療衛生機構仍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對醫藥行業整體狀況研究不足,而出臺了壹些不合適的政策,醫藥企業發展到今天,行業的運營質量和創新能力令人擔憂,很多企業面臨著生存而不是發展問題。

據介紹,政府每年給醫院的撥款僅占醫院總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是靠醫院自己組織醫療服務得來。由於壟斷藥品市場80%的醫院體制改革嚴重滯後,長期延續“以藥補醫”的經濟政策,加上流通領域的不正之風和愈演愈烈的醫生回扣,致使制藥工業在正常的藥品交易過程中失去話語權,醫院平均回款天數超過180天,全國的醫院無償占有工業銷售資金(2000億)達半年之久,嚴重影響了制藥工業的正常運轉。據了解,去年,新華制藥壹家企業的應收款就達2億元。

1995年,醫藥工業占GDP的比重是2%,2005年為4%,十年翻了壹番,工業銷售收入以平均15%的速度遞增,達到3000億元,但利潤逐年下滑,目前國內40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中,近2/3面臨著生存危機。醫藥生產利潤率降到了5%,商業利潤降到千分之五。國內制藥企業的研發投入不足銷售額的5%(西方發達國家為15-25%),且有限的經費大都投入到“短平快”的仿制藥上。2002年SFDA批準仿制藥不到1500個,2003年就猛增到6000余個,2004年達上萬個,直接造成行業內的低價競爭,加上發改委的17次降價的推波助瀾,企業難以得到應有的投資回報,生存都成問題,根本無力再投入資金進行新藥研發,行業嚴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 上一篇:保險櫃(箱)的種類都有什麽?
  • 下一篇:出國留學攜帶物品規定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