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角塔相傳為魯班所建,位於達州市通川區龍角山塔坊旁。據考證,該塔建於唐代。相傳因崖壁上有石紋,下面又有深潭,影如龍爪而得名。
景區占地2萬平方米,由白塔和朝陽寺組成。塔周圍有觀音殿、財神殿等人文景觀和精美的寺廟園林。
龍爪塔塔身為白檐黑砌結構,是九級樓閣式八角攢尖頂。塔身每層建木樓,設木欄踏道。龍珠塔是達州市著名的文物古跡和佛教旅遊景點。
2、蓮花湖蓮花湖位於達州市通川區西北角,是以石蓮花水庫為主體的旅遊景點。湖畔建有蓮花湖山莊會議中心,形成了集旅遊、娛樂、餐飲、垂釣為壹體的多功能休閑場所。景區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遊客休閑、旅遊、度假的理想場所,是達州城市的後花園和 "天然氧吧"。
每到陽春三月,這裏的桃花就成了市民遊覽的熱點,其中的桃花島更是色彩斑斕,美不勝收。這裏每年三月還要舉辦 "桃花節"。
3、真佛山真佛山位於達州市達川區浮山鄉南30公裏處,海拔910米,是著名的佛教聖地。景區主要由德化寺、玉佛寺、金剛寺、淩雲寨等人文景觀,以及胭脂湖、三仙石、海螺洞、蓮花庵、雲華山、刀嶺梁等自然景觀組成。這裏集古剎、石塔、林海、奇峰、溶洞、湖泊於壹體,展現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淳樸深厚的民俗風情內涵。
據縣誌記載,清乾隆年間,農民蔣德華行醫種藥,人稱 "蔣善人"、"蔣活佛"。他還建了壹座寺廟,叫 "德化寺"。後來,綏定府知府孫某來此求子,沒想到很靈驗,真的有了後代,便以 "是真佛子 "稱贊他,並下令擴建寺廟,還親筆題寫了 "真佛山 "鐫刻在寺廟門上,從此,真佛之名就這樣流傳了下來。真如 "之名從此流傳下來。
4、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紅三十軍政治部舊址位於達州市達川區梓潼鄉,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20平方米,現有房屋10間。此地原名 "杜甫草堂",因中國人民****,建國前是梓潼鄉偽團總杜光庭的莊園。該建築始建於民國初年,後逐年修葺,遂成為具有川北農村特色的四合院。房屋建築為穿鬥式屋頂框架結構,紅墻板壁,青瓦屋頂,左側廂房有假樓板,房屋不高但造型厚重,結構嚴謹。大門是川東北農村常見的石門,院內有壹個小花園。
1932年8月下旬,紅三十軍解放梓桐鄉,軍政治部設在 "杜甫草堂"。為慶祝勝利,由時任鄉蘇維埃主席何永瑞書寫了壹副對聯 "斧劈開新天地,鐮刀斬舊乾坤"。當年10月,紅軍戰士將其鐫刻在石門的柱子上,並鐫刻了 "紅三十軍政治部 "七字橫幅。原石刻對聯現陳列於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1934 年 7 月,紅三十軍政委李先念同誌在此居住,指揮了著名的何家山、碧城寺戰鬥,殲敵數百人,為粉碎四川軍閥劉湘的 "六路圍攻 "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5、九龍湖九龍湖位於達州市達川區北七裏峽山脈大樹、黃亭兩鄉的交界處,因湖四周有九條山脈陷入湖中形成九個半島,猶如九條巨龍躍入水中,故稱 "九龍湖"。九龍湖湖面寬闊、水質潔凈、森林蔥郁、島嶼秀麗、溶洞奇特、農莊雅致,受到眾多遊客的贊譽。其中水上樂園、地下宮殿--龍靈洞、森林公園和農家樂四大景觀是景區的亮點。
6、列寧街列寧街,簡稱列寧街,位於達州市達川區石橋鎮西南角,是壹條石板鋪路、木板砌墻、青瓦蓋頂、四座清代寶塔橫跨的石橋街,全長694米,有街屋210間。
街上自東向西鱗次櫛比地排列著四座仿木結構的石塔,古樸俊秀,雕刻精美,蔚為壯觀。列寧街記載了中國工農紅軍領導無產階級推翻舊世界的戰鬥歷程,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也是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基地。
同時按照川東民居風格對石橋古鎮列寧街民居進行打造,塑造了壹個色彩斑斕、民風淳樸的古鎮形象。
7、七裏溶洞七裏溶洞位於達州市宣漢縣城南30公裏的七裏峽龍神巖下,景觀異常奇妙。洞內有廳堂600余平方米,洞頂、洞壁布滿山水、花鳥等圖案。大廳之後,分為上洞和下洞。上洞口有壹口懸鐘,鐘上有滴泉,水滴直接註入小潭,叮咚作響。從這裏向左是通天洞,全長330米,再向前是摩天洞,全長1500米,有金雞報曉、雷公垂釣等景觀。
8、開江金山寺開江金山寺位於達州市開江縣太壩鄉西面的金山山腰,因山形似 "金 "字,故名金山寺。金山寺以禪林開闊、寺內建築精美、塑像高大、文物眾多而聞名於世。該寺占地百畝禪林,寺院依山而建,坐南朝北,自下而上,大殿沿中軸線做縱向展開,建築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依次建有山門、寶樹殿、護法殿、藏經樓、禪堂、僧舍、塔院、碑群、放生池等。
9、寶泉塔寶泉塔位於達州市開江縣普安鎮西5公裏,寶塔壩西北,達萬開宣公路交叉口北800米的寶泉山上。寶泉塔始建於明代,坐北向南,平面呈八角形,為七級樓閣式磚塔。塔門券拱頂,石拱上刻 "雙鳳朝陽"。門袱兩廂立塑 "青獅""白象 "威震塔室。門楣上方橫匾楷書 "寶泉塔 "三字,左右浮雕戲字。塔的第二層正面刻有 "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豎匾,其四周是高浮雕 "五龍捧聖"。由於該塔建在寶泉山山頂,四周為平原和壩子,塔上山雄,山因塔秀,塔表呈白堊色,故又有白塔、百裏見塔之稱。
10、八臺山八臺山位於八臺鄉東部,因地貌成層漸降,有八層,故名八臺山。八臺山主峰又名新八臺,海拔2348米,是川東第二高峰。除主峰外,八臺山還有老八臺峰、獨秀峰、五五峰等。八臺山風景名勝區由八臺山、龍潭河、百丈廳、馱山四個景區組成,因為八臺山是大巴山石灰巖山體的壹部分,造就了景區豐富多彩的景觀,這裏集山景、峰景、崖景於壹體,是達州市自然風光中最具魅力的景區之壹。被譽為 "川東小峨眉"。
八臺山高大雄偉,在這裏可以看到雲海、日出、佛光、霧凇、雪景等各種不同的景色。
11、煙霞山煙霞山位於萬源市曾家鎮境內,面積30平方公裏,平均海拔1250米;因終年煙霧繚繞,還真,陽光普照,日照而得名。景區內主要景點有始建於清代中期的秦大仙廟、"秦大仙 "真身石塔、造型奇特的千年古樟樹、千年銀杏王、千年古柏樹、冠如巨傘的桂花王、"藤女戀樟樹 "奇觀、森林茂密的川陜古驛道等。川陜古道驛站等。
12、玉泉山風景區玉泉山風景區位於萬源市東北部梨樹鄉玉泉村,集峽谷、奇峰、飛瀑、魚泉、溶洞、龍王廟於壹體,宛如壹幅美麗的畫卷。主要景觀有東敬龍寺、西看雄獅、南觀溶洞、北賞崖畫、春賞山花、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賞雪景等。從兩河口到魚泉,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的這壹段,更是以 "十裏畫廊 "的美譽吸引著八方遊客。
13、大竹河風景區大竹河風景區位於萬源市北部,距市區50幹米,大竹河是漢江最重要的壹級支流,發源於重慶市城口縣境內的大雁山下的 "三棵樹",區內四季景色千姿百態。春的生機、夏的清涼、秋的紅葉、冬的韻味以及淳樸的民風民俗,無不讓人流連忘返。兩側山峰千姿百態,有的直插雲霄,懸崖千仞;有的如鱷魚上山,烏龜下海;還有天坑、地縫、間歇泉、溶洞等景觀,使人目不暇接。
早在明清兩代末期,從大竹河就可以直接航行到漢口。大竹鎮曾是仁和航運的重要碼頭,是川陜聞名的四大古鎮之壹,素有 "小武漢 "之稱。當年小鎮繁華熱鬧,各路客商雲集,大巴山珍稀的木耳、核桃、漆器、中草藥等農副土特產品,絡繹不絕地從這裏運往全國各地,再運回壹船船布匹、油鹽等生活物資。
14、花萼山花萼山又名花月山,位於萬源市中北部,花萼、廟坡、官渡、蒿坪4個鄉鎮交界處,區內屬石灰巖中山地貌,海拔2000米左右,主峰南天門海拔2380。4米,山體高大挺拔,猶如壹朵含苞待放的芙蓉,其周圍花萼如花,五峰相映,故名花萼山。花萼山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此外還有人文歷史景觀。
景區內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其中 "花萼煙雨 "為全川之冠。景區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漏鬥,其中主峰東北側的萬樹坪漏鬥,壁高約500米,底部2萬平方米,山形像壹個小門第,是四川已知的最大漏鬥。
15、五峰山森林公園五峰山森林公園位於達州市大竹縣境內,公園以竹為主題,竹種多達30余種,主要景觀為蒼翠挺拔的楠竹景觀,在川東地區自然風景區中以竹林規模大、竹子品種多、森林植物群落多樣、自然生態環境優良、特色鮮明而著稱。主要景點有三友園、月宮桂、惠風樓、詠竹園、通天洞等。
16、清河古鎮清河古鎮是愛國將領範紹曾的故鄉,古鎮的 "三點壹線 "景點頗具特色。"三點 "指的是 "將軍街 "古建築群,大竹第壹峰 "萬裏坪",還有 "海螺碧振龍,蓬萊嶼立巔""兩水夾明鏡,兩橋落彩虹 "的美稱的中峰島。"壹線 "也是沿公路而建,在去往萬裏坪、中峰島和主幹道的公路兩旁,都栽種了壹些如松、柏、槐、楊、竹等景觀樹。
17、東湖公園東湖公園位於達州市大竹縣城東郊,始建於1983年。園內有人工鑿成的解放初期蓄水量達10萬立方米的湖面,其他景觀還有六角亭、五拱橋、八仙石刻等。園內奇花異木,芳草萋萋,木本花卉 40 余種,觀賞樹木 30 余種,並建有金魚池、遊泳池、工人俱樂部、青少年宮等。
18、渠縣漢闕渠縣漢闕位於達州市渠縣土溪鄉至巖峰鄉之間的古驛道旁,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地面上保存最完好的仿木結構建築遺存。全國僅存韓闕29處,渠縣就有6處7處,分布在兩個鄉鎮不足10公裏的土溪巖峰古驛道上,素有 "韓闕之鄉 "的美稱。渠縣漢闕不僅具有豐富的雕刻內容、高超的雕刻技術和精湛的建築技藝,而且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漢闕有石名 "漢書",是我國古代建築的 "活化石"。漢闕是壹座完整的仿石木結構建築,由六部分組成:闕基、闕身、坊子層、介石、鬥拱層和屋頂六部分組成。闕基由石塊鑿成,平面呈長方形。闕基之上矗立著用砂巖砌成的闕身,該建築由四層大石疊砌而成,其建築風格穩重古樸,雕刻簡潔精美,造型生動典雅,別具壹格,充分顯示了漢代建築藝術的高超技藝。
19、三匯古鎮三匯古鎮位於達州市渠縣東北部,巴河、州河、渠江交匯處,興於北宋,盛於清末,全鎮有主街18條,小巷6條,有 "五宮、三廟、壹庵、壹寺"。分別是天後宮、龍母宮、萬壽宮、禹王宮、文昌宮、土地廟、王爺廟、玉泉寺、五佛羅漢寺等古建築。還有14個四合院式的民居坐落其間,是壹座有山有水的古鎮。
這裏交通十分便利。解放前這裏的水路運輸主要是向西沿巴河可達平昌、巴中、通江和南江;向東北沿州河可達達川、宣漢和萬源;向南沿渠江可達重慶市,成為東北地區物資集散和中轉地,有三江六碼頭之稱,人稱 "六碼頭"。解放後,這裏建有汽車輪渡碼頭和客運碼頭,襄渝鐵路和達成鐵路在此交會,成為達州通往西部的門戶。
20、賈氏節孝坊賈氏節孝坊位於達州市渠縣東北部任家家鄉興武村,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坐西向東,青磚石砌,頂部三重檐,呈品字形。門內地方較大,坊上兩面橫墻,下面雕有建築物:孺人王賈氏是吏部註選辦巡按王文治的祖母。坊上方橫書 "教孝為忠 "四字,上有五龍捧誌。下壁為頌:左寫 "竹筠",右寫 "松心"。橫梁上方還寫了壹首詩:皇恩浩蕩詔恩深,孝悌忠信古今長。孺人誌》中也有同樣的石刻,壹塊是冰上體操世界 **** 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