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紹興信息

紹興信息

紹興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寧波之間,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越城區,是世界文豪魯迅先生的故鄉。被譽為 "東方威尼斯",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和 2008 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譽為 "水之鄉、橋之鄉、酒之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長三角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是全國十佳城市、全國十佳縣城。

紹興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開放城市,是全國十佳城市、全國十強縣,也是全國知名的世界紡織城和世界紡織品交易中心。

紹興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全境介於北緯29°13′36″至30°16′17″,東經119°53′紹興市地圖02″至121°13′38″之間。東連寧波市,南接臺州市和金華市,西鄰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東西長 130.03 公裏,南北寬 116.86 公裏,海岸線長 40 公裏,總面積 8256 平方公裏。市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東經120°35′,總面積362平方公裏,其中建成區面積82.08平方公裏。

紹興市現為全國68個省會城市和中心城市之壹,被國家列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先後榮獲 "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城市生活質量百佳城市"、"全國綜合治理優秀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中國最適宜養生城市 "等。,所屬 5 個縣(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2007年,我市綜合實力在全國百強縣中的排名由2005年的第41位上升到第33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考核名列全省第壹。

紹興就是這樣壹座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水鄉名城。古纖道綿長,碧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蘭亭序小河1900公裏,橋梁4000多座,是威尼斯的十四倍,被譽為 "東方威尼斯"。小橋、流水形成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泄成瀑,五折方下;柯巖風光,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聞名,是書法勝地;曾在此雲門寺珍藏數百年的被譽為 "天下第壹行書 "的《蘭亭集序》最終被唐太宗蕭翼所騙(唐太宗因仰慕)送去王羲之的書法名跡、派去監國的禦史蕭翼用計謀從辯機和尚手中騙取了收藏在雲門寺被譽為 "天下第壹行書 "的《蘭亭集序》,真實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裏)。得知雲門因《蘭亭序》而得名,王羲之在山陰蘭亭寫下《蘭亭序》,為世人所知,卻很少有人知道會稽雲門是《蘭亭序》失傳之地。唐代有《蘭亭序》雲門篇失傳的故事。沈園更是因陸遊、唐婉的愛情悲劇讓後人慨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夫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等與此相關的紹興風情,以烏篷船、烏氈帽、烏幹菜為代表的幾千年歷史的演變,沈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出獨特的地方風貌,令人仰慕神往。

紹興位於浙江省中北部,錢塘江入海口南側。東鄰寧波市,南接臺州市和金華市,西連杭州市,北靠錢塘江和嘉興市。我市處於浙西山地丘陵、浙東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的交匯處,形成了山地、盆地和平原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略呈 "山 "字形,西部為龍門山,中部為會稽山,東部和東南部為四明山-天臺山,曹娥江盆地中的新盛盆地、三界-張鎮盆地和浦陽江盆地。曹娥江流域的張鎮盆地、三界-張鎮盆地和浦陽江流域的諸暨盆地分別位於四山之間。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北部少虞平原平均海拔 5 米左右,南部四山主脈平均海拔 500 米以上。全市地貌可概括為 "四山、三盆、兩河、壹平原",東西長 130 公裏,南北寬 116 公裏,總面積 7901 平方公裏,其中丘陵山地占 66.07%,盆地占 16.48%,平原占 17.45%。1997 年末耕地面積 167.45 千公頃。全市耕地總面積167.45千公頃。

蘭花(紹興市市花) 紹興古稱越國,春秋戰國時為越國都城。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會稽郡,轄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大部、***等20余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會稽郡為婺州,治會稽郡。大業元年(605年),改婺州為越州,治山陰。唐代和北宋時,治山陰、會稽、蕭山、諸暨、余姚、上虞、合浦、新昌八縣。這壹混亂局面,使所轄各縣數量長期穩定。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趙構徙越州,取 "紹萬世之宏興,興百王之丕緒 "之意,於次年改元為紹興;並沿襲唐德宗興涼州的故事,將越州升為紹興府,是為 "紹興 "之名的由來。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改稱紹興路。明清復為紹興府。民國24年(1935年),設紹興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設紹興專區,1952年1月撤銷,1964年9月恢復紹興專區。1983年7月撤地建市,設省轄紹興市。至1997年底,全市轄越城區、紹興縣、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諸暨市,有102個鄉、34個鎮、6個街道,359個居民委員會,51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428.94萬人。[1]

1978年以來,紹興人民按照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紹興最新城市建設(20張圖片)建設成就巨大。從1978年(按1980年價格計算)到1997年(按1990年價格計算),20年間,全市農業總產值,從8.53億元增加到48.29億元;全部工業總產值,從10.12億元增加到1482.87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從1.129億元增加到594.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從0.43億元(全民)增加到164.52億元(全社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91億元增加到15.9.85億元;外貿進出口總值從1.14億元增加到165.04億元;財政收入從1.86億元增加到27.01億元;金融系統年末存貸款余額分別從2.29億元增加到40.至400.87億元,由3.29億元增至400.87億元;財政收入由0.30億元增至0.30億元,由0.30億元增至0.30億元。由3.62億元增至316.13億元。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紹興市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為適應城市化戰略的需要,經過深入調研、征求民意、反復論證,紹興市6個縣(市、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全部經省政府批準實施,至此,全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全部完成。縣(市、區)的城區面積由447平方公裏擴大到950.25平方公裏;全市中心鎮規模相應擴大,鄉鎮數由135個增加到98個,街道數由6個增加到20個,為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受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分布不均:方裏鎮地域面積僅占總面積的0.6%,人口密度卻占總人口的10%以上;平原鄉鎮占總面積的40%,也占總人口的60%;低山丘陵面積約占59%,卻僅占總人口的30%左右。

人口:426萬,其中城區31萬。

秋瑾故居

位於紹興城南長塘,北依寶塔山,西臨鑒湖,古樸典雅,環境清幽。少年時代的秋瑾曾在這裏讀書寫字、練拳舞劍,後來這裏成為她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西施故裏

來諸暨旅遊觀光的遊客,都要到西施故裏羅村尋訪遺跡。縣城附近的西施殿、西施坊、西施門、西施灘,以及西施當年浣紗的地方--浣紗河、浣紗石,都是遊人坊古探幽的勝地。

西施殿是壹座仿古建築群,包括亭、堂、廊、軒、池、花架等。會館的建築構件,很大壹部分收藏自四鄉,可以說是古代民間建築藝術的集大成者。各種石雕、木雕的門、窗格,各種色彩斑斕的 "牛腿"(雀替),擺放在回廊與回廊之間,恰到好處,井然有序。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壹座古典建築的藝術殿堂。

魯迅紀念館

位於紹興城南都昌坊口。包括魯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和魯迅生平事跡陳列館。

紹興市郵政編碼:312000

  •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國家補助政策
  • 下一篇:阿裏巴巴是否有權刪除我們的產品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