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藥品安全監管效果 政府對藥品安全監管的重視程度不夠 人民群眾的自我

藥品安全監管效果 政府對藥品安全監管的重視程度不夠 人民群眾的自我

食品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蘇丹紅、地溝油、染色饅頭、鎘大米、毒生姜、吊白塊腐竹、假冒偽劣品、毒膠囊等食品品安全問題,不斷刺痛人們敏感的神經,引發了公眾對食品品安全問題的熱議和擔憂,食品品安全問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飲食中無法回避的壹個重要問題。

市委、市對食品品安全問題高度重視,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加強監管,取得了壹定成效。市、縣食品品監管體制改革基本完成,整合了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食品生產、食品及酒類流通監管職能,有效解決了“多頭執法”問題;市首次將食品品安全納入了政務目標考核內容,問責力度不斷加大;“亮劍行動”等食品品專項整治成效明顯,查處了壹批違法犯罪案件。但是,當前我市食品品安全的基礎仍較薄弱,制約食品品安全的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壹、主要問題

(壹)源頭汙染問題突出。大氣、水質、土壤汙染對農產品、漁牧產品以及其它食品源頭的影響日益顯現,濫用農、化肥、飼料添加劑、生長激素等現象較為普遍,初級食用農產品生產源頭汙染問題突出。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機制未落實,溯源困難。農民散戶自產自銷農產品領域處於監管盲區。

(二)監管難度不斷加大。全市食品行業總量大、占比高,但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低。2014年底,食品行業***有各類主體43076個,小作坊、小餐館、小攤販、小副食店占37%,“四小”食品衛生狀況堪憂。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方式不斷創新、手段更加隱蔽,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等行為涉及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各個環節。有的通過互聯網、快遞來銷售過期、變質、偽劣食品品。鄉村醫療和房管理不盡規範。農村食品品監管面寬量大,農村宴席的增多加劇了食品安全風險。

(三)監管力度亟待加強。市級沒有設置專門的投訴舉報和食品品安全評審認證。經開區未設置監管分局。全市314個鄉鎮(街道)成立食品品監管站所48個,覆蓋率僅為15.3%。全市食品品監管核定行政執法類事業編制385名,到位154人,空編率達60%。全市實有食品品監管人員426人,有食品品監管對象53355個,人均監管數125個,渠縣、宣漢縣達150個。食品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不深入,基層食品品安全監管不到位,對食品品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失之於軟,震懾力不夠。

(四)投入仍顯不足。食品品執法車輛嚴重缺乏(全市核定食品品執法車輛編制42輛,實有27輛),編制未隨職能增加而增加,原配備執法車輛老舊。快速檢測設施設備缺乏,快速檢驗檢測能力不足。各縣(市、區)經費保障不平衡,僅宣漢、開江縣將農村(街道、社區)食品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全市48個食品品監管站所中,有18個無辦公場地、無辦公設備、無執法裝備沒有運行。全市310個鄉鎮的322臺農產品快速檢測設備因無運行經費而無法使用。

(五)法規標準有待完善。有些食品品法律的配套法規和實施細則未及時出臺,保健食品、等法規早已過時,可操作性差。我省尚未出臺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具體管理辦法,對“四小”食品管理上無法可依。食品標準不統壹、不健全,很多食品無標可循。

二、幾點建議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食品品安全更為關註,全面提高食品品安全保障水平,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壹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壹)遏制源頭汙染。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管理,加強對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活動的規範指導。擴大對食用農產品的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範圍,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建立健全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強化農產品包裝標識管理。健全畜禽疫病防控體系,規範畜禽屠宰管理,完善畜禽產品檢驗檢疫制度和無害化處理補貼政策,嚴防病死病害畜禽進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環節。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監管,加大對農產品產地環境汙染治理力度。

(二)健全監管體系。壹是健全監管。建立市12331食品品投訴舉報中心和食品品安全評審認證中心。成立經開區食品品監管分局。在全市所有鄉(鎮、街道)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和辦公室。合理設置和適當增加基層監管所,加快基層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加強監管員隊伍建設,合理配備和充實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重點引進專業人才,盡快補充空編人員。建立食品品安全協管員工作制度。加快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服務建設,配齊監管、監測人員,提高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能力。二是提高檢測能力。加快建設市食品品檢驗檢測中心和市農產品綜合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推進基層食品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加強快速檢測能力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快速檢驗檢測體系。積極推進第三方檢測建設,擴大檢測覆蓋面,增強檢測公信力。三是拓展監管載體。建立完善食品品安全電子監管追溯系統,逐步對學校食堂、酒店廚房(三星級以上)實行在線監管。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設生產經營者誠信信息數據庫和信息公***服務,及時發布違法違規和個人“黑名單”。四是構建***治格局。加大食品品安全宣傳力度,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辨假能力。調動民眾參與、支持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三)加強執法監管。壹是強化抽檢監測。增加重點品種抽檢頻次,提高品抽檢監測覆蓋率。規範食品品監測數據的報送、分析和通報工作,提高發現和處置食品品安全風險隱患的能力。二是深入治理整頓。突出重點品種和重點區域,開展瓶(桶)裝水、中飲片專項整治和農村食品市場、食品生產、校園及周邊食品、傳統節慶特色食品專項檢查,加大對制售假劣食品、品、、醫療器械等大要案件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食品品違法犯罪行為。三是推進綜合執法。公安機關明確和人員負責打擊食品品安全違法犯罪,對隱蔽性強、危害大、涉嫌犯罪的案件,根據需要提前介入,依法采取相應措施。

(四)增加財政投入。各級落實食品品、農產品安全專項經費,將食品、電子監管、風險監測、監督抽檢、科普宣教、投訴舉報獎勵、基層監管站所建設、協管人員經費等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加強食品、農產品安全監管執法隊伍的裝備建設,增加執法車輛、現場快速檢測和調查取證等設備,提高監管執法能力。

(五)完善政策法規。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依法賦予設區市地方立法權的部署,推進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完善促進食品品產業優化升級的政策措施,提高集約化、規模化水平,大力發展現代化食品品物流配送服務體系。積極推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工程建設。完善扶持措施,加快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根據我市實際,積極向省上提出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建議。

  • 上一篇:住院理療有醫保報銷嗎?
  • 下一篇:人參歸脾丸要服用多長時間 人參歸脾丸禁忌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