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經過長期探索,發現有些植物或動物食用後會引起流產。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記載了這些藥物。“附子:辛而甘,熱而毒。.....墮胎是白藥龍。”南朝梁朝陶弘景的《本草綱目》設置了壹部流產(人工流產)藥,收錄了40多種流產(人工流產)方劑。除了口服流產(墮胎)藥,還有“烏頭散泡酒塗腳”等外用藥。
2.強迫流產(墮胎)
就是用外力擊打、擠壓、搖晃腹部,促使胎兒流產。這個方法在很多史書上都有記載。同時,強制流產在人們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按摩或推拿的民間流產方法,清代江南地區廣泛使用。據朱益清《埋憂集》卷四《墮胎論》記載,嘉慶時,湖州福安縣的接生婆每次墮胎,收取“五塊錢”,稱為“用沸湯泡草鞋”,使孕婦腹部用力按摩,使胎兒下墜。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往往對母親的身體造成傷害,甚至危及生命。3.針灸流產(墮胎)
馬王堆出土的《胎生書》已經告誡孕婦在懷孕的某個月不要針刺某個穴位,說明早在先秦時期,醫生就知道針刺某個穴位可能導致流產。南朝時就有記載,當時的醫生已經掌握了死胎的針灸方法。如《針灸大成》記載,“(徐)見婦人臨產之危,視之為其子胎死腹中,刺足三陰交二穴,瀉足太沖穴二穴,其子隨意而下”。其實只要調整壹些手法,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引產,因為常用的藥方都是以合谷、三陰交為基礎的。這種針刺流產從宋代開始使用,成功率約三分之二。
4、手術流產(墮胎)
所謂手術節育法,就是通過手術進行流產,或者通過手術破壞男女的生殖功能,達到絕育的目的。
手術流產的記載始於清朝。清代江蘇醫家王孟英在他的《沈氏婦科集》壹案中說:“今有奸詐穩重之女,為恐嚇,必以慘重代價而去之,求謝。”他自己的《王醫存》也說:“穩婦見婦痛,說是早死胎,故鉤其臂腿而斷之,居功也。”清代浙江醫家王尚達在《濟生記》中也指出“穩女害女”。雖然人們批評許多穩定的婦女為了賺錢而濫用墮胎,但這些批評也反映了這樣壹個事實,即這種原始的墮胎手術——流產術不僅已經用於臨床,而且應用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