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從1954年開始辦園做幼兒教育。當時由縣婦聯、縣總工會聯合舉辦了職工子弟幼兒園,兩個班,幼兒100多人,教師4人。1958年為方便廣大群眾子女入園,擴大招生,設4個園,17個班,入園幼兒達569人,有幼兒教師28人;1963年因國民經濟調整,招生壓縮到7個班,招收364人;"文化大革命 "中,學前教育被輕視,僅設2個幼兒園,2個班,招收幼兒96人,教師5人,許多幼兒不能入園接受學前教育。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從1980年起,除幼兒園外,部分完小也開設了學前班,吸收6歲學齡前兒童入學。
1981年,成立縣幼兒保育領導小組,壹名副縣長任組長,縣婦聯、教育局都有壹名領導分管幼教工作,還配備了專職幼教輔導員;各鄉鎮指定壹名鄉鎮幹部抓幼教工作。
1985年春,全縣除3所公辦專業幼兒園和1所托兒所外,制藥廠、罐頭廠、霞秀糖廠、文化館、南寧師範學院等單位辦起了幼兒班,以及回龍、興仁、新街等街道的知青自辦了家庭托兒班。到1985年底發展到52個班,幼兒入園855人,教師74人,其中職工8人;學前班32個班,幼兒1468人。1980年至1983年,由地方財政撥款23.75萬元,興建龍洲幼兒園、新華幼兒園教學樓和利民幼兒園、縣保育院教室,面積***2079平方米。教學課程包括語言、計算、體育、音樂、遊戲、美術等,對幼兒進行 "德、智、體、美 "全面發展教育。 1912 年創辦的鎮南路中學是龍州縣第壹所中學(同豐書院前身),民國 9 年改為省立第七中學。民國30年後,先後開辦私立元春中學、龍津縣國民中學、上津縣國民中學、國立第二華僑中學(民國35年由廣東省樂昌縣遷至龍州)。民國38年,全縣有中學5所,***36個班,在校中學生1431人。
1949年12月,龍州縣解放。人民政府接收原廣西省立第七中學、全國第二華僑中學、龍津縣第壹初級中學約1287名學生(其中高中生128名)。1950年,初中部進行調整。7月,成立龍津縣第二初級中學(金龍初級中學)。8月,省立第七中學和第二華僑中學合並為 "廣西省立龍州中學"。9月,省立第七中學和第二華僑中學合並為 "廣西省立龍州中學"。9 月,第二初級中學招收兩個班,100 名學生。1953年,實行教育整頓,由過去春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1954年,設高中1所,15個班,學生568人,初中2所,15個班,學生759人。是年,中學設立人民獎學金,擴大招收工農子弟,增加教育經費,新建校舍,派駐***黨員遷校,加強領導。1956年秋,人民政府撥款創辦龍津縣第三初級中學(即下凍初級中學)。是年,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3所,在校高中學生272人,初中學生1229人。1958年,在 "鼓足幹勁,力爭上遊,更快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 "總路線的鼓舞下,全縣全日制中學發展到8所。其中,公辦中學3所,在校學生1463人;民辦中學5所,在校學生660人。縣人民政府提出:"積極貫徹'群眾辦學、勤儉辦學、艱苦奮鬥辦學'的方針",全縣創辦農業中學24所,在校學生1971人,三類中學生***4354人(其中高中260人)。"大躍進 "期間,學生停課參加煉鐵煉鋼,打亂了學校以教學為中心的秩序,導致教育質量下降。1960年,貫徹 "整頓合並,提高質量,適當發展 "的方針,對沒有辦學條件的農業中學進行合並調整。1960年,貫徹 "整頓鞏固,提高質量,適當發展 "的方針,對不具備辦學條件的農業中學進行合並調整。據此,在邊疆的水口區和邊遠山區的上津區分別建立了第四、第五初級中學。是年,全縣共有普通中學 6 所。其中,完全中學 1 所,初級中學 5 所。1962年,國民經濟實行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的八項政策,龍州縣人民政府提出了建立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學校工作秩序的指示,並根據實際情況,既不增加招生名額,又減輕縣城壓力,照顧山區農民子女就近入學,在邊遠山區辦起了第四、第五初級中學。山區農民子女就近入學,金龍山中學高中班招收了 50 名學生。由於國民經濟困難,水口中學和上津中學被迫停辦。全縣仍保留龍州中學、金龍中學、龍州壹中,在校學生1826人(其中高中生325人)。1965 年,龍州縣繼續貫徹劉少奇主席關於實行 "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 "的指示,除繼續辦好農業中學外,繼續壓縮普通中學,將原下角初級中學改建為高中,這在全國是第壹所。原下角初中改為龍州縣下角耕讀學校,1966年 "四清 "運動中,在八角公社湖陂完小開辦附設初中班,學生36人。8 月,全縣中小學開展 "文化大革命",絕大多數中學生紛紛走出串聯,走出社隊鬧革命,學校被迫停課。 8 月,全縣中小學開展 "文化大革命",絕大多數中學生紛紛走出串聯,走出社隊鬧革命,學校被迫停課。學校領導被批判為 "走資派",40%的教師受到沖擊和排斥。學校處於無政府狀態。學校圖書館的書籍被定為 "封建主義、資本主義 "等 "毒草",遭到焚燒,許多貴重儀器和化學藥品被盜,損失慘重。直到 1968 年 4 月,龍州縣 "革命委員會 "成立,下文強調 "復課鬧革命"。8月,龍州縣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參加學校的鬥批改。1969年10月,龍州縣響應山東省 "汪侯 "倡議,在村辦初中,在社辦高中。據統計,全縣有縣辦完全中學 1 所,初級中學 2 所,社辦高中 5 所,完全中學 2 所,初級中學 1 所,完全小學附設初中班 31 個教學點。基本做到鄉鄉有中學,在校學生 5436 人(其中高中生 459 人)。1970 年,縣革命委員會提出 "學清華,趕桂平,趕上全縣教育革命 "的倡議,縣辦高中由 1969 年的 1 所增加到 7 所,初中由 2 所增加到 6 所。高中學生增加到 1028 人,社辦高中增加到 2 所。由於普通高中和學生人數的增加,雖然有 50%的教師來自小學教師,但許多教師無法勝任中學的教學工作。此外,學校實行新老交替,改革舊的教學方法,實行學校與社會活動相結合,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與工廠、農村掛鉤,讓學生學工、學農、學軍。邀請老工人、貧下中農到學校講廠史、村史、家史。還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批鬥會,教育質量大大下降。1973~1976年上半年,教育強調采取 "五七 "指示,實行 "開門辦學"。全縣掀起了 "學朝農、趕朝農"(即學習遼寧朝陽農學院把學校轉移到農村辦學的經驗)的熱潮。中學紛紛上山種木薯、甘蔗。他們到山腳下辦農場、建分校。學生們輪流到分校上課和勞動。在某些情況下,勞動可以代替學習。課堂教學科目大多是種植、養殖知識,放棄了學科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質量每況愈下。據1970年至1976年7年間,向大專院校輸送的200名新生中,初中以下社會知識青年18人,僅有小學生7人。上龍鄉五泉中學有 4 名畢業生被送往大專院校培訓,回鄉後分配到初中任教,但因不勝任工作,只好下放小學任教或改行。上津鄉龍山村壹位半文盲青年進師範學校受訓,經過三年學習也不能勝任小學教學工作,只好被學校分配去做些零工。
1977年,"四人幫 "倒臺後,"四人幫 "的反黨反社會主義流毒受到批判。政府為教師平反昭雪,恢復教師名譽,落實政策,讓教師心情舒暢,振興龍州教育。全縣中學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校風、教風、學風大為好轉,全縣有普通中學 14 所。全縣有普通中學14所,其中縣辦中學4所,社辦中學9所。1980年,堅持實行 "壓縮高中,調整初中,加強小學 "的整頓方針,全縣有高中4所,初中8所,小學附設初中班由 "文革 "辦公室負責。全縣有高中 4 所,初中 8 所,小學附設初中班由 "文革 "辦 10 所,分為 61 所完小。在校學生 9474 人(其中高中生 2869 人)。1981-1985 年,堅持 "調整、整頓、鞏固、提高 "的方針,龍州中學改為龍州高級中學,下設 3 所完全中學和 12 所初級中學。1985 年,在校學生 9796 人(其中高中生 1468 人),附設高中生 1468 人。1985 年,全縣在校學生 9796 人(其中高中生 1468 人),附設初中班的完全小學只保留了企業辦的航運小學附設初中班,在校學生 122 人。 龍州縣學,教師由各鄉富戶聘請。縣內有的布宮、舉人、解元、廩生等為書院講師。
清末,官辦書院的監生由官員任命,教師由監生聘請。
民國時期,中學校長由省教育廳提名,報省政府批準任命,中央國民學校和國民基礎學校校長由縣教育科提名,報縣政府批準任命。小學教師壹般由校長聘任,聘期半年或壹年。被聘任者需提交材料供考察,並送縣裏蓋章,合格者錄用。
民國37年,全縣有初中教師48人,高中教師19人,小學高級教師28人,小學初級教師139人。全縣教職工286人。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按照 "維持現狀,立即開學 "的原則,縣人民政府對解放前學校原有教師全部留任,保證了各類學校的需要。
1951年,縣人民政府對教師聘任作出規定:"凡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有誌於教育督導的大、中、小學畢業生或同等學歷的知識青年,歡迎參加教育工作"。此後,國家分配中等以上師範院校畢業生,以及從社會上吸收有壹定文化水平和教學能力的知識青年、復轉軍人等,充實教師隊伍、充實教師隊伍;1971 年後,面對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學校數量的增加以及教師隊伍的不足,從山區和回鄉知識青年中選拔了 766 名知識青年擔任學校民辦教師;1979 年後,為糾正冤假錯案,給 "知識青年 "在教育部門工作的機會。1979 年至 1980 年,根據中央關於邊區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指示,全縣民辦教師全部轉為公辦教師。1979-1980年,根據中央關於邊區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的指示精神,全縣783名民辦教師通過業務文化考試,轉為公辦教師。
截至1985年,全縣共有公辦小學教師1695人,中學教師365人,****,2060人,是1949年的7.2倍。1964 年,擁有大學文憑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3.3%;1985 年,他們占教師總數的 10.4%。1964年,擁有高中或初中文憑的教師占18.6%,1985年占40.2%。
自1954年教師隊伍整頓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加強了對學校的領導,落實了知識分子政策。據1985年統計,建立黨支部的有5個鄉鎮教育輔導站和學校;建立黨支部的有141所學校,全縣有***產黨員教師527人,占教師總數的22.5%;有***名共青團員179人。有5名教師當選為各屆縣人大代表,有7名當選為縣領導,分別擔任縣委常委、縣人大副主任、縣政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有99人分別當選為縣、地區、自治區、全國先進工作者、模範教師和班主任。1985年全縣教師職稱評定後,中學高級教師26人,中學壹級教師133人;小學高級教師296人。
解放初期,全縣教師實行工分制。1956年工資改革,中小學教師按擔任職務、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教學水平分別評定工資級別。1963年至1971年,國家先後兩次對中小學教師工資進行調整。1977年,給60%的教師提級,1979年給40%的教師提級,1982年給教師普遍提級。1982年給教師普漲壹級工資,1985年起除基本工資外,還給教師發放工齡津貼和技術津貼。經過連續幾次工資調整,中小學教師工資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1985年,全縣中小學教師工資總額達295.1萬元,小學教師月基本工資達110元,中學教師月工資達1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