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從事中醫後,對這味中藥格外青睞。最早是從名方五味消毒飲中認識它的,而後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對其進壹步加深了解,甚至達到了偏愛的地步。
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清瀉之劑也。所治病位主在肺、肝、膽、胃、膀胱、肌膚、經絡,而入氣血。所治病性主熱、濕(熱)、郁、瘀、毒、結聚等實證。藥效以清散通利為特點。
清者,清熱瀉火涼血,善清肺、胃、肝火,亦清利濕熱,清散毒熱;散者,散熱結,潰堅腫,消結核癰腫,散滯氣,散熱毒;通利者,通經絡,行瘀滯,通內達外,通上行下,清消全身內外上下之郁熱腫結癰毒,且能通利二便。
證治主熱毒郁結,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濕通淋之功效。主治癰腫療毒,乳癰內癰,熱淋澀痛,濕熱黃疸,目赤咽痛等。
現代藥理研究:蒲公英具有抗菌、抗炎、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細胞和體液免疫、抗腫瘤、抗潰瘍、保護胃黏膜、保肝、抗內毒素等作用。
針對其特性,我除了用在壹般外科病證上,如乳癰、痤瘡、丹毒等,特別愛在治療胃病時重用它。對於胃潰瘍、糜爛性胃炎、膽囊炎、胰腺炎等,重用其為主藥,輕則30g,重則60g,屢建卓效。這些胃病凡是經胃鏡檢查,呈現病壹律加用重劑蒲公英,以消炎生肌。此做法,來源於已故著名中醫胡希恕和東北名醫李玉奇的認識,這類胃病壹律按胃癰處理,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和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