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如何辨證治療糖尿病腎病?

中醫如何辨證治療糖尿病腎病?

臨床上根據病理演變,可按以下四型辨證施治。

(1)氣陰兩虛。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口渴,食欲不振,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小便多泡沫,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或澀。

治療:益氣養陰,輔以活血化瘀。

益氣消渴飲(經驗方):黃芪30g、太子參15g、山藥15g、山茱萸10g、生地12g、枸杞子15g、雞血藤30g、炒麥芽15g、炒白術12g。肢體麻木疼痛,血瘀嚴重者加丹參、地龍;視力不清者加鐵皮石斛;口渴喜飲者加葛根、麥冬。

(2)肝腎不足。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口幹咽燥,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視物模糊,小便混濁,舌質暗紅,脈沈細。

治療:滋補肝腎,輔以益氣養陰。

杞菊地黃湯:枸杞子15g、菊花15g、生地12g、山藥15g、山茱萸10g、茯苓15g、澤瀉10g、牡丹皮10g、太子參65438。頭脹頭痛、高血壓者加天麻、鉤藤;水腫加車前子、益母草。

(3)脾腎兩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腰膝酸痛或腰痛,尿頻帶膏,連飲壹杯,四肢浮腫,陽痿,舌質暗沈胖有齒痕,脈沈弱。

治法:健脾補腎,溫陽利濕。

濟生腎氣丸合石脾湯。附子10克,山藥1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牡丹皮10克,幹姜6克,白術12克,木香9克,木瓜12克。如果尿蛋白含量大於2g/24h,加入金櫻子和芡實;水腫明顯者加豬苓、益母草。

(4)腎虛血瘀。面色晦暗,耳輪幹燥,形體消瘦,神疲乏力,口幹舌燥,腰酸腿軟,小便短而濁如膏,四肢麻木疼痛,或指甲,全身水腫,尤其是下肢,舌質紫暗,有瘀斑或瘀點,脈沈澀。

治療方法:補腎活血,化瘀利水。

參芪地黃湯合補陽還五湯。人參10g、黃芪30g、熟地黃15g、山藥15g、山茱萸10g、茯苓15g、澤瀉10g、桃仁12g、紅花10g、當歸65438。

  • 上一篇:蘿蔔纓是天然鈣片!止咳清胃2吃法超級簡單。
  • 下一篇:預防和治療流感,喝五虎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