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四海之人》載:“輸、肥、於皆通。”所以,腧穴又叫失穴、俞穴,也叫穴、穴或經。根據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個作用,既是經絡之氣註入體表的地方,也是疾病反映在體表的地方,是進行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地方。穴位有“快按”和“快驅邪”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本質是什麽?真的是人體的特殊結構嗎?很長壹段時間,人們對此都有所猜測,也無法達成壹致。
很多人從穴位的電特性來探究穴位的本質。1950年,日本中谷用12伏直流電通過人的皮膚,發現皮膚上有壹些導電性特別高的“好傳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的位置重合。此後不久,法國著名針灸師聶伯雅特在助手的協助下,通過測量皮膚電阻證實了這壹現象,並確定穴位電阻僅為其周圍皮膚電阻的壹半。對屍體的測量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50年代末,我國學者對穴位電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電阻、高電位的特點。但據推測,全身穴位的總面積只占體表的萬分之四,但體表電阻的部位很多,遠不限於穴位。而且,吃飯、睡覺、運動等生理活動,時序、季節、溫度等外界環境的變化,細寸的精神狀態,都會影響皮膚電阻值。難怪上海高血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感嘆,用這種方法確定穴位相當困難。法國人德拉福耶用這種方法測量穴位花了5年時間,結果與中國的穴位大相徑庭,不得不戛然而止。
有人把古代的穴位理論和現代醫學理論進行對比分析,試圖用新的理論和概念來解釋。例如,當電流刺激皮膚時,受刺激的肌肉會收縮。體表受最弱電流刺激而產生最大肌肉收縮的部位稱為運動點。美國學者林大晉提出,運動穴位的分布與傳統穴位幾乎相同。日本的兵頭正義和美國的弗羅斯特等人把穴位和觸發點做比較。觸發點被認為是身體肌肉組織中的壹個局部交叉點,具有深層組織敏感、結節和放射痛的特點。雖然其機制尚不明確,但壹般認為是由於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痙攣、內分泌失調或肌肉緊張所致。針刺穴位時,由於組織間的相互摩擦和金屬針與組織電介質的相互作用,局部組織內的肌肉纖維和神經纖維會受到損傷。另外,兩者的分布也差不多。因此,他們認為穴位的某些特征與觸發點非常相似。有些人甚至認為它們只是同義詞。也有報道稱,穴位與差穴、皮膚活動點密切相關。這些多途徑的研究從側面反映了腧穴的特點,對於探索腧穴的奧秘無疑具有壹定的參考價值。
還有人著眼於穴位的形態結構,希望壹舉揭開穴位的奧秘。上海第壹醫學院的專家解剖觀察了屍體上的324個穴位,發現99.6%的穴位與神經有關。他們進壹步發現,經絡穴位和相關器官的神經分布往往屬於同壹脊髓段,表裏經絡穴位也屬於同壹脊髓段。日本學者森秀太郎證明,全身大約有100個穴位,深入神經束。穴位還與感覺神經節細胞外周突末端的感受器有關,如肌梭、神經腱梭、觸覺小體、環狀小體等。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表皮和神經組織是同源的。神經中樞內有皮膚區域和內臟器官的投影點。因此,穴位與胚胎形態可能存在相關性。但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論:神經纖維在穴位和非穴位組織中都有分布,兩者在組織學上沒有明顯區別。至於穴位和非穴位下的神經組織有什麽區別,現在還不清楚。也有報道稱,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通過使用紅外熱成像,Kazuo Nishijo觀察到胸部和腹部穴位的皮膚溫度比周圍皮膚的溫度高0.5到1℃,他認為這是由於穴位下血管的存在。根據解剖資料,很多穴位確實覆蓋著皮下靜脈或深層血管。
穴位研究者認為,人體穴位是與神經系統、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組織密切相關的復雜而全面的結構和功能。
他們各自的角色是:
標準位置在太陽穴部位,在眉梢和外眥之間,向後大約壹個水平手指。
穴位位於坐位或側位,在太陽穴部位,眉梢和眼角之間,向後約壹指。
穴位解剖下有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顳筋膜、顳肌。有顴神經、顴面神經、面神經顳顴支、下頜神經顳神經和顳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分支。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揉這個穴位在佛法秘方中被列為“返老還童法”。人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保持大腦年輕,恢復活力。當人長時間連續用腦時,太陽穴往往會感到沈重或疼痛,這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個時候按摩的效果會非常顯著。太陽穴在中醫經絡研究中被稱為“經絡外的怪穴”,也是最早被各種武術拳譜列為重點部位的“死穴”之壹。少林拳中記載,壹旦點中太陽穴,“輕則昏厥,重則致命”。現代醫學證明,撞擊太陽穴會致人死亡或引起腦震蕩,使人失去知覺。
太陽穴的位置是頂骨、顴骨、蝶骨、顳骨的交點,稱為“翼點”或“翼縫”。這是頭骨最薄的骨板,也是骨頭最脆弱的部分。頭骨是壹塊堅硬的骨板,保護著大腦。顱骨骨板厚度因地而異,平均厚度為5 mm,最厚處為1 cm。太陽穴處的骨板厚度只有1-2 mm,是顱骨最薄弱的地方。當它受到撞擊或擠壓時,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會直接影響大腦的功能。
功能:清肝明目,通絡止痛。
適應癥障礙
1,偏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
2、紅腫、視神經萎縮等。
針灸可采用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三棱針刺血的方法。
標準位置在太陽穴部位,在眉梢和外眥之間,向後大約壹個水平手指。
穴位位於坐位或側位,在太陽穴部位,眉梢和眼角之間,向後約壹指。
穴位解剖下有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顳筋膜、顳肌。有顴神經、顴面神經、面神經顳顴支、下頜神經顳神經和顳淺動靜脈的分支或分支。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揉這個穴位在佛法秘方中被列為“返老還童法”。人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保持大腦年輕,恢復活力。當人長時間連續用腦時,太陽穴往往會感到沈重或疼痛,這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個時候按摩的效果會非常顯著。太陽穴在中醫經絡研究中被稱為“經絡外的怪穴”,也是最早被各種武術拳譜列為重點部位的“死穴”之壹。少林拳中記載,壹旦點中太陽穴,“輕則昏厥,重則致命”。現代醫學證明,撞擊太陽穴會致人死亡或引起腦震蕩,使人失去知覺。
太陽穴的位置是頂骨、顴骨、蝶骨、顳骨的交點,稱為“翼點”或“翼縫”。這是頭骨最薄的骨板,也是骨頭最脆弱的部分。頭骨是壹塊堅硬的骨板,保護著大腦。顱骨骨板厚度因地而異,平均厚度為5 mm,最厚處為1 cm。太陽穴處的骨板厚度只有1-2 mm,是顱骨最薄弱的地方。當它受到撞擊或擠壓時,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會直接影響大腦的功能。
功能:清肝明目,通絡止痛。
適應癥障礙
1,偏頭痛,神經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
2、紅腫、視神經萎縮等。
針灸可采用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三棱針刺血的方法。
標準位置是在口中,舌下系帶的中點。
坐時取穴,張口,舌向後卷,取穴於舌下系帶中點。
穴位解剖下有舌黏膜、黏膜下組織和舌肌。分布有下頜神經的舌神經、舌下神經和面神經鼓索的神經纖維、舌動脈、舌深動脈和舌深靜脈的分支。
功能祛邪、開竅、生津止渴。
主治:1,舌苔慢,舌腫重,喉閉。
2、嘔吐、呃逆、腹瀉、口渴。
針灸是用壹根細細的三棱針穿刺出血。
【標準定位】耳廓上方,耳朵向前折疊時,在耳廓上方的尖端。
【取穴】坐直或側臥,耳廓上方,耳朵向前折疊時耳廓上方的尖端。
【穴位解剖】穴位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耳軟骨。有顳淺凹陷和靜脈的耳前支,耳後動靜脈的耳後支,耳顳神經的耳前支,枕神經和面神經的耳後支。
【功能】清熱祛風,解痙止痛。
適應癥:(1)麥粒腫,(2)眼瞼肉芽腫,(3)眼燒傷,(4)急性結膜炎,(5)蜂窩織炎,(6)急性腰扭傷,(7)頑固性失眠,(8)唇皰疹,(9)腮腺炎。
【針灸】打孔0.3-0.5寸,或三棱針穿刺出血。可以艾灸
耳穴的功能
1.耳尖穴具有安神、清熱解毒、瀉火、清腦明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涼血止癢、抗過敏、抗炎、抗感染的作用。
耳穴刺激法
(1)刺血療法:常用耳尖穴位刺血治療疾病,調節臟腑功能,達到消除黃褐斑、痤瘡、疤痕印的目的。因其方法簡單,損傷出血少,療效好,適應證廣,易於美容師使用。
1.操作方法:①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常規消毒耳廓皮膚;②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耳廓尖端,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已消毒的三棱針對準耳尖快速準確刺入約2 mm深;③雙手拇指和食指在耳廓上自下而上擠壓針眼周圍。根據顧客身體情況放血3-5滴,用消毒過的幹棉球吸血。仍出血者,用消毒的幹棉球按壓止血壹會兒不包紮,壹會兒自愈;(4)雙耳交替治療,根據顧客面部皮膚問題的嚴重程度,隔天或3-5天出血。
2.註意事項:①針刺放血操作要熟練,針刺不可過深,以免損傷過大,疼痛加劇;②出血量適當,不宜過少,壹般3-5滴,有明顯斑塊或膿皰性痤瘡者5-10滴;③此方法不適用於各種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癥等。④註意無菌操作,避免皮膚感染。
機理討論
在中國,耳穴用於治療疾病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應用耳穴放血治療皮膚問題是基於耳穴的功能特點,也符合中國古代“刺絡”療法的原理。
1.經絡傳導:耳朵和人體經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早在《內經》的《靈樞·臟腑病證》中,就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道,其氣血皆在表,其為虛首,...他沒有生氣,而是聽了”。說明耳朵與全身的交流是密切相關的,經絡是相互聯系的,所以全身的器官組織都與耳廓的相應部位有聯系。生物全息理論進壹步說明了這個問題。針刺放血有祛邪的作用,而針刺耳穴能激發經絡之氣,達到扶正祛邪、疏通氣血、調和陰陽、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作用,從而發揮經絡之氣的防禦功能,防病美白。
2.神經的反饋功能:從現代醫學神經解剖學的角度來看,耳廓的神經分布極為豐富。除了來自體表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外,還有來自顱神經的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的混合分支,以及分布在耳血管壁上的交感神經纖維。這些神經的分支相互重疊或重合,有的交織成網或形成神經叢。耳穴位於耳輪頂端,此處有耳顳神經、迷走神經和舌咽神經的分支。針刺耳尖後,刺激局部相交的神經和血管,刺激神經的調節,使其反饋到相關病竈,調節內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吸收,從而使機體恢復,淡化斑點,消除痤瘡及其疤痕。
耳穴輕灸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結膜炎、頜下腺炎、持續感冒發熱等763例,取得良好效果。操作方法:取壹段燈心草,蘸少許香油,點燃,對準雙側或單側耳穴艾灸,聽到“啪”的聲音。不響的話效果不好,壹天L次。治療結果顯示:腮腺炎治愈(1-2次火灸後,1-3天體溫降至正常,耳垂周圍腫痛明顯消退,伴有癥狀消失)641。有效(火灸後體溫下降,但仍高於正常,耳垂周圍腫痛減輕)9例。2例無效(火灸後體溫未下降,耳垂周圍腫痛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