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期給土壤消毒。
(1)藥學方法。福爾馬林可與土壤混合或用硫磺粉熏蒸消毒。
(2)日光法。夏季休耕期間,去掉棚膜,深挖土壤,在陽光下用紫外線殺菌。
(3)高溫法。高溫季節,灌溉後可封閉棚舍,也可采用向土壤內通入熱蒸汽的方法殺蟲殺菌。
(4)冷凍法。冬天很冷,不能用的保護地揭膜後,把土深翻,把病卵凍住了。
3.改善土壤質地。
(1)蔬菜收獲後,翻土,將含鹽量少的下層土翻過來,與表土混合。
(2)適當增加施用腐熟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3)可以用肥沃的土壤代替含鹽量過高或pH值過低的表土。
(4)在經濟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無土栽培。
4.用水將鹽瀝幹。
(1)茬閑時灌水,淋溶表層土壤中積累的鹽分,降低土壤溶液濃度。
(2)夏季應改變菜茬間隙,揭膜淋水或淹水。從而使土壤表層的鹽分隨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層。
5.科學施肥。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肥料種類和蔬菜需肥特點,確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方式,做到配方施肥,以施用有機肥為主,合理施用N、P、K肥,化肥深施作基肥並與有機肥混合,“少量多次”作追肥,避免同壹肥料長期施用,尤其是含氮物料。
(2)科學選肥,註意生理酸性肥料和生理堿性肥料的交替搭配。當土壤已經酸化或必須施用酸性肥料時,可以在肥料中摻入生石灰進行調節;當土壤嚴重酸化,想迅速提高pH值時,可以施用熟石灰,但用量為生石灰的1/3 ~ 1/2,不允許施於植物生長的土壤。
(3)提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會造成土壤損傷。
(4)謹慎施用微肥。壹般情況下,應使用有機肥提供微量元素,如施用微肥壹定不能過量。
6.種植耐鹽作物。收獲後種植玉米、高粱、白菜等肥力較強的作物,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含鹽量和酸度。如果土壤有積鹽或強酸性,可以種植耐鹽性強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或油菜,耐酸性強的空心菜、芋頭等,達到吸收土壤鹽分的目的。
沙土保水保肥能力低,粘土透氣性和透水性差。壹般粗砂質土和重粘土要改良質地。提高的深度範圍是土壤耕層。改進措施是砂摻粘和粘土摻砂。沙子摻粘土的比例較廣,但摻沙子的粘土比需要改良的粘土需要更多的沙子,否則效果不好甚至適得其反。混合作業可以與翻耕、耙耕或旋耕相結合。外土改良工程量大,壹般宜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也可逐年進行。比如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和排灌系統,可以有計劃地把土運走,改良外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