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療法適用於多種疾病,如發熱、咽喉痛、頭痛等。而且放血療法更有效。對於不同疾病的患者,放血療法的部位、方法、用針也是不同的。
如果是手指上出血,壹般用三棱針,少量出血即可;如果背部出血,需要配合拔罐,這叫拔罐放血。如果在帶狀皰疹的水皰處出血,壹般用梅花針紮針,然後拔罐抽血。梅花針是壹種特殊的針。針上有很多小三角針,所以刺激面積比較大。
放血療法是壹種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治療過程中患者的情緒波動和自身情況也不同,可能是心肌梗死等壹些嚴重急性病的誘發因素。因此,心臟病患者在使用放血療法前,壹定要咨詢正規醫院的醫生。
部分血液病患者有自發性出血,放血後不易止血,不適合放血療法。另外,氣血不足或身體虛弱的患者不適合放血療法,如產婦、孕婦、剛做完手術的人等。
放血療法有什麽作用?針灸在中醫的專業名稱是“刺絡拔罐”,具有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的作用。排毒體內的寒毒和濕毒!緩解全身酸痛的感覺,緩解感冒癥狀,對解決疼痛有明顯作用。祛瘀通絡,祝身體健康。
出血治療手術
醫生說:
中醫放血療法的操作方法分為:點刺(也叫快刺);挑刺(多用於胸背耳後出血);慢刺(多用於肘、腘窩淺靜脈放血);周圍的荊棘(也稱散刺)。用於皮膚病等病竈周圍穿刺放血。在護理方面,嚴格建議體質虛弱、孕婦、凝血機制差的人不要使用此法。特別強調手法要穩、準、輕,但不能過度,放血不能過度。可見中醫放血療法在護理中的應用是有嚴格規定的!
(1)高熱降溫:大椎、宣石穴刺血;
(2)咽喉腫痛:少商穴刺血;
(3)頭痛:太陽穴刺血;
(4)中暑:宣石點刺放血;
(5)全身瘙癢:耳後靜脈刺痛、出血;
(6)神經性皮炎、丹毒、散在病竈周圍的癰、癤及相應部位出血;
(7)急性腸胃炎:慢慢刺破曲澤,胃部出血。這裏羅列只是為了說明中醫“放血”是有講究的。請不要擅自假裝理解和模仿!
特別建議:中醫放血療法操作過程中壹旦針昏厥,應立即幫助患者平臥,喝熱水,並註意觀察其面色、脈象和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