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湯來源於李東垣的脾胃學說,具有補陽益氣、調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胃氣虛表熱自汗,心煩口渴,頭痛惡寒,氣虛懶言,四肢無力,飲食無味,脈弱或沈。作者用此方治療了許多疑難雜癥,列舉如下。
補中益氣湯妙用
(A)頑固性呃逆
黃,女,53歲,住廣州珠江電影制片廠。我打嗝3年多了,只有睡著後鼾聲才停止。三年多來,我壹直在廣州尋求中西醫、針灸、理療,但很難有結果。1989年2月,來廣州海軍醫院就診。看到病人瘦弱不能動彈,到二樓就醫時氣喘籲籲,怎麽也攔不住。其余診斷,脈象深細,寸不可尖。證是中氣郁結,脾胃虛弱,清陽不暢,所以反復嘗試自救。治療采用加味頭補中益氣湯。
處方:柴胡15g,升麻10g,黃芪100g,紅參12g(切片),炒白術20g,當歸15g,陳皮12g,炒雞內金15g。7劑,水煎。
服用七劑後,患者的體力、精神、飲食都比確診前好了很多。* * *以上服用30劑以上,誒,強身健體。1991年11個月,見到病人的時候,看到他滿臉通紅,很健康。
打嗝的原因多為胃氣上沖所致,包括寒、熱、痰、瘀、氣、虛。患者打嗝3年,氣血損傷嚴重,飲食枯燥,長期虛勞。證屬脾胃虛寒,氣虛下陷,故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2)月經過多
月經過多,中醫稱為崩漏,壹般分為血熱、氣虛、陰虛、血瘀。反復崩漏,必然導致氣虛血虛,陰陽損傷。無論是伴有熱瘀,還是陰虛氣虛,只要持續時間長,多次治療無效,治療都要以益氣升降為主,其他次之,如益氣清熱、益氣養陰、益氣化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