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事務會用到報告,所以寫報告要註意邏輯的合理性。那麽,如何寫好報告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微信朋友圈對青少年影響的調查報告。歡迎學習和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壹,研究背景和意義
近日,關於“逃離朋友圈”的話題在網上引起熱議。壹方面有人歡呼朋友圈是新時代的免費方式,另壹方面也有人抱怨朋友圈“變質”了。微信創立之初,朋友圈是壹片數量不多、隱私意識極強的凈土,如今卻因為每天充斥的各種營銷廣告、心靈雞湯、養生秘籍、娛樂八卦而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現在,有人在喊“夠了”要逃。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朋友圈已經開始變味的現象,探討如何拯救朋友圈。
時代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的步伐也在加快,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互聯網和電子產品似乎成了新時代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微信作為壹款網絡通訊軟件,無疑是想提供壹個溝通、交流、分享的平臺。作為用戶,要自覺維護好自己的朋友圈環境,放下自己浮躁的心,傾聽大自然純凈的氣息,保持自己信息空間的幹凈,少分享無聊的廣告,心靈雞湯等各種“垃圾書”,不要過多展示個人隱私,用自己的真誠表達自己,讓虛擬的網絡更真實,更好地與朋友交流。為了號召人們更加關註朋友圈,拯救大眾認為已經變了的朋友圈,我們小組近日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進行了問卷調查,討論了朋友圈的使用情況和朋友的現狀,深入了解了人們希望擁有怎樣的朋友圈環境。
二、研究設計
(A)目標和方法
1.網上問卷:調查對象為大學生、工人、知識分子、商人、不同職業的企業管理者,以大學生為主。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問卷調查方式,壹個* * *,共收回145份問卷,主要是團隊成員轉發了問卷鏈接供他人填寫,部分團隊成員在實地訪談時將鏈接發送到受訪者手機上供其直接填寫。
2.實地采訪:目標受眾主要是湛江師範學院學生、教師、宿舍委員會工作人員以及寸金路至世貿中心沿線的部分路人。訪談主要是通過簡短的聊天過程,獲取受訪者對微信朋友圈的看法,並做好記錄。
(2)研究內容
調查的第壹個內容是將受訪者分為使用微信和不使用微信兩類。對於不使用微信的人,我們會調查是什麽原因導致他們不使用這個軟件。對於使用微信的調查對象來說,調查的內容包括自己使用微信的壹些基本信息,比如好友的主要類型,刷好友的頻率,自己的類別,分享的內容等等。以及他們想擁有什麽樣的朋友圈,對逃離朋友的態度。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1)微信在中國的普及如雨後春筍。短短兩年時間,微信用戶數量已經達到6億左右。即便如此,有些人總是與眾不同。在我們的問卷中,11.72%的人不使用微信。
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在用微信。如果他們不是在用微信,很容易被認為是out。但是對於不使用微信的人來說,有壹小部分是因為沒有好的媒體,所以不會使用微信軟件。大多數人不使用微信,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有更好的通訊軟件。對於類似的聊天工具,他們還是愛原來的聊天工具。騰訊QQ壹度俘獲了大眾的心。後來新浪微博卷起壹場風波。現在,微信掀起了壹股很大的浪潮。未來呢?對於層出不窮的新型通訊軟件,我們會隨波逐流,永遠跟隨潮流的腳步嗎?面試時,壹個學生說:“我想要的無非是壹個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的軟件。為什麽總有人愛新厭舊,不斷換(軟件)?先別煩了?”是的,也許我們只是需要壹個全面的軟件。
(2)武林派系眾多,轉發分享各有千秋。有人曾經把喜歡刷朋友圈的人分為九大流派,分別是:廣告刷屏派、心靈雞湯勵誌派、集贊送禮派、民間菜譜養生派、45度撅嘴自拍派、新父母曬太陽派、親友海外代購派、吃喝耶戈展派和孤獨寂寞文藝派。調查顯示,43.75%的人認為自己屬於孤獨寂寞文學派。
分析:“微信控”的出現源於人們對關註和歸屬感的需求,源於對自我價值和成就感的渴望。有些人把自己放在朋友圈裏就不會覺得孤獨。看到別人“曬”了那麽多東西,進壹步促進了自己“曬”的欲望。他們在“曬”的時候,急於知道別人有沒有關註,於是就搶著“刷”屏。這樣,寶貴的時間就過去了。也許這是無聊的時候玩時間的壹種方式,但是工作的時候這麽做就得不償失了。
(3)凡事都有度量,超過了,自然就
分析:微信作為壹個通訊軟件,自然會引起商家和名人的關註。明星建立粉絲群可以獲得無數贊;微信官方賬號通過推廣營銷賺了不少錢。正因為如此,朋友圈逐漸演變成名利場和商圈,甚至成為傳播謠言的媒介。朋友圈不再純潔美好。采訪中,也有不少人表示,經常發護膚品和高仿鞋的朋友,應該屏蔽或者刪除。但是,有些人還是很無奈。老板發的不能屏蔽,密友發的也不能屏蔽。屏蔽或刪除是壹個臨時的解決方案。對於如何改善朋友圈環境的討論,62.5%的人會從自身做起,不發或少發贊、廣告、購物等信息,也會呼籲親朋好友回歸真實的朋友圈,而14.84%的人希望朋友圈管理者出臺相關政策改善現狀。其實靠出臺政策是行不通的。
第四,總結
這個調查結果顯示,使用微信這種通訊軟件的人還是很多的。用戶壹方面會給好友發布信息,另壹方面會瀏覽好友的信息動態。面對自己不想瀏覽的信息,很多人選擇忽略。有些人會覺得很難改變這種現象,只能聽之任之。
針對這些問題,為了改善微信朋友圈的環境,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壹是法律人要自律,學會篩選信息,不發布,不分享或轉載虛假信息;第二,發揮他個人的力量,呼籲身邊的親友也這樣做;最後,哪些詐騙、虛假信息應該舉報,這樣才能拯救民眾,構建壹個純潔美好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