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內傷辨惑論》有雲:“脾胃內傷傷其氣,內傷不足,不足者補之。”
怎麽補?說壹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醫案,詳細說說如何給甲狀腺結節囊腫患者補脾。
有這樣壹個女的,46歲,甲狀腺結節去看病。沒有明顯的誘因。自從發現結節後,她也吃了很多中西藥,但都沒有效果。經詳細了解,患者發現結節三年,雙側甲狀腺腫大,偶有灼熱感,吞咽時有異物感,但易煩躁,睡眠差,便秘,排尿,舌紅苔黃膩,脈細。
先看脈象。什麽感覺?我覺得自己像手指下的壹根絲線那麽小,渾身無力。根據脈診,細弦為血虛肝郁。
再看舌圖。舌紅,苔黃膩。這是濕熱的舌象,說明體內有熱有濕,津液不能正常運化。
最後,脾虛導致痰濁,進壹步影響氣機運行,久而久之導致血瘀。
所以要想消除甲狀腺結節,必須補脾虛,化痰祛濕。
這些藥物如下:
柴胡、夏枯草、鱉甲、浙貝母、連翹、劉寄奴、水蛭、炒白術、茯苓、白芥子、郁金和蒲公英。
方中柴胡善調肝氣,疏肝解郁,治氣滯所致情誌抑郁;夏枯草味辛,能散結,苦寒,能清熱利肝膽瀉。浙貝母性寒,味苦,能清熱解毒,化痰散結;連翹的苦寒能清心火,還能消腫散結;鱉甲味鹹,善軟堅散結;劉長於散苦,又能破血通經,散瘀止痛。水蛭味鹹、苦,破血化瘀能力強;姜黃性硬寒,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氣;蒲公英的苦寒能清熱解毒,還能行氣;白芥子辛溫,能散肺寒,益氣通絡,散寒化瘀,利水;這裏比較重要的是炒白術,被譽為“健脾益氣第壹藥”,主要以補氣、健脾、燥濕為主;茯苓善排水利濕,可治痰。
全方溫而清,標本兼治,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健脾利濕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