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葉的功效與作用荔枝是壹種既可食用又可藥用的水果。荔枝味甘、酸、溫,入心、脾、肝經;荔枝肉具有健脾益肝、調理氣血、溫中止痛、養心安神的功效。荔枝核有理氣、散結、止痛的作用。不僅如此,荔枝還用於止呃逆、止瀉,是頑固性呃逆、腹瀉患者的良好食療。同時還具有健腦、強身、開胃、促進食欲的功效。
既然荔枝有這麽好的功效,為什麽還有小孩子不要吃的說法?要看誰不能吃荔枝。我們先來看看古代本草是怎麽說的。
《本草綱目》認為,荔枝“鮮時多食,即齒齦腫痛,或出血。藏牙上火的病人尤其忌諱。”也就是說,要控制荔枝的數量,陰虛火旺者需要謹慎服用。此外,《食療本草》指出,荔枝不宜多吃,“多吃會發熱”。還有《海藥本草》“食多生熱瘡”。從歷代草藥的著作中可以發現,除了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食用,其次就是要註意荔枝的食用。這與中醫的秘訣是量不謀而合。
據相關資料顯示,健康的孩子如果對荔枝不過敏,是可以吃的,但食用量要控制,即壹天不超過四個。但也有人吃了荔枝後患上了荔枝病。如果發生荔枝病,要及時送醫院治療。需要註意的是,壹般不建議空腹吃荔枝,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吃。若因吃荔枝引起低血糖,應補充適量糖水,癥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吃荔枝幹對健康有什麽好處?荔枝產於中國南方,以廣東和福建最為豐富。春天開花,夏天結果。鮮果果肉透明如凝脂,香甜芬芳。但是壹旦變色,三天味道就變了。幹果更容易儲存。目前幹燥技術壹般分為曬幹、風幹、烘幹和凍幹。其中,冷凍幹燥技術更容易保存果肉的風味和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荔枝味甘,性溫,歸心、脾、肝經。健腦、健脾、開胃。對脾虛泄瀉有壹定療效。是補脾益氣的小人參。南山荔枝果肉嫩甜,是嶺南佳果,中華瑰寶。從營養角度來說,荔枝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維生素A、B、C、葉酸、精氨酸、色氨酸。它能改善失眠、健忘和多夢,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美容養顏。
綜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