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原因
這種疾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病毒通過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經血液傳播後,皮膚上出現水痘,但大多數人感染後不會出現水痘,屬於隱性感染,成為病毒攜帶者。這種病毒是嗜神經的。侵入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後,可沿神經向脊髓後根神經節移動,潛伏在那裏。當宿主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如感冒、發燒、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等,病毒再次被激活,引起神經節的炎癥和壞死。同時,重新激活的病毒可以沿著外周神經纖維移動到皮膚上,從而發展成皰疹。少數情況下,皰疹病毒可擴散至脊髓前角細胞和內臟神經纖維,引起運動神經麻痹,如眼和面神經麻痹以及胃腸道和泌尿道癥狀。
目前認為水痘首次發生後,僅產生不完全的免疫反應,而發生帶狀皰疹時,機體內部出現完全的免疫反應,所以帶狀皰疹發生後,壹般不會復發。
二、臨床表現
發病前,局部皮膚有灼痛感,並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無力等全身癥狀。但可能沒有前驅癥狀。1 ~ 3天後,皮膚上陸續出現散在紅斑。然後在紅斑上,大部分叢生的小米粒有綠豆那麽大,很快就變成了水泡。皰壁緊張光亮,皰水清澈,大部分皰面有小凹陷。幾天後皰液混濁化膿,破裂後形成爛面,最後幹燥結痂,痂脫落後留下暫時性紅斑。壹般病程在2 ~ 4周左右。輕者僅有紅斑和丘疹,無水皰,稱為不完全帶狀皰疹。壞疽性皰疹可出現於惡性淋巴瘤、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和年老體弱者,愈後留下疤痕,稱為壞疽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可以全身通用。此時常伴有高熱、肺炎或腦炎,病情嚴重。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稱為泛發性帶狀皰疹。
皰疹多分布在壹側,不呈帶狀,有時可超過軀幹中線,是神經末梢越過中線所致。三叉神經在胸、頸、面部的分布區是最常見的部位。通常三叉神經只涉及壹個分支。局部淋巴結常腫大疼痛。神經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急性期是由於神經節的炎癥反應,晚期是由於神經節和感覺神經的炎癥後纖維化所致。有時在皰疹出現前就有嚴重的神經痛,常被誤診為急腹癥或心絞痛。年老體弱或淋巴瘤患者常有神經痛後遺癥,有時可持續數月。
皰疹發生在三叉神經眼支,可引起結膜和角膜皰疹,導致角膜潰瘍和失明,是壹種嚴重的並發癥。當病毒侵入面神經、聽神經時,出現耳殼、外耳道皰疹,可伴有耳及乳突深痛、耳鳴、耳聾、面癱、舌前味覺喪失1/3年,稱為帶狀皰疹面癱綜合征。
第三,診斷
根據水皰簇集,水皰壁凹陷,沿神經分布呈帶狀排列,單側有明顯疼痛或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等。不難診斷。出現之前只有壹側疼痛時,要警惕皰疹的可能。
第四,治療
(1)全身治療的抗病毒藥物有阿昔洛韋、阿糖胞苷、阿糖胞苷,其中阿昔洛韋最有效。無環鳥苷可被感染皰疹的細胞吸收,在細胞內通過磷酸化形成阿昔洛韋三磷酸。這種鹽是鳥嘌呤三磷酸的競爭性抑制劑,即DNA聚合酶的競爭性抑制劑,能終止病毒DNA鏈的延伸,對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從而阻斷皰疹病毒DNA的復制。無環鳥苷不容易進入正常細胞。所以對正常細胞的抑制作用很小,大約等於對病毒抑制作用的1/10 ~ 1/30。這壹機制說明阿昔洛韋治療皰疹具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的特點,是治療皰疹的首選藥物。阿昔洛韋適用於全身帶狀皰疹或肺炎或腦炎的重癥患者。靜脈滴註劑量為200 ~ 250 mg,加入100ml補液液中1h,每日2 ~ 3次,連用3 ~ 7天。口服劑量為200毫克,壹天五次。雖然阿糖胞苷和阿糖胞苷對病毒具有壹定的療效,但它們不經常用於皰疹疾病,因為阿昔洛韋的價格高或副作用多,所以已經生產了阿昔洛韋。
神經痛患者可給予止痛藥物,如阿司匹林和止痛藥。疼痛較重者,早期可口服潑尼松1.5 ~ 30mg/d;1周後遞減。早期使用強的松可以消除神經根的炎癥。使用潑尼松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可以減輕神經炎後期的纖維化,從而也可以減輕疼痛。此外,還可以使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或幹擾素註射液。
(2)中醫治療原則為表熱利濕,可口服龍膽瀉肝湯。
(3)爐甘石洗劑可外用局部治療早期皰疹,皰疹破潰後可外用1%龍膽紫液或0.5%新黴素軟膏、磷黴素軟膏。眼部皰疹可以用阿昔洛韋滴眼液或3%阿昔洛韋軟膏治療。
偏方治療帶狀皰疹
使用高錳酸鉀1g和0.9%氯化鈉註射液10ml。使用時,用0.9%氯化鈉擦洗局部皮疹,然後用無菌棉簽蘸取稀釋的高錳酸鉀,均勻塗抹於帶狀皰疹表面,每日2 ~ 3次,5 ~ 7天為壹療程。應用0.9%氯化鈉稀釋的高錳酸鉀治療帶狀皰疹,療程短,療效高,方法簡單,無副作用,價格低廉,帶狀皰疹消失後無明顯疤痕,是患者樂於接受的有效方法之壹。
高錳酸鉀是壹種外用消毒劑,可用於傷口和壞死組織的消毒除臭。當遇到有機物質時,會釋放出新的生態氧,具有殺菌作用,並能促進皮疹的幹燥結痂。但需要註意的是,高濃度對組織和皮膚有刺激和腐蝕作用,低濃度時卻能收斂。所以使用時壹定要稀釋,長期存放或加熱會很快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