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用什麽藥好?

治療兒童手足口病用什麽藥好?

小兒手足口病的西醫治療

1

. 阿昔洛韋

2

更昔洛韋

幹擾素

病毒唑

思密達

2

中藥方劑治療小兒手足口病

該病屬於中醫“濕熱”和“疫”的範疇。該病為濕熱流行所致,多為內濕熱、外邪,停留於肺、脾、心。外感邪氣從口鼻入,侵及肺脾經,肺主皮毛,故早期常見發熱、流涕、咳嗽等肺部健康癥狀;脾主四肢,口開竅。手、腳和嘴受到邪惡的影響,導致嘴和舌頭上的水泡、皰疹和潰瘍。目前中醫治療本病主要采用三種基本方法:辨證、辨病分期、專方加減。既能達到標準,又能達到成本,緩解癥狀,縮短病程。

中國傳統療法

常見型(心脾積熱):發熱,無汗,手足口腔皰疹,其中口腔和舌頭皰疹發紅,疼痛劇烈。孩子流口水多,食欲不振,吃不下,便秘,舌紅,苔黃膩。

中醫:清熱解毒祛濕

處方:大黃黃連瀉心湯

藥:大黃3克,黃芩6克,黃連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兩次服用。

普通型(濕熱阻):發熱無汗,手足口唇有皰疹,口唇、舌皰疹顏色暗紅,輕度疼痛,腹脹,納差,大便正常或略粘,舌紅,苔白膩或微黃膩。

中醫:辛苦,清熱,祛濕,解毒。

處方:甘草瀉心湯

藥:生甘草10g,半夏6g,黃芩6g,黃連2g,幹姜3g,柴胡10g,藿香6g,湯劑50ml,分兩次服用。

重度(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發熱、皮疹、高熱、無汗、煩躁不安、嗜睡、易怒、易休克,或四肢痿軟麻痹、舌紅、苔白或黃膩。

中醫:清熱利濕,平肝熄風。

處方:尹峰湯

藥物:大黃3克,石膏20克,芒硝10克,滑石(炒)10克,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應時10克,生牡蠣10克,生龍骨10克。

劇烈加減方案:熱勢強,加羚羊角粉;對於嚴重的肢體陣攣,加薏苡仁、地龍、木瓜;便秘減赤石脂,腹瀉減大黃,減石膏用量,加升麻和葛根;肢體癱瘓者,加鮮地龍、秦艽、威靈仙、絲瓜絡(濕熱辨證方);後期退熱減石藥,益氣養陰,清熱通絡。

  • 上一篇:葛根用水喝有什麽作用?
  • 下一篇:屁股中間的皮膚有點硬,不痛不癢。是股癬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