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主要包括:昆蟲叮咬、冷、熱、風、陽光等物理刺激、花粉、麻等植物刺激、食用魚、蝦、蟹等“毛發”、註射血清、青黴素等藥物、病竈感染或腸道寄生蟲感染等有毒物質。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紊亂、代謝紊亂、神經精神創傷等也可引起蕁麻疹。
蕁麻疹的臨床特征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壹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後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患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中醫認為蕁麻疹主要是由於風、濕、熱積聚於皮膚,或血熱、外感風熱所致。
急性蕁麻疹的中醫治療以祛風、清熱、燥濕為主;
方壹:荊芥10g、防風10g、紫草30g、黃芪30g、苦參20g、地膚子20g、蒲公英20g,水煎。
方二:麻黃10g,蟬蛻10g,連翹10g,浮萍10g,牡丹皮10g,桃仁10g,白鮮皮20g,水煎。
以上兩種成分都可以口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導致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先治風,血行則亡”,所以治療要輔以養血滋陰的中藥。
處方:生地20g,何首烏20g,當歸12g,白芍12g,防風10g,牡丹皮10g,玉竹10g,荊芥10g,大棗30g,人參葉30g。
蕁麻疹的中醫治療主要采用內服。若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浮萍、蒼耳子、荊芥、紫蘇葉、百部等1 ~ 2種中草藥外洗,各用120g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