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姓伊爾根覺羅氏,生於乾隆二十三年。也就是說,訊飛出生的時候,乾隆已經是47歲的中年人了。但在古代後宮,嬪妃比皇帝小幾十歲是普遍現象。
訊飛出身於壹個非常顯赫的家族,屬於滿清鑲藍旗,父親是桂林巡撫。乾隆四十壹年,18歲的訊飛參加八旗,進入朝廷。起初乾隆給了她貴人的爵位,但當桂林獻上答謝折時,乾隆很高興,把訊飛改成了旬邑。可見乾隆對訊飛的第壹印象還是很好的。
然而,由於第二年重慶皇太後(蕭聲皇後)去世,訊飛的冊封儀式不得不推遲到乾隆四十四年。然而,就在訊飛被冊封為訊飛不久,她的父親桂林去世了。為此,乾隆給了訊飛三百兩銀子以示安慰。
自乾隆四十四年冊封為訊飛以來,此後十年間,訊飛再無升遷。查閱清代醫案,發現這壹時期訊飛的病情表現為肝郁火旺。可見這段時間訊飛的內心是非常壓抑的,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她入宮後並沒有得到乾隆的任何寵愛。否則,她怎麽會沮喪呢?
乾隆五十九年,就在乾隆即將把皇位傳給兒子嘉慶的時候,乾隆提拔了跟隨他很久的妃子,訊飛被提升為公主。而且此時訊飛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醫生過多開出的清肝養榮、疏肝解郁的方法收效甚微。可以說,此時訊飛的狀態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嘉慶二年九月十七日,訊飛在宮中迎來了她四十歲的生日。兩個月後,她在故宮死於肺結核,壽命停留在40歲。但是,有壹點很讓人費解。現存檔案中沒有乾隆追贈訊飛為貴夫人的記載,但在《昌瑞山誌》和《清皇室四章》中稱之為訊飛。原因是什麽?據推測,訊飛的葬禮應該是按照貴妃的標準來辦的,和辛貴妃、於貴妃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