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適合中性土壤生長,pH值7.0~7.4。如果少施有機肥,大量的硫酸銨和過磷酸鈣會使土壤酸化,導致洋蔥葉長得慢、薄、黃。
2.幹旱引起的幹尖
在大蔥的生產過程中,澆水不小心,土壤幹燥,植株缺水都會造成幹尖。防治措施:根據大蔥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不同需求,適時適量澆水。苗期:適當控水,不旱不灌,澆水1次,15 ~ 20天。營養生長期:及時追肥、起壟、澆水相結合,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保持田間持水量在70%~80%。收獲期:收獲期前澆水控制在1~15d,保持田間持水量在60%~70%。
3.缺乏微量元素導致口幹舌燥
缺鈣心尖發黃,生理梗阻,缺鎂外尖發黃。
4.高溫和凍害造成的幹尖
洋蔥的生長溫度為7~35℃。當溫度超過35℃時,洋蔥的頂端就會幹枯。當溫度低於7℃時,洋蔥尖端在凍傷後變白。防控措施:註意給露地栽培的大蔥澆水降溫;溫室栽培應加強室外空氣,防止30℃以上高溫,並加強保溫,使最低溫度不低於7℃。
1.選擇無病種子或消毒種子。
2.實行作物輪作和殘茬輪作。
3.理性培養
4.加強通風透光,做好取暖保溫工作。
保護區種植的大蔥要註意通風除濕。
5.打掃田地。
及時清除病葉和病體,帶出田間掩埋或焚燒,可減少病菌傳播。
供參考
有事情的時候互相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