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艾草的作用和功效,涉及到很多方面。單純從療效上很難區分好壞。只有了解它本身,才能利用好它的功效。下面和大家分享壹下艾草的作用和功效。
艾草的功能和功效1艾草功效
艾草味苦、幹、辛,能調氣血、溫經絡、驅寒濕、止寒性疼痛。是婦科的重要藥物。用於治療宮寒引起的胃脘痛、月經不調、不孕癥。炒炭止血可用於治療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胎漏,如焦湯艾。本品搗碎制成艾條、艾條。外灸能散寒止痛,溫氣血。湯劑外洗可治濕瘡疥瘡,祛濕止癢。
艾蒿千百年來壹直在預防瘟疫,當地也能獲得中草藥。現代醫學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壹種廣譜抗菌抗病毒藥物,對多種病毒和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對呼吸道疾病有壹定的防治作用。本發明是壹種簡單易行的防疫方法。
艾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平喘、鎮咳和祛痰作用;止血和抗凝血作用;鎮靜和抗過敏作用;保肝利膽等。艾草可以作為“艾草茶”、“艾草湯”、“艾草粥”等食譜,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艾草有壹種特殊的香味,有驅蚊驅蟲的作用。所以古人常常在門前掛艾草,壹是辟邪,二是驅蚊。
苦艾行動
艾草是壹種多功能植物。具有以下功能:
1,對家居的綠化效果毋庸置疑。艾草,它的面積比較大,因為每片葉子上的毛孔釋放的氧氣比較多,所以它在扮演家庭之肺的角色時,壹點也不偷懶。
2.它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對於家庭學生的常見治療,可以緩解良好的治療效果——抗菌作用。在體外,艾葉對10種革蘭氏陽性需氧菌有抗菌作用,如炭疽、α-溶血性鏈球菌、B-溶血性鏈球菌、白喉、假白喉、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艾葉油對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福氏誌賀氏菌等有抗菌作用。
3、艾草有驅邪的作用。艾,又名艾、艾蒿。它的莖和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其特有的香味能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以艾草入藥,艾草有補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作用。艾葉加工成“艾絨”是艾灸治療的重要藥材。
端午設各種能驅邪的花草,出處也長。最早的例子是門上掛艾草,《荊楚紀年》:“艾艾是人。用毒氣掛在門上。”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大蒜還有其他原因。通常將艾草、菖蒲、榕樹、小葉榕、菖蒲用紅紙紮成壹束,然後插在或掛在門上。艾草代表百福,是壹種可以治病的草藥。插在門口能讓妳健康。
艾草的作用和功效是2 1。艾草用於治療血赤白、血多、疼痛難忍的痢疾時,宜與黃連、木香、肉豆蔻同用,以清熱、行氣、止痛。對於寒濕泄瀉,可用幹姜煎服。
2.艾草有平喘作用:降低呼吸中樞的興奮性,使呼吸運動趨於平靜,呈現止咳平喘的功效。
3、艾草有止血涼血的作用:含有大量膠質,生成血小板,有止血作用。
4、艾草是常用的婦科藥物之壹,艾草對治療虛寒的婦科病特別好。
5.艾草曬幹搗碎得“艾絨”,艾條做艾灸。
6.艾草治白帶:艾草300g(杵如棉花,去塵去梗,酒煮壹周),白術、白術150g(用米泔水浸泡,曬幹炒),當歸100g(酒炒),砂仁50g。* * *最後壹次,每天早上服用15g,調白湯。(《本草言》)
7、艾草治孕婦心緒不寧,或腰痛,或胎轉搶心,或出血:艾草大如雞,以酒四升,沸兩升,分兩次服。(肘部後面)
8、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的功效。
9、艾草治流鼻血:艾草吹壹下,也可以用艾葉煎服。(《盛慧芳》)
10,艾草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和祛痰作用;止血和抗凝血作用;鎮靜和抗過敏作用;保肝利膽等。
11,艾草治女子虛脫,多幾天:熟艾茹雞,阿膠25克(炒到底),幹姜5克。五杯水,先煮兩杯半艾草和生姜,用膠水化開,壹天空腹服三次。(《養生要方》)
12,艾草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13、艾草可以調經:緩解痛經,或者經期腰痛。
14、艾草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對咽喉有很好的潤濕和理療作用,有利於局部炎癥的治愈,可以緩解局部瘙癢,從而阻斷咳嗽反射。
15、治頭風面部瘡癢黃水的艾草:艾草100g,醋1升,砂鍋煎,貼於每張紙巾上,每日二三次。(許國楨《帝國醫學醫院》)
16、艾草用於腸炎、急性尿路感染、膀胱炎:艾草10g、水蓼10g、車前草80g。水煎服,每日壹劑,早晚各壹次。(江蘇徐州單方新醫療法文選)
17、艾草有養肝的功效:富含維生素,保護肝細胞,防止毒素損傷肝細胞。
18、艾草治氣痢腹痛,睡眠不安:艾葉(炒)和陳年橘皮(泡湯去白,焙幹)均分。後兩味搗成末,酒熬成爛米丸,如梧桐樹大小。每次二十粒,空心的。(《盛濟宗錄》艾香萬)
19,艾曹植突然吐血壹兩口,或心慌,或內爆:煮艾雞蛋三個,水五升,煮兩升。(錢進方)
20.艾草不宜治癰,瘡寒停滯:北艾湯洗凈後,用白膠熏制。(《任齋誌方》)
21、艾草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草炭50克,蒲黃、蒲公英25克。每日壹劑,煎兩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法資料選登)
22.艾葉用於治療濕冷泄瀉、腹痛、婦女出血等膿血癥:幹艾葉(炒)200克,川白姜(炮)50克。上面是末,醋煮的面糊丸有蠍子那麽大。每次吃30粒,文秘就喝。(艾姜湯,世界名醫有效治療的藥方)
23、艾草治濕疹:艾草炭、枯礬、黃柏等。* * *研成細粉,用香油調和,外敷。(內蒙古中草藥新醫法資料選登)
24.對於沖任虛寒,月經不調,脘腹冷痛,長期不孕者,艾草可與香附、吳茱萸、當歸、肉桂配伍,散寒止痛,養血調經。
25、艾草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風等。因為它能削冰使其變圓,能治百病,是醫生最常用的藥。
26、艾草治療脾胃虛寒疼痛:白服10克。(《健康的簡易處方》)
27、艾草用於老年人產後寒性腹痛或臍痛,煮熟的艾草可裝入布袋中,放在肚臍上。
28、艾草治心痛:白艾草成熟三升,水三升,沸壹升,去我處,取之。如果妳有禮貌,吐出蟲子。(“填充肘部背面”)
29.艾草還可以治療老年人的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可在產褥期燒水、洗澡時預防母嬰傳染,或制作枕頭、藥背心,預防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虛寒胃痛。
30、艾草可以消炎止痛:止痛,減少疼痛。
31,艾草治盜汗:熟艾草10g,白茯苓15g,烏梅三個。水壹分鐘,炒八分鐘,躺著的時候拿保暖的衣服。(概要)
32、艾草治糞後出血:艾葉、生姜。煎濃汁,分三次服用。(錢進方)
33.艾草治產後腹痛欲死。感寒者:陳二斤,焙幹,敷於臍上,蓋絲,熨鐵,口中之氣出,疼痛即止。(《楊成的經歷》)
藥物禁忌癥
陰虛血熱者慎用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