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常用的穴位有15個。
首先,商鞅
總結“商鞅”最早見於《靈樞·本書》,在《針灸A-B經》中稱為“楊玨”,是壽陽明大腸經的井穴。具有醒神開竅、清熱消腫、消炎止痛的功效。常規直刺約0.1寸,或刺放血或艾灸。
定位和檢索方法
1.食指末節燒傷側,距甲角0.1寸(指寸)。(針灸穴位標準圖譜)
2.食指橈側,沿指甲角45°平分線反向延長線,取穴約0.1寸。
局部解剖有趾固有伸肌腱;手指和掌背動脈和靜脈網;有正中神經、指掌側固有神經、橈神經和指背神經。
臨床應用
1.商鞅針灸治療腹瀉:取雙側商鞅穴,常規消毒後,用30 # 1寸毫針常規針刺,每日1次。結果20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
2.商鞅刺血療法治療便秘。常規消毒兩側商鞅穴,用三棱針快速點刺,深度約1穴,引起出血,然後用酒精棉球輕輕擦拭血滴。實熱型便秘出血量以10~20滴為宜,氣虛型和虛寒型以5滴為宜。結果:56例患者中,有565,438+0例患者在24小時內排便。
現代研究對腸運動效應的影響:健康人商鞅穴輸入
聲學資料後發現,結腸效應的發生率明顯高於邵劉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