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疼痛是指上肢或下肢,或上下肢的肌腱、肌肉、關節疼痛的癥狀。有的同時表現為四肢腫脹;有的只看到上肢或下肢,或者偏向壹側。
四肢痛最早見於《內經》,如“四肢關節痛”、“骨痛”、“臂痛”、“足痛”、“腰大腿痛”、“大腿、膝蓋、髭須、月+端、月+足痛”等。《傷寒論》、《金匱要略》有“歷關節之痛”、“四肢之痛”、“關節之痛”。山區、丘陵地區的“痛風”、“風致腰腿痛”、“風致疼痛”、“肩臂疥瘡”、“手指痛”、“大腿痛”、“腳痛”、“足跟痛”、“腳心痛”、“腿痛”、“六拐子病”,都屬於肢體疼痛的疾病範疇。
《內經》討論的痹證有“風痹”、“寒痹”、“濕痹”、“熱痹”、“筋痹”、“脈痹”、“筋痹”、“皮痹”、“骨痹”、“周痹”,
為了便於臨床辨證,本文重點討論了肢痛、肩痛、臂痛、背痛、膝腫痛、足痛等單獨項目。
[識別]
常見綜合征
風邪阻絡致四肢疼痛:四肢關節疼痛無處可尋,多見於腑、肘、膝、踝,關節屈伸不便,或兼見寒熱癥狀,舌苔薄白或膩,脈浮。屬於關節痛。
寒邪阻滯四肢絡痛:四肢關節冷痛,持續疼痛,四肢冰冷,局部膚色不紅,受寒加重,溫痛減輕,舌苔白,脈緊。是關節痛。
濕邪阻絡、肢體疼痛:關節酸脹疼痛,目不能定,或皮膚感覺遲鈍。如果長期不治療,肌肉頑固,關節變形,導致殘疾,苔白膩,脈緩。屬於關節痛。
熱邪阻絡引起的四肢疼痛:四肢關節痛,局部紅腫,發熱,口渴,煩躁,舌紅苔黃,脈數。
濕熱阻絡肢痛:關節紅腫,小便赤濁,肢痛重,脈滑或多,舌苔黃膩,皮膚有紅色結節。
氣血不足引起的四肢疼痛:關節疼痛,疲勞後加重,表現為肌肉消瘦,面色蒼白,唇甲蒼白,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頭暈目眩,久風自汗,脈細數,舌淡苔薄。結合血瘀,關節痛如刺,痛不動,拒按,皮膚不對,形體消瘦或關節變形頑固,舌質暗沈有瘀點,苔薄膩,脈細澀。痰多痰多導致四肢酸痛,身倦重,頭裹,舌胖,苔白膩,脈滑。
肝腎不足引起的四肢疼痛:筋骨痿軟,頭重腳輕,手指甲脆,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牙抖脫落,陽痿,尺脈弦細而弱,陰虛,四肢關節熱痛,夜間骨痛,顴骨、唇紅,舌紅少苔,或舌紅絳,津液少。陽虛伴雙足浮腫無力,大便稀稀,大便長而小,手腳不溫。
中醫可以治療,
什麽樣的情況可以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