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的共識是,由於子宮黏膜下層缺乏,子宮內膜基底層細胞增生,侵入子宮肌層,並伴有周圍肌層細胞的代償性肥大和增生,導致病變。
中醫認為本病由氣滯、寒凝、熱灼、氣虛、腎虛所致,導致瘀血阻滯沖任、子宮,月經不調而致痛經。瘀血阻滯沖任和子宮是主要病機。
2臨床表現
子宮腺肌病以前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經產婦,但近年來逐漸年輕化,可能與剖宮產、人工流產等宮腔手術增多有關。
1.癥狀
(1)月經失調(40% ~ 50%)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出現月經前後點滴出血,嚴重者可導致貧血。
(2)痛經(25%)表現為繼發性、進行性痛經。往往在月經來潮前壹周開始出現,經期結束痛經就會緩解。痛經早期服用鎮痛藥物可以緩解,但隨著病情的進展,痛經所需的鎮痛藥物劑量明顯增加,患者難以忍受。
(3)約35%的其他患者無明顯癥狀。
2.符號
婦科檢查顯示子宮常生長均勻,呈球形,子宮腺肌瘤可表現為硬結節。子宮壹般不超過孕齡12周。臨近月經,子宮有壓痛;月經期間,子宮增大,質地變軟,壓痛比平時更明顯;月經過後,子宮收縮。子宮常與周圍直腸特別是背部粘連,活動能力差。15% ~ 40%合並子宮內膜異位癥,約半數患者合並子宮肌瘤。
3檢查
1.影像檢查
術前確診是最有效的手段。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達80%和74%,比腹部探頭更準確。子宮腺肌病,b超顯示子宮均勻度增高,回聲不均勻。子宮腺肌瘤,b超顯示子宮不均勻增大,局部隆起,病竈不均勻,強回聲。術前MRI能客觀了解病變的部位和範圍,對確定治療方法有很大幫助。彌漫性子宮腺肌病的MRI在T2WI上顯示子宮交界處彌漫性增厚。在T2WI上,局限性子宮腺肌病顯示類似交界區的低信號腫塊影,邊界模糊。
2.血清CA125
部分子宮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對療效監測有壹定價值。
4診斷
根據典型病史和體征,結合影像學檢查,如盆腔或陰道b超、MRI、CA125等,可作出初步診斷。,診斷需要通過手術獲取病理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5治療
該病的治療方法有多種,臨床決策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和生殖要求進行個體化治療。手術和藥物治療方案可以同時選擇。
1.藥物療法
(1)對癥治療對於只需要緩解痛經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選擇使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如芬必得、吲哚美辛或萘普生治療痛經。
(2)假孕療法對於癥狀較輕、暫時無生育要求且接近更年期的患者,口服避孕藥或孕激素可使異位子宮內膜蛻膜化、萎縮,起到控制子宮腺肌病發展的作用。
(3)對於月經量多、痛經、無生育要求者,可選用含高效孕酮的宮內節育器,通過在子宮局部持續釋放孕酮來控制異位病竈的發展,五年後需取出或更換。
(4)減少假絕經治療前病竈和減少假絕經治療後復發的藥物(“藥物誘導卵巢切除術”或“藥物誘導垂體切除術”)。GnRHa註射可使體內激素水平達到絕經狀態,從而使異位子宮內膜逐漸收縮,起到治療作用。GnRHa能明顯收縮子宮,可作為部分病變較大、手術困難患者的術前用藥。當子宮變小後,風險和難度會明顯降低。副作用可能引起更年期癥狀,甚至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並發癥和骨質疏松。因此,建議在GnRHa3三個月後反向補充雌激素,以減輕並發癥。此外,GnRHa價格昂貴,目前不作為長期治療方案。壹旦停藥,月經恢復可能會導致病情的進壹步發展。
(5)中醫治療中醫認為子宮腺肌病與瘀血內阻有關,瘀血的形成與氣虛、寒凝、氣滯、痰濕等致病因素有關。因此,在治療上,既要以活血化瘀為原則,又要兼顧血瘀的成因和虛實之別。口服中成藥如化癥止痛顆粒、散結止痛膠囊、丹莪婦康湯、少腹逐瘀丸等。也可以服用根據個人情況調整的湯劑藥物。也可用於丹參註射液與活血化瘀中藥的保留灌腸、外敷和離子導入。也可在月經前、經期針刺關元、中間、合谷、三陰交等穴或耳針取子宮、內分泌、肝臟等穴。
2.外科療法
手術治療包括根治性手術和保守性手術。根治性手術為子宮切除術,保守性手術包括子宮腺肌病病竈(腺肌瘤)切除術、子宮內膜及子宮肌層切除術、子宮肌層電凝術、子宮動脈阻斷術、骶前神經切除術和骶神經切除術。
(1)子宮切除術
適用於無生育要求,且病變廣泛,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而且為了避免殘留病變,首選全子宮切除術,壹般不提倡部分子宮切除術。
(2)子宮腺肌病病竈切除
適合有生育要求或年輕的患者。由於子宮腺肌病常呈彌漫性,且子宮腺肌病與正常子宮肌肉組織界限不清,如何選擇切除方式以減少出血和殘留並有利於術後妊娠是壹個難題。
3.介入治療
選擇性子宮動脈栓塞也可作為子宮腺肌病的治療方法之壹。其機理是:異位子宮內膜壞死,前列腺素分泌減少,緩解痛經,減少月經量,降低復發率;原位側支循環的建立,子宮內膜可以從基底層逐漸遷移,恢復功能。但子宮動脈栓塞會影響子宮和卵巢的血供,對妊娠產生不利影響。它可能導致不孕、流產、早產和增加剖宮產率。
6預後
子宮腺肌病復發率高,但子宮切除術和絕經後疾病可治愈。惡性率低,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類似於子宮腺肌病的疾病,國內惡性率為1.5%,國外為0.7% ~ 1.0%。相比之下,子宮腺肌病由惡性轉為惡性的情況很少見。
7預防
1.做好計劃生育,盡量少做人工流產和刮宮。如果有婦科疾病,盡早就醫,避免過多的宮內手術。
2.經期做好自己的保健,不要做劇烈的活動,註意控制情緒,不要生悶氣,否則會導致內分泌變化。經期禁欲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減少子宮腺肌病的發生。
3.註意保暖防寒;調整自己的情緒;飲食要豐富充足的營養,糾正偏食和不正常的飲食習慣,不能貪吃刺激性或寒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