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摔跤吧!在激勵和推動父女關系的背景下,爸爸是對印度重男輕女現狀的有力抨擊,是推動性別平等的壹面旗幟。
馬哈維爾·辛格·普蓋(Mahawel Singh Pugai)曾是印度全國摔跤冠軍,在國際比賽中無法證明自己的實力,只好退役回到自己的村莊,過著艱苦的生活,沒有家人。冠軍生涯並沒有給他帶來物質上的享受,他只能把自己獲得國際冠軍的摔跤夢寄托在未出生的兒子身上。
事情並沒有按照人們的意願發展,四個女兒相繼出生,馬哈維爾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壹場打鬥讓他發現他的女兒吉它和巴比塔有很強的摔跤天賦,於是他開始訓練她們摔跤!經過八十壹難,女兒獲得了國際摔跤冠軍。
Mahavel是壹個鬥士,勇敢地與重男輕女作鬥爭,並向它宣戰。
影片內容看似簡單,是壹個父親訓練女兒成為摔跤冠軍的故事。但是,背後的困難、阻礙、壓力,都是常人無法承受的。
影片敢於揭露男權社會的現象,對它的打擊是巨大的,非比尋常的。這使我們意識到促進性別平等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鬥爭跌宕起伏,處處有埋伏。
馬哈威爾的三觀是正確的,這是他扛起男女平等大旗的重要思想基礎。
雖然他渴望有個兒子,也聽取了村民的意見,向上帝祈禱,使用了民間偏方,但在生了兩個女兒後,當他的妻子帶著愧疚對馬哈維爾說“對不起,我沒有給妳生個兒子”時,他表現得很有修養,沒有責怪妻子,而是說:“這不是妳的錯。不要誤解我。吉塔和巴比塔都是我的寶貝。但只有我的兒子能實現我的夢想。”
換句話說,他要求兒子從事摔跤,實現他未完成的夢想,並不是說女孩不如男孩。因為社會環境對女性從事摔跤極為不利。
印度社會的現狀是重男輕女,面子和裏子都需要壹個有兒子的家庭。
為了生孩子,人們相信民間偏方,祈禱。只要他們有兒子,就應該給沒有兒子的人以指導。電影中,村裏生了兒子的村民都給馬哈維爾夫婦做了指導。
印度女性面臨各種歧視和不平等,這是整個社會的風氣。女性地位低下。她們很早就做家務,結婚時還要交壹大筆嫁妝。否則,他們不能結婚。如果他們結婚,他們不能有壹個兒子,並被拒絕,甚至離婚和虐待。
影片對重男輕女的揭露細節相當犀利,可以窺壹斑而見全豹。
生了兒子之後,人們會給親戚朋友發糖果。當他們生下女兒時,全村人看起來都很失望。
有壹部紀錄片總結了這位印度婦女:如果她是家裏的第壹個孩子,她可能活下來,如果她是第二個孩子及以上,她可能活不下來。
在這種情況下,馬哈威爾能說“這不是妳的錯”,說明他的思想極其超前。這時,他邁出了奮鬥道路的第壹步,認為女生並不比男生差。
魯迅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馬哈維爾就是這樣壹個哀悼者,也是壹個快樂的人。他很難過,因為沒有兒子繼承摔跤事業。他很高興,因為壹次事故讓他發現他的女兒吉它和巴比塔有摔跤天賦。
他本該像其他人壹樣忽略他們的才華,讓他們學習家務,過平凡的生活。但也正是因為他對男孩沒有偏好,所以才想到把女兒培養成摔跤手。
女生可以當摔跤手嗎?這是不可想象的!沒有人對此有信心,包括他的妻子。大家都有負面看法。人們認為女孩子應該呆在廚房裏,人生的價值就是結婚生子。
面對慘淡的前景,馬哈維爾承受了很多壓力和嘲諷,但他壹壹面對,毫不畏懼,壹路向前。
首先,妻子不同意。對於妻子的反對,馬哈維爾爭取了壹年,如果不行就放棄了。
其次,村民們議論紛紛。輕者說女生應該待在廚房,重者說他“不僅瘋了,還無恥,讓女兒和穿短褲的男生摔跤”。甚至他的親哥哥也指責他沒有打斷他的女兒。對於村民的討論,馬哈維爾說:“他們還能談多久?”容易處理。他獨自承擔他弟弟的責任。
他每天逼著女兒訓練,不能吃辣的好吃的,每天五點起床跑步。為了方便訓練,讓他們穿換過的男生衣服,剪掉長發。沒有供女生參加訓練的摔跤場。他鋪設了自己的摔跤場地。為了給女兒找個男生當對手,他說服弟弟同意讓侄子當陪練。為了女兒,他央求官員買個摔跤墊做點贊助,在女兒用成績向更高峰沖刺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辭掉工作去培養女兒。
我所經歷的壹切都在等待勝利之花的綻放。
如果妳被鄙視的時間長了,妳就會低估自己。
妻子害怕女兒們不會結婚,因為她們練的是“不適合女孩子”的摔跤。女人壹生的價值就是結婚生子。馬哈維爾自信地說,“我希望他們優秀。男生沒資格選他們。她們將來可以選擇自己的丈夫。”
但女兒們不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
有心情就不想訓練,婚禮上玩玩逃避訓練。爸爸怒氣沖沖的來找他們,他們躲在朋友堆裏抱怨爸爸太苛刻。但當年匆匆嫁給老人的同齡朋友,都羨慕父親對他們的關心,讓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不用隨意結婚生子進入下壹個循環。
壹個朋友的話把他們驚醒了。是的,人生的路不是父母安排的。今天的各種訓練就是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讓自己不被別人擺布,獲得和男人平等的權利。
這種能力是用汗水澆灌的。孩子們開始主動訓練,能力與日俱增。直到有壹天,我可以去參加比賽。
影片中處處表現出社會對女性的輕視和敵視。比如少女嫁給老人,人們不相信女孩會比男孩優秀。比如看女生摔跤就像看馬戲團裏的猴子。
當Mahavel第壹次帶Gita去比賽時,壹些村民在談論“也許她在妳看清她之前就摔倒了。”“她會穿那樣的短褲嗎?要是它能倒就好了。”
馬哈威爾用實際的話說話,讓那些鄙視女性的人噤聲。在壹次失敗的嘗試後,他們贏得了所有的村賽和州賽,兩個孩子開始嶄露頭角。
女兒從默默無聞的人物變成了戰無不勝的偶像,人們對她們的看法也從鄙視、嘲笑變成了由衷的敬佩。
在兩個女兒都進入國家隊的時候,馬哈維爾並沒有停止在精神上幫助她們,幫助她們認識到,奪冠不僅是她們自己的勝利,也是千千千千萬萬女性的勝利,可以讓人們記住男女平等,“讓那些認為女性不如男性的人閉嘴”。
Gita奪冠的時候,我為女團贏得摔跤冠軍而歡呼!為爭取平等權利的女性加油!
當吉它最終打倒對手,贏得那不可思議的5分時,她倒下不僅僅是因為她強大的對手,更是因為重男輕女的社會現狀。
這是對印度重男輕女現狀的壹次成功的小小打擊。
這位戰士贏得了勝利。
這次勝利對印度的重男輕女現狀是壹個小小的打擊。
這壹勝利已經成為壹面旗幟,壹面男女平等的旗幟。吉它和巴比塔就像兩把鋒利的劍,刺穿了重男輕女怪物的硬殼,暴露了它脆弱的心靈。他們贏得的戰利品是射向怪物的子彈。
這場勝利是汗水澆灌的。他們的勝利是對男權社會現象的有力打擊。他們不僅是摔跤比賽的獲勝者,也是性別平等的最佳捍衛者和推動者。
馬哈維爾和他的女兒們用實力和汗水證明了女生並不比男生差。
但是這些還不夠。
“摔跤!”爸爸”只掀起了重男輕女的壹角,輕輕揮動著男女平等的大旗,把更多的事情留給後人去做。馬哈維爾影響了65,438+0,000名印度女性成為摔跤手,這在重男輕女的印度是壹個奇跡。
盡管中國在這方面比印度先進得多,但仍然做得不夠。在很多地區,甚至大城市,仍然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在上學、就業、遺產分配等方面仍然存在對女性的種種歧視。
呼籲女性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權利,享有平等的人格,這條荊棘與汗水的路,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已經開始了。
在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