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對中國古代結核病發現的認識
2000多年前的古代,《黃帝內經》中就有壹種“傳化乘”,其癥狀是“大骨枯,大肉陷。”胸中氣滿,呼吸不便,內痛導致肩痛,體熱,掉肉掉脂等。
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把“疲勞”描述為“因疲勞而手足發熱、盜汗、失眠”和“揮刀俠義”,都類似於肺結核癥狀和淋巴結核。雖然“路過”和“浪費勞力”很難確定是肺結核,但包括肺結核。
華佗《漢藏經·屍傳》中描述“或因酒食,或因病喪,……死病之氣染為病,故稱屍傳”。“送屍者非同宗所染,乃人血弱,藏府徒然勝,鬧鬼。因其惡而成疾。”這說明肺結核不壹定會造成全家感染,只有抵抗力低的人才會被感染。可見,中國醫學家已經能夠辯證地認識到結核病的傳染性。
晉代葛洪(281 ~ 361)在《肘急方》中談到“屍癰”之病:經年累月,逐漸郁積,以致死亡,死後傳染他人,甚至死亡。由此可見,葛洪已經初步認識到肺結核是壹種在家庭中傳播的慢性傳染病。
隋代方《勞嗽病證論》指出,癆是以咳嗽、胸痛、喘息、咯血為特征的疾病。
唐代孫思邈《千女方》已將屍癰、毒癰列為肺病。同時,王導的《外臺的秘密》。卷十六》指出:“癆熱,損肺生蟲...而它在肺部引起疾病”,並提出了“肺蟲”理論。唐代(公元8世紀)王導引用蘇遊的理論說“肺勞熱損肺生蟲,形似蠶,成於肺中之病”,並假設“蟲”的活體可能是肺結核的病原體
宋代許的《普濟術方》認為“肺蟲居於肺葉,侵蝕入肺系統,故為聲嘶咯血之癥”。宋代的《三因方》和何的《濟生方》均被收入《癆專篇》,使癆有別於壹般的廢功。同時,楊仁齋在《仁齋知止方》中提出了“治病殺蟲”的治療方法。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癆附錄》記載:“因盛年,氣血聚集,精液充盈,人不能維持生命,酒酒貪食,晝夜睡眠,無所休息,導致真元消散,精液衰竭”,強調癆的形成。元代葛可久所著《十藥書》在充分認識結核病的基礎上,總結出第壹部治療結核病的專著。
明代李詠《醫學引論》指出,肺結核的六大癥狀為:“潮、汗、咳,或血,或遺精”。龔廷賢《手氏保元老羅》指出,結核病的致病機理是“火與肺金相合而成”。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說:“勞有異,如蒸骨,幹咳,甚至吐血吐痰,致營與健皆衰,此日積月累,漸致衰竭。”他認為肺結核是壹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劉元然在《清亭子亭追仙癆方》中陳述“屍癆為心臟病、凝血所致,故有成人者,為飲食之憂,為真理之憂,故今之所以如此”,指出肺結核的發病往往因各種原因而減弱,然後結核等外來邪氣就會侵入體內。李鐘梓《博士必讀。癆》確立了“補虛補元,殺蟲根除其根”的治療方法,認為“可殺其蟲,即使患病者未生,亦可傳至耳中”,強調為了預防感染而殺蟲的重要性。徐春福(1537)在《古今醫繩》中說:“常人有此病,早治便宜,不如慢治。”“和妳親近的人是避免不了的,需要適當的飲食,不能餓肚子。在徐若的可以吃補藥,可以帶安息香,能大大殺死勞動蟲。”壹方面強調早期治療,另壹方面建議密切接觸者註意保健,防止接觸感染。
清代李在《證補》中對癆的描述是:“癆在外候,睡眠盜汗,午後發熱,煩躁咳嗽,疲乏無力,食少,吐血,吐吐,肌肉消瘦”[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