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怎麽來的?壹是直接受到自然界“火邪”的攻擊而引起“上火”的癥狀;第壹,體內有壹種無形的“火”,可以促進生命機能。
由於陰陽失衡,失去了正常的隱藏功能,從而產生了“上火”的癥狀。
導致“上火”的具體因素有很多。情緒波動過大、中暑、著涼、感冒、煙酒成癮、過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制品、暴食羊肉、狗肉等脂肪類制品、中毒、睡眠不足等都會“上火”。
中醫將頭暈、咽痛等上部火熱癥狀稱為“上灼火”,心煩、口渴、胃脘痛等中部稱為“中灼火”,便秘、血尿等下部稱為“下灼火”。按臟腑分為“肝火”、“肺火”用於鼻扇哮喘,“心火”用於口舌生瘡等等。結合內部情況,這些火也可分為“實”和“虛”兩類,癥狀重,火烈;癥狀較輕,持續時間較長,伴有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屬於虛火。這種分類為相關治療提供了依據。
治療“上火”需要註意兩點:壹是選擇中藥,而不是盲目使用西藥。因為前者是調理全身才能治本,後者只能治標。二是根據中醫理論進行治療。比如治療“中焦火”要用衛青散,治療“心火”要用道赤散,降火要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如果看到“火”,就用三黃片之類的,有時候沒用,但這是個錯誤。
五種“去火”食療
人容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或出現咽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疼痛、舌苔糜爛等“上火”癥狀。“上火”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食療”有獨特的功效。
第壹,喝蓮子湯去心火
癥狀:有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幹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
食療:蓮子30克(不去蓮子心),梔子15克(用紗布包好),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第二,吃豬肝可以去火。
癥狀:幹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發熱,失眠,舌紅。
食療:豬肝1,菊花30g(包紗布),* * *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第三,喝綠豆粥緩解胃火
癥狀:有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咳、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結。
食療: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適量,先將石膏加水煎煮,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
第四,喝梨水上火。
表現: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苦、口臭、雙肋疼痛。
食療:10g貝母搗碎成粉,梨2個去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燉。
五、吃豬腰去腎火
表現:頭暈耳鳴耳聾,腰酸乏力,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食療:豬腰2個,枸杞65,438+05g,山茱萸65,438+05g,放入砂鍋中煮至豬腰熟,再吃豬腰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