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草藥: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藥: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中文名稱吳茱萸(經典)

水果類別

不同名稱的吳茱萸(草藥和植物方便處方)和左立(吳極在南寧的記錄)。

來源是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學吳茱萸,又名:辣椒、臭辣椒、樹辣椒、杞辣椒、曲遙子、茶辣。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5 ~ 5米。幼枝,葉軸和葉柄密被黃褐色長柔毛。單數羽狀復葉,對生;小葉2-4對,卵圓形至卵圓形,長5-15cm,寬2.5-6cm,頂端短而尖,稍尖,基部楔形至圓形,全緣,很少不明顯的圓形鋸齒,兩面密被淡黃長柔毛,厚紙或紙質,有油斑。花單性,雌雄異株,聚傘花序,偶爾圓錐形,頂生;花軸基部有2枚苞片,上部苞片有鱗;花小,黃白色。萼片5,寬卵形,在外面有淡黃的短柔毛;花瓣5,長方形,裏面密被白色長柔毛;雄花雄蕊5枚,長於花瓣,花藥基著,橢圓形,花絲有毛,退化子房略呈三角形,有毛,先端4 ~ 5裂;雌花大,有5個退化雄蕊,有鱗,子房上位,球形,心皮通常5個,花柱短,柱頭頭狀,蒴果扁圓形,長約3毫米,直徑約6毫米,成熟時紫紅色,表面有腺點,每心皮1粒種子,橢圓形,黑色,有光澤。花期從6月到8月。掛果期:9月~ 65438+10月。

在山,路旁或疏林裏野生。分布於長康河流域、華南及陜西。

這種植物的根(吳茱萸的根)和葉(吳茱萸的葉)也入藥,各有詳述。

8月至10月采收,果實深綠色,心皮尚未分離時采收。摘下來放在太陽下曬幹,去除雜質。萬壹下雨,用微火炕烘幹。

藥材幹果為五角形扁圓形,直徑2 ~ 5 mm,高約1.5 ~ 3 mm,表面綠色或褐綠色,粗糙,有細皺紋,有鬃眼(油室);頂部平坦,中間有凹坑和五條裂縫,裂縫中央有時有突出的柱頭,基部有花萼和果柄。果柄方圓形,長3毫米,棕綠色,密毛。橫切面上,子房有5個細胞,每個細胞有1 ~ 2粒淺黃色種子。種子油,硬,易碎。香氣濃郁,味苦微辣。最好是綠色飽滿的。

主產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陜西、浙江、四川等地。

除上述品種外,還有石虎和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也同樣使用。

吳茱萸果實中含有的揮發油有吳茱萸堿、紫蘇烯、evolactone、evolactone醇等。還含有誘發酸。還含有生物堿: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吳茱萸堿、羥基吳茱萸堿、吳茱萸堿。用鹽酸和乙醇處理後,吳茱萸堿轉化為異吳茱萸堿。還含有兩種中性無氮物質:吳茱萸堿和吳茱萸堿。它還含有吳茱萸堿。

石斛果實中含有吳茱萸堿、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和羥基吳茱萸堿。還含有不飽和酮類,暫稱為石虎A,揮發油,花青素和類固醇。

藥理作用①驅章魚作用

吳茱萸乙醇提取物在體外對豬蛔蟲有顯著作用。對蚯蚓和水蛭也有效。

②抗菌作用

吳茱萸湯(100%)對霍亂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瓊脂刻槽平板法)。10%水溶液對試管內絮狀表皮癬菌有抑制作用;1: 3水浸提對11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微囊藻ordouane。

③中樞功能

大量吳茱萸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可引起視力障礙和幻覺。日本吳茱萸的乙醇提取物具有鎮痛作用。用家兔牙髓電動法證明10%乙醇提取物0.1 ~ 0.5ml/kg靜脈註射有鎮痛作用。靜脈註射0.2 ml的鎮痛作用與安替比林或氨基比林(1%各2 ml)幾乎相同。但在寒冷中,它比這兩種藥物更強。0.1%鹽酸異戊二胺0.1 ~ 0.5 ml/kg對家兔也有鎮痛作用;1 ~ 2ml/kg可使家兔體溫略有升高。10%吳茱萸醇提取物僅0.5 ~ 2.0 ml也能使家兔體溫升高。從另壹種吳茱萸中提出了壹種生物堿。吳茱萸屬植物。其鹽酸鹽對小鼠有鎮靜催眠作用,但能降低大鼠體溫,還能對抗樟腦等引起的驚厥。

④其他功能

給家兔註射0.5 ~ 1.0 ml吳茱萸乙醇提取物,引起短暫而輕微的血壓升高,呼吸稍興奮,頸動脈血流量增加。0.1%鹽酸異戊二胺0.2 ~ 0.5 ml/kg靜脈註射,家兔血壓無明顯變化,呼吸稍增;0.02 ~ 0.1%對離體蛙心作用不明顯,蛙下肢灌註壹般不明顯,先膨脹後收縮;對於離體兔腸,起初有短暫的興奮,然後麻痹;對離體兔宮有興奮作用。吳茱萸堿毒性低,對小鼠的致死量皮下註射為705 mg/kg,靜脈註射為135 mg/kg。吳茱萸的成分如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吳茱萸次堿具有相似的鎮痛、升高體溫、輕微影響呼吸和血壓的作用。吳茱萸次堿的分解產物蕓香堿有很強的子宮收縮作用。吳茱萸堿對小鼠有抗鼻出血作用。

從畫眉草中獲得的生物堿類似於青蒿素,可以增強腎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興奮性,松弛小腸平滑肌,提高橫紋肌的張力,在某些方面類似於麻黃堿。

吳茱萸炮制與焙炒:甘草煎煮。,去渣取湯,加入幹凈的吳茱萸,浸泡至湯汁完全吸收,小火烘烤。(吳茱萸每株100斤,甘草每株6斤4兩)

①本草宣彤:“吳茱萸,濃汁浸鹹湯,焙水。”

2《本草求真》:“吳茱萸陳哲良,泡苦汁待用。”水炒黃連止嘔,鹽水治疝氣,醋治血。"

性味苦,溫,毒。

①經典:“辛溫。”

(2)別錄:“大熱,小毒。”

③藥性理論:“味苦辛,性熱有毒。”

歸經入肝、胃經。

①草藥湯:“入太陰、少陰、厥陰之經。”

②雷公炮制藥物性質說明:“入肝、脾、胃、大腸經、腎經。”

主要用於溫中止痛、理氣祛濕、治療嘔吐、吞酸、淋頭痛、脘腹脹痛、經期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腳氣、疝氣、口舌生瘡、牙痛、濕疹、膿皰瘡。

(1)經典:“調中降氣,止痛,止咳寒熱,祛濕化瘀,祛風通絡。”

②別錄:“治痰寒,腹絞痛,諸寒不消,中邪,心腹痛,逆氣利五臟。”

(3)藥性理論:“主心病,寒積,氣滯於心下,胃灼熱;治霍亂,轉筋,胃寒,上吐下瀉,腹痛無敵忍者;”治好全身的頑瘴,堅持吃涼,幫助大腸撐起氣來。"

(4)《本草補遺》:“殺惡蟲毒,齒必消。”

⑤《日華子本草》:“脾與關節。治腹痛、腎氣、腳氣、水腫、產後出血。”

⑥王:“治胸滿痹,咽膈不通,潤肝燥脾。”

⑦《綱要》:“開郁解郁。治吞酸,痰涎頭痛,腹痛,疝氣,血痢,口瘡。”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2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蒸燙、研磨、修整或煎洗。

陰虛火旺者宜忌。

①本草經註:“我真的做到了。”邪惡的丹參,消食,粉筆,害怕紫色的應時。"

(2)《本草綱目》:“腸虛腹瀉者尤忌。”

(3)綱要:“呼吸,火燒,昏花眼,渾身酸痛。”

(4)《本草經》:“嘔吐吞酸者,不宜胃火者;非因外感風寒、寒痰阻水所致的逆氣咳嗽,不宜使用;腹痛不適合血虛火旺者;紅白泄瀉,因夏邪入胃,而非酒食寒涼,郁結積垢者不宜用;小腸疝不適合沒有突然感到寒邪,有第壹次或第二次發病的人;霍亂轉筋,是脾胃虛弱、暑熱所致,而不是寒濕所致,不適合犯腸胃病的人;”凡是陰虛的證候,以及內臟有熱而無寒的證候,都是法律上的禁忌。"

方子壹:治腎氣升於咽喉,腎氣自腹積聚,但吐不出,或數十次不能呼吸:吳茱萸(醋炒)、陳皮、附子(去皮)各壹兩。最後,面糊藥丸很大。每份姜湯吃七十粒藥丸。(《任存堂經方》)

(2)治醋,每醋氣如醋:山茱萸合。三杯水,煎七分鐘,馬上服用。就算強,也要強。(《兵部手祭》)

③對於已經吞酸和胃虛寒者,吳茱萸(七次湯浸,焙幹)和幹姜(炮制)平分。最後,湯要壹元錢。(《盛慧芳》)

④治療肝火:黃連、吳茱萸,壹兩或半兩。最上面是末端,水丸或者蒸糕丸。在白湯中服用五十粒藥丸。(左金丸,丹溪心法中的惠玲丸)

⑤嘔吐胸悶、幹嘔流涎、頭痛患者:吳茱萸壹升、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服四味,水五升,開水三升,暖衣七次,每日三次。(《金匱要略》吳茱萸湯)

⑥治頭風:吳茱萸三升。五升水,三升開水,還有棉毛。根。(《幹金翅》)

⑦治痰多,頭痛,背寒,吐酸汁,臥枕數日不食,十天壹次:吳茱萸(七次湯浸),茯苓。最後,蜜丸會造就壹個好孩子。每熱水五十粒,(朱民間驗方集)

⑧治脾瀉多年,有不少老年人,謂之水土同化:吳茱萸三錢。浸泡,煎汁,加少許鹽,口服。蓋山茱萸能溫膀胱,水路暢通,大腸自固。其他藥物雖熱,但不能分解為濁。(《任存堂經方》)

⑨以濕氣治脾,導致泄瀉過盛,米粒遲,肚臍腹刺痛;小兒營養不良、腹瀉也可治療:黃連(去須)、吳茱萸(去梗炒)、白芍。上面是細粉,面糊是藥丸,比如梧桐樹。每次服20粒,用濃炒飯送服,壹日三次。(《局方》烏雞丸)

主治腳氣,嗜睡,腹脹:吳茱萸六升,木瓜兩個(切)。要服兩種口味,就在桶裏取三升水,煮三升,服三份。如果妳走了十英裏,吃壹份,或者嘔吐,或者流汗,或者受益,或者覺得又熱又悶,那就是。(《錢進方》蘇長石《山茱萸湯》)

⑾治腳氣痛,如果人感到風濕,腳痛難忍,筋脈浮腫,就要服用:檳榔七個,陳皮壹兩,木瓜壹兩,吳茱萸三錢壹個,紫蘇葉壹片,桔梗(去蘆)半片,生姜(和皮)半片。細切,水煎,第二天五點,分三五服,剛涼服。冬天也有壹點保暖的衣物。(《證治標準》紀明散)

⑿近年來治療小腸疝氣,跌打疼痛,臍下捏痛,致外腎悶亂,脹硬,日見增長,陰陰濕癢而生瘡:吳茱萸(去枝)1公斤(酒浸四用,醋浸四用,湯浸四用,尿浸四用,各浸壹夜,壹同烘幹),澤瀉(同焙)。上面是細粉,用酒煮的面糊球有梧桐樹那麽大。每次50粒,吃前用鹽湯或酒吞服。(《局》殺丹)

(13)治療小兒腎收縮(新生兒感冒引起):吳茱萸,硫黃50/50。研磨後用大蒜塗肚,仍用蛇床子熏制。(《盛慧芳》)

【14】治口瘡、疳積:山茱萸末,醋敷心臟。它也治療喉嚨痛。(《湖畔集簡方》)

⒂治牙痛:山茱萸煎酒含漱。(《食療本草》)

⒃治濕疹:炒吳茱萸壹兩,烏賊骨七塊,硫磺兩塊。將它們磨成細粉備用。幹粉撒在濕疹滲出的患者身上;如無滲出物,用蓖麻油或豬板油溶化塗開,隔日壹次,敷後用紗布包紮。(全展皮膚病學作品選)

⒄治療陰下濕癢瘡:吳茱萸1升,水3升,煮沸三五次,去除我洗瘡。治各種瘡。(古今民間驗方記錄)

⒅中風(斜著嘴,無法說話)。用山茱萸壹升,生姜三升,清酒五程序,煎數次。冷卻後,每次服用半升。壹天吃三次。輕微出汗就會痊愈。

⑨渾身發癢。用壹升山茱萸,加五升酒,煮至壹升半升,溫水擦洗,癢便止。

⒇冬天和月亮都很冷。用吳茱萸五錢煎湯,以出汗為度。

(21)嘔吐,胸悶,頭痛。取山茱萸壹升,大棗二十枚,生姜壹兩,人參壹兩,加水五升水制成三升。每次服七次,每日兩次。這個方子叫“吳茱萸湯”。

(22)心口冷痛。吳茱萸用三升酒煮沸,分三次服用。

(23)小腸疝氣(墜痛,睪丸腫痛,濕癢)。用吳茱萸(去莖)壹斤,分成四份。泡在酒、醋、開水、馬桶裏。過了壹夜,取出來烤熟,加澤瀉二兩,碾成粉末,用酒和粉調成丸子大小。每次服50粒,空心服,鹽湯或酒。這個方子叫“絕望丹”,又叫“星鬥丸”。

(24)女人陰寒,久不懷孕。用1升吳茱萸和1升川椒磨成粉,加蜂蜜做成彈珠那麽大的球。包好的棉肉包含在* * *,這樣子宮就可以受孕了。

(25)胃氣虛寒,口中酸水。吳茱萸用開水浸泡七次,取出焙幹,加幹姜(炮)分粉。每收壹次費,熱湯就上壹次。

(26)轉筋入腹。用山茱萸(炒)兩盎司,加兩碗酒,炒成壹碗,分兩次服用。腹瀉是治療方法。

這位老人已經漏水很多年了。將吳茱萸浸泡在三錢中,取出,加水,加少許鹽後服用。

(28)赤白痢(脾胃濕熱,泄瀉腹痛,食米消化不良)。將吳茱萸、黃連、白芍中的壹兩炒熟,加蒸餅做成丸子,大小如五子。每次吃二三十粒,送米湯。這個方子叫“烏雞丸”。另壹個方子:川黃連二號峽谷和吳茱萸(唐沁七次)壹起炒,分別磨成粉,用玉米飯做成丸子,如果有五子那麽大,儲存備用。每次吃三十片藥。痢疾,服黃連丸配甘草湯;白痢,服山茱萸丸配幹姜湯;赤白痢,各服15丸,送米湯。這個方子叫“柔丸”。另壹個方子:用吳茱萸二兩,黃連二兩,壹起炒,各為末。用百草枯二兩,加米、黃連做成丸子;加入兩兩白芍粉、大米、山茱萸做成丸子,每個丸子有壹個五子那麽大,儲存備用。每次吃五十粒藥丸。赤痢,烏梅湯服連雙丸;白痢,服朱少丸配米湯;紅白痢疾,各服25粒。這個方子叫“二色丸”。

(29)腹部腫塊。用壹升山茱萸搗碎,用酒煮,軟布裏取出壓塊,涼了再炒,然後燙。如果塊移動,熨燙也將移動,直到累積的塊被消除。

(30)牙疼。用山茱萸煎酒洗凈。

(31)老幼風疹。用山茱萸煎酒擦壹下。

(32)癰背。將壹升吳茱萸倒入粉末中,加入苦酒,塗在患處。

(33)寒熱怪病(寒熱持續,數日後四肢硬如石頭,敲起來有銅音,且越來越細)。將山茱萸、木香等分成等份,煎服,刺激內服。

吳茱萸的功效是溫中散寒,降氣解郁。近年來已在臨床實踐,該產品也用於治療蟯蟲病。臨床實踐認為,吳茱萸具有明顯的鎮痛止吐作用。

臨床應用①治療高血壓

將吳茱萸研成粉末,每次取0.6 ~ 1兩,用醋塗於腳底(最好睡前塗,用布包裹)。壹般塗抹12 ~ 24小時後,血壓開始下降,癥狀緩解。輕者敷1次,重者敷2 ~ 3次會顯示降壓效果。

②消化不良的治療。

取吳茱萸粉末2.5 ~ 3g,與醋5 ~ 6ml混合,加熱至40℃左右,鋪於兩層方形紗布上(約0.5cm厚),取4撚。貼在肚臍上,用膠帶固定。12小時替換1次。治療20例後,治愈18例,好轉1例,無效1例。初步觀察表明,此法具有調節胃腸功能、溫裏散寒、止痛、助消化的作用。對胃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有較好的療效,對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與抗生素有協同作用。

③治療濕疹和神經性皮炎。

將吳茱萸磨成粉末,用凡士林調成30% (A)和20% (B)的軟膏;然後取30%吳茱萸軟膏和等量氧化鋅軟膏混合均勻,制成復方吳茱萸軟膏(C型)。對於亞急性和壹般慢性濕疹,以及亞急性或早期的陰囊濕疹,使用軟膏B;多年慢性陰囊濕疹,用了藥膏;嬰兒濕疹用軟膏治療。每天兩次局部用藥。神經性皮炎,先塗藥膏A,再配合熱吹風機,1次,每天壹次,每次20分鐘,然後用壹塊比皮損略大的膠布粘牢。根據82例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觀察,對早期濕疹和亞急性濕疹療效好,治愈時間短,3天;對於壹般慢性濕疹,最短治愈時間為10天;對多年苔蘚樣轉化的慢性濕疹無效;嬰兒濕疹11例,除2例無效外,其余均在7 ~ 15天內臨床治愈。陰囊濕疹初期效果明顯,但對患病多年,接近苔蘚樣轉化者無效。19例神經性皮炎,均為輕度局限性患者,用熱吹風機比單純塗抹療效更明顯。10%吳茱萸膏局部外敷,再用艾條熏蒸20分鐘,治療局限性神經性皮炎14例。結果治愈4例,顯效7例,好轉3例。治愈病例壹般治療4 ~ 6次。該方法具有顯著的止癢效果。

④治療黃瘡。

吳茱萸用凡士林研成10%軟膏,局部塗抹,每日1 ~ 2次。擦藥前用溫水洗凈患處:12例治療,壹般4 ~ 6次痊愈。

⑤治療口腔潰瘍。

將吳茱萸搗碎,過篩,將細粉與適量的好醋調成糊狀,敷在紗布上,敷在雙側湧泉穴上,24小時後取下。用量:1歲0.5 ~ 2元,1 ~ 5歲2 ~ 3元,6 ~ 15歲3 ~ 4元,15歲4 ~ 5元。治療256例,治愈247例。壹般1次塗抹有效。

提醒妳:中草藥吳茱萸,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 上一篇:減脂妙文減肥創意文案
  • 下一篇:吃什麽樣的美食可以換來開胃、健脾、通便、受益良多?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