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有什麽方法可以改善脊柱的突出嗎?

有什麽方法可以改善脊柱的突出嗎?

如何治療頸椎間盤突出

1.病因

頸椎病多因頸椎間盤退變、老化、繼發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和脊髓或影響椎動脈血供所致。這與很多因素有關,所以病情復雜。頸椎病是50歲以上人群的常見病。

頸椎位於上顱骨和胸椎之間,頸椎間盤的結構與腰椎間盤相似。隔斷厚,活動範圍廣。其中1和第二頸椎以旋轉運動為主,第三頸椎以下部位來回運動較多,第五和第六頸椎在屈伸時來回運動最多。頸椎在脊柱中的活動度最大,因此其椎間盤和周圍韌帶受傷的幾率增加。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損傷的積累,頸椎間盤也發生了退行性改變,逐漸老化,彈性下降,脆性增加。如果繼續損傷,椎體骨膜會受到牽拉和擠壓,產生損傷後的修復反應,形成增生性骨贅,與破裂的椎間盤組織形成突起,壓迫鄰近組織。如果突起向外突出,可壓迫神經根,導致神經根被壓迫或刺激的癥狀;如果突起向後突出,壓迫脊髓可產生脊髓壓迫癥狀;如果突起向側面突出,可以刺激交感神經;如果椎動脈受到壓迫,就會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此外,青壯年頸椎間盤尚未退變時,可因明顯外傷而破裂,出現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癥狀與頸椎病相似,但沒有骨質增生。很少見到。

2.護理診斷

頸椎病患者主要有以下特點:

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常為單側,偶有雙側。

(1)神經根型是壓迫或刺激椎管壹側或兩側神經根引起的癥狀。患者出現頸肩疼痛、頸部僵硬和反復發作。它通常是由疲勞、寒冷、睡眠不好或伏案工作時間過長引起的。擡頭、咳嗽、打噴嚏時加重。疼痛沿神經根控制區向上臂、前臂、手、手指放射,頸部活動受限。有時可能會出現頭皮疼痛、耳鳴、頭暈。嚴重者手指麻木,動作無效。

(2)脊髓型這種類型好發於40 -60歲的中年人,因壓迫或刺激脊髓所致。早期癥狀是壹個或兩個下肢無力,麻木,甚至行走困難。腳感覺像踩在棉花上,胸部或腰部感覺被綁住。疼痛很少,其次是上肢麻木,手部肌肉無力。嚴重者發展為四肢癱瘓,大小便功能障礙。

(3)椎動脈型沿腦走行的椎動脈開始穿過第六頸椎橫突孔。病變發生在頸椎橫突孔附近時,壓迫或刺激頸動脈。除了頸部壓痛、活動受限等頸椎病的壹般癥狀外,有時還可表現為頭痛、頭暈、眼花、視物模糊、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等癥狀,甚至虛脫。其癥狀常為短暫性缺血或脊髓缺血。體位改變,血液供應恢復,癥狀減輕。

(4)交感型頸椎病可引起頭痛、頭暈、耳鳴、耳聾、枕部疼痛、枕骨大孔壓痛、視力模糊、眼窩脹痛、眼球震顫、流淚、鼻塞、心跳加快或減慢、心律失常、血壓升高或降低、四肢發冷、皮膚瘙癢、麻木、多汗或少汗等。

3.護理措施

(1)讓患者了解頸椎病,提高防病意識,增強治療信心,掌握康復方法。觀察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情緒變化,調整心理情緒,維護心理健康。

(2)正確有效的牽引解除機械壓迫。註意牽引的姿勢、位置和重量,及時發現牽引時的反應,如頭暈、惡心、心悸等。由於患者頸部固定,局部刺激應減輕。正確應用理療、按摩、藥物等綜合療法緩解疼痛。正確指導患者頭頸部功能鍛煉,堅持頸部活動鍛煉,方法有向前、向後、左右活動和左右旋轉活動,指導患者雙手做橡皮球或毛巾揉捏訓練,各種手指動作。

(3)非手術治療時註意疼痛部位和肢體麻木無力的變化。按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長期臥床的患者應註意臥床並發癥的預防和觀察。經常用50%的紅花酒精按摩患者的骨突,如骶骨、尾骨、足跟、內踝、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勵患者主動加強關節活動。

4.治療和急救

(1)神經根型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可以采用非手術療法治療。非手術療法也是手術治療的基礎,是治療頸椎病的基本方法。能緩解、改善、治愈頸椎病癥狀,尤其適用於早期患者。經常使用頭部牽引、物理治療、局部制動和藥物治療等措施。

(2)頭部牽引采用雕花枕吊帶,取坐位或仰臥位,頭部前傾15度,體重4 kg -6 kg,每日1次-2次,每次25分鐘-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可以繼續牽引3個療程,休息2周。必要的話可以再拉。

(3)按摩可配合牽引治療,可加速炎性水腫消退,改善牽引後神經的血供。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放松肌肉痙攣,減輕疼痛,緩解癥狀。

(4)局部制動癥狀較輕者無需制動,可使用消炎鎮痛藥和舒筋活血中藥。癥狀嚴重者可用硬紙殼、泡沫塑料條或石膏條在頸部周圍做簡單的局部制動,或用頸托制動。

(5)加強頸部鍛煉。疼痛好轉後,逐漸向各個方向活動頸部,增強頸部肌肉力量。平時要註意臥位的姿勢和枕頭的高度,仰臥時枕頭不要太高;側臥時,枕頭可以稍微高壹點,這樣脖子和軀幹保持壹條線,不會偏向壹邊。

  • 上一篇:去私人診所看病,醫生拒絕提供處方。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夏末秋初,暑熱傷肺。有哪些水果可以潤肺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