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
處方1
石膏30克,黃芩10克,枸杞皮10克,知母10克,天冬、麥冬、天花粉、粳米20克,甘草8克。
制備方法:煎服,每日1劑。
主治:糖尿病燥熱傷肺證
處方2
生地、山藥20克,五味子、麥冬、葛根10克,蛤粉、浮石12克,花粉15克,雞內金5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
主治:糖尿病腎陰虛陽亢證
處方3
紅豆30克,山藥40克。豬胰腺1
制備方法:煎服,每日1劑,視血糖降低程度而定。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4
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作方法:先將西瓜籽用水搗碎,放入水中煎取汁,再加入大米煮成粥。隨意吃。
主治:糖尿病肺熱傷津
處方5
西瓜皮、冬瓜皮各15g,天花粉12g。
制作方法:煎服。每天兩次,每次半杯。
主治:糖尿病、口渴、尿濁。
處方6
生白茅根60-90克
制作方法:煎服。代茶飲,每日1劑量,連續服10天。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7
山藥和天花粉是平等的。
制備方法:水煎服,每日30克。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8
桑螵蛸60克
制備方法:研末用開水沖服,每次6克,每日3次,直至更厲害。
主治:糖尿病多尿口渴
處方9
葛粉、天花粉各30克,豬胰腺1。
制備方法:先將豬胰臟用水切片,與葛粉、天花粉同咽,每日1劑,分三次服用。
適應癥:糖尿病要多喝多吃。
處方10
知母、麥冬、黨參各10克,石膏30克(先煎),玄參12克,生地18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
適應癥:糖尿病潛在的胃和液體損傷綜合征
處方11
生地、枸杞子各65438±02g,天冬、金櫻子、桑螵蛸、黃芪各65438±00g,山茱萸、芡實各65438±05g,山藥30g
制備方法:水煎服。
主治:糖尿病腎陰虛證
處方12
紅薯葉30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13
木香10克,當歸和川芎10克,葛根、丹參、黃芪、益母草和山藥30克,赤芍和蒼術12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
主治:糖尿病血瘀證
處方14
黃芪、黃精、太子參、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用法:* *磨到底。用14g水沖服,每日三次。
主治:氣陰兩虛型糖尿病
處方15
黃精、丹參、生地、玄參、麥冬、葛根、天花粉和黃芪。
制備方法:煎服,每日1劑。
主治:肝腎氣陰兩虛、氣滯血瘀型糖尿病腎病
處方16
蠶繭50g
用法:支蠶蛹,水煎。代茶飲,每天1劑。
適應癥:糖尿病口渴多飲,尿糖持續下降。
處方17
豬胰腺1
制備方法:低溫幹燥成粉,煉蜜為丸。每次用開水沖服15g,定時服用。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18
天冬、麥冬、熟地黃、赤芍各65438±05g,黃芩、大黃(下)各65438±00g,黃連6g,牡丹皮65438±02g,玄參30g,玉米須60g。
制備方法:水煎服。
主治:糖尿病胃熱盛證
處方19
山藥25克,黃連10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
適應癥:糖尿病、口渴、多尿和饑餓
處方20
老宋茶10g
用法:用開水沖泡。改為喝茶。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21
熟地黃、黃芪各65438±05g,山藥、補骨脂、五味子各65438±00g,玄參、山藥、丹參各65438±02g,蒼術6g,肉桂3g。
制備方法:水煎服。
主治:糖尿病陰陽兩虛
處方22
白術40-100克,枳殼15-20克,法半夏、三棱、莪術、葛根20-30克,沈香15克,炙甘草2-3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氣虛者加黨參、黃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陳;早衰加女貞子、枸杞子、山茱萸。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23
1新鮮豬胰腺,50g薏苡仁或100g黃芪。
制作方法:將豬胰腺用清水沖洗幹凈,切成幾塊,與薏苡仁壹起放入碗中,用水淹沒。用鐵鍋隔水燉,加入適量的鹽和調料。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24
新鮮芹菜、蘿蔔500克,冬瓜1000克,綠豆120克,梨2個。
用法:先將芹菜、冬瓜加水煮熟,用白紗包好取汁,與綠豆、梨、綠蘿同煮。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25
蛇床子、蓮子須、山茱萸、白鮮皮65438±00克,益智仁、桑椹、炙黃芪、山藥、忍冬藤30克,茯苓65438±05克,五倍子6克,雞內金6克(研末口服)。
三七3克(崇福)
制備方法:水煎服。
主治:糖尿病腎陰虛證
處方26
黨參15g、丹參30g、玄參和沙參10g、玉竹12g、烏梅30g。
制備方法:水煎服。口渴者加天花粉,便溏者加山楂。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27
蒼術、玄參、黃芪各30克,山藥、熟地、生地、黨參、麥冬、五味子、五倍子、龍骨、茯苓各65438±00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
主治:氣陰兩傷血瘀型糖尿病。
處方28
馬齒莧幹100克
制備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量,壹般服用1-2周尿糖即可轉陰。
適應癥:糖尿病
處方29
10泥鰍和3片幹荷葉。
制作方法:將泥鰍陰幹研成粉,與荷葉粉混合。每次服10g,壹日三次。
糖尿病的西醫治療
(1)治療
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目的包括:糾正代謝紊亂,消除癥狀,保證正常生長發育,保持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能力;預防各種急慢性並發癥和並發癥,延長壽命,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在實現上述目標的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應受到太大的限制。
糖尿病治療的原則是:堅持不懈,綜合治理。
糖尿病的治療不僅包括高血糖的控制,還包括對壹些並發癥(如高血壓、脂代謝紊亂)和各種並發癥的綜合治療。
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療壹般包括合理使用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和自我監測,使糖代謝控制盡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良好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
(2)預後
1.糖尿病是壹種不能完全治愈,但可以很好控制的疾病。通過使用目前的治療方法,大多數患者可以像正常人壹樣生活和工作。
2.糖尿病會導致嚴重的並發癥,使患者失去勞動力,甚至導致死亡。這些並發癥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可以治愈,有的可以改善,有的發展相當緩慢。並發癥的發生、發展和後果直接或間接關系到糖尿病控制的質量。
3.很多糖尿病患者沒有癥狀,很多患者壹發現糖尿病就有糖尿病並發癥。
4.糖尿病並發癥的發生發展不僅與高血糖有關,還與其他因素有關,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體力活動過少、飲食結構、遺傳等。在這些因素中,有些可以完全控制,有些可以部分控制,有些則不能。控制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非常重要。
近年來,雖然研究了許多病因問題,如遺傳問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和胰島素拮抗激素,但仍然沒有病因治療措施。環孢素A只對少數早期I型有效,胰島移植和胰腺移植也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果。雖然人工胰腺(胰島素泵)能很好地控制代謝,但長期防治慢性並發癥仍無可靠數據。因此,臨床治療患者的目的是嚴格控制代謝紊亂,特別是高血糖,糾正肥胖和高血壓並存,促進β細胞功能恢復,保證正常生長和妊娠,預防並發癥,提高生活質量。
自1993年美國糖尿病控制與並發癥多中心臨床研究(DCCT)結果發表以來,嚴格控制高血糖可明顯減少各種慢性並發癥50% ~ 70%,這壹點已被全世界糖尿病醫務人員毫無疑問地接受。
具體預防措施如下:
(1)宣傳教育
由於約半數早期患者無癥狀或癥狀較輕,往往不能得到及時診斷和預防,因此應大力開展糖尿病宣傳教育,使確診的患者了解糖尿病,逐步熟悉飲食、運動、用藥、尿糖、血糖監測等基本措施的綜合治療原則,配合醫務人員提高控制質量;jean > 50歲以上的受試者,尤其是上述高危受試者,每年飯後2小時進行血糖篩查試驗,使無癥狀患者盡早得到診斷和預防。
教育內容仍需包括長期堅持飲食療法的意義、尿糖和血糖儀的檢測方法、胰島素治療的註意事項、無菌註射、低血糖反應和初步治療。
教育活動可以采取上課、召開座談會、觀看幻燈片、視頻、科技電影甚至個別談話等形式。
(2)飲食療法
適當的飲食可以減輕β細胞的負擔,對於沒有癥狀或癥狀很少的老年人和肥胖患者,尤其是空腹和飯後血漿胰島素不低的患者,往往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於重癥或幼年型(ⅰ型)或脆性疾病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更宜嚴格控制飲食。飲食必須含有足夠的營養和適當比例的糖、蛋白質和脂肪。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和生活習慣,估算如下:
1.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和身高確定標準體重。
或者用壹個簡單的公式來計算標準體:
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2.根據標準體重和工作性質,估算每日所需總熱量:休息時每公斤體重0.1 ~ 0.13mj(25 ~ 30k cal),輕體力勞動者0.13 ~ 0.15mj(30 ~ 35 kcal),中度體力勞動者0。兒童(0 ~ 4歲,每日每公斤體重0.2MJ(50kcal),孕婦、哺乳母親、營養不良者、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情減少(可減至每日5MJ(1200kcal),使患者體重降至正常標準的5%以下,此病往往能得到滿意的控制。
3.食物中糖、蛋白質和脂肪的分布比例(用熱量計)
(1)蛋白質按成人每日標準體重0.8 ~ 1.2g(平均1.0g)計算,約占總熱量的15% ~ 20%。孕婦、哺乳期婦女、營養不良者、有消耗性疾病者,可根據需要增加到1.5g左右。
(2)總熱量減去蛋白質提供的熱量,作為糖和脂肪的熱量。脂肪量可根據體征、血脂、飲食習慣的需要而定,每天每公斤標準體重約0.6 ~ 1.0g,占總熱量的30% ~ 35%以內。其余是糖,占總熱量的50% ~ 65%。根據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常用的主食(碳水化合物)為250-40~60g/d,糖尿病人可吃200~350g或更多,脂肪含量約為40-60g。比如肥胖患者,尤其是血脂蛋白偏高者,或者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脂肪攝入量應適當控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高膽固醇血癥或ⅱ型高脂蛋白血癥者,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少於300毫克,高甘油三酯血癥或ⅳ型高脂蛋白血癥者,應限制總熱量、糖和脂肪攝入量。如果有乳糜微粒血癥(ⅴ型和ⅰ型),也要限制總熱量和脂肪的攝入。慢慢把體重降到正常標準的5%左右。不飽和脂肪酸適用於所用的脂肪。已完全休息的患者D主食200~250g(米飯或面食),輕體力勞動者250~300g,中體力勞動者300~400g,重體力勞動者400~500g以上。
4.熱量分配三餐熱量分配大概是1/5,2/5,2/5,或者分成四餐,1/7,2/7,2/7,可以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和病情控制進行調整。如果他們服藥後感到饑餓或處於低血糖邊緣,可根據病情輕微進食或減少劑量。
5.隨訪期間的調整。在長期治療過程中,宜根據尿糖、血糖、HbA1c、體重、癥狀等情況控制具體病情,並隨訪觀察療效,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食量。肥胖者在限制進食後體重逐漸減輕,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恢復,同時血糖和血脂均可下降。因此,飲食控制往往是肥胖II型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血糖往往可以在不需要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得到控制。消瘦患者可根據體重等情況,在隨訪時適當增加食量。
6.粗纖維飲食可以減緩糖的吸收,降低血糖和血脂。瓜爾膠、果膠等。國外采用,國內嘗試了海洋植物和玉米稭稈,取得了初步成果。並能緩解便秘。常用食品的主要成分見表3。
(3)鍛煉
參加適當的娛樂活動、運動和體力勞動,可以促進糖的利用,減輕胰島的負擔,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方法之壹。除非患者有酮癥酸中毒、活動性結核、嚴重心血管疾病等並發癥,否則糖尿病患者不需要過多休息。對於ⅱ型肥胖患者,特別適宜鼓勵運動和適當的體力勞動。但要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的體育比賽,以免興奮交感神經和胰島α細胞,引起糖原分解和糖異生,導致血糖升高。
根據醫生的鑒定,能運動的患者每周至少運動5-6次,每次半小時左右,運動時合適的心率約為170減去年齡余數。運動後妳應該會感覺很舒服。
(4)藥物治療
口服抗糖尿病藥物
近年來發展迅速。除磺脲類和雙胍類外,第三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已用於臨床,第四類胰島素不敏感劑(胰島素增敏劑)即將引入我國。至於5型胰高血糖素抑制劑和6型糖異生抑制劑,目前仍處於實驗和小規模臨床試驗階段,此部分省略。
在上述抗糖尿病藥物中,磺脲類藥物為降糖藥,可引起低血糖,而雙胍類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不引起低血糖,故稱為抗糖尿病藥物。
1.磺脲類藥物這壹組有很多藥物。TolrutamideD860仍是第壹代藥物中常用的,氯丙胺因毒副作用大,對肝臟長期作用,不適合使用,易發生低血糖。乙酰己酰胺和妥拉酰胺在中國也很少使用。第二代藥物包括格列本脲、格列齊特和格列齊特。力普齊特、吡啶硫酮六脲、甲哌立得或優達靈)、格列本脲、格列喹酮和其他藥物。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是達美康、美皮立、格列本脲等第二代藥物。唐世平的代謝產物主要從膽汁中排出,只有約5%從腎臟排出,因此與其他磺脲類藥物不同,也可用於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但當腎小球濾過率降至30%左右時應禁用。目前仍常用第壹代藥物中的D-860。
磺酰脲類藥物的降血糖機制可分為兩部分:
⑴刺激胰腺β細胞釋放胰島素,證據如下:⑴胰腺切除動物和I型疾病患者無效;②口服磺脲類藥物後血漿胰島素升高;③服藥後,β細胞顆粒數明顯減少,並與胰島素分泌成正比;④該組藥物可刺激β細胞增殖。作用於β細胞膜的磺酰脲類受體可抑制K+逃逸,增強去極化,從而促進Ca2+通過其Ca2+通道進入細胞,並通過cAMP激活的磷脂化促進合成胰島素的釋放。它對胰島素釋放的第二階段沒有影響。
⑵加強胰島素與其受體在胰腺外的結合,促進糖的利用:實踐和臨床研究均提示,磺脲類藥物可改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受體和(或受體後缺陷),從而增強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ⅱ型糖尿病的主要適應癥是單純飲食療法和適當運動不能很好控制的人群;或者每日胰島素需求量在30單位以下;對胰島素不敏感的患者可以嘗試聯合用藥。I型患者和嚴重感染、大手術或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適合。唐世平可用於密切觀察下的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糖尿病合並妊娠也不適用。
有些藥物可以通過減弱葡萄的糖異生作用,或減少與血漿蛋白的結合,改變其在肝、腎中的代謝而增強降血糖作用,如水楊酸制劑、磺胺、氨基比林、利血平、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等。其他藥物可通過抑制胰島素釋放或拮抗後者來降低降糖作用。
用藥時要註意其毒副作用,包括低血糖和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皮膚等副作用。飲食不良、運動過度、藥物劑量過大易誘發低血糖反應,尤其是老年患者,停藥1 ~ 2天後可能反復發生低血糖。消化系統的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惡心、膽汁淤積性黃疸和肝功能損害。白細胞減少癥在造血系統較為常見,少數有粒細胞缺乏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癥。皮膚出現瘙癢、皮疹等過敏反應。上述副作用雖然少見,但壹旦發生,應嚴肅處理,停藥或進行相應治療。
2.雙胍類藥物的臨床使用者為苯乙雙胍和metaformin,如表4所示。由於化學結構的特點,苯乙雙胍的毒副作用明顯大於甲氧氯普胺,有效劑量和副作用非常接近。常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如厭食、惡心、嘔吐、腹瀉等。,甚至可發生嚴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尤其是肝、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因此在臨床上很少使用,在歐洲壹些國家甚至被禁用。甲氧氯普胺的副作用明顯低於苯乙雙胍。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劑量不要太大,乳酸性酸中毒的幾率很小,只有胃部不適、厭食、腹瀉和皮疹。飯後或飯中服藥可減輕消化道副作用,近年來再次被接受並廣泛應用於臨床,取得良好效果。
雙胍類藥物的適應癥:輕度,特別是肥胖型ⅱ型糖尿病,飲食和運動後效果不滿意者;需要減肥的患者可以列為首選藥物;使用藥物,效果不理想時,可與該類藥物聯合使用;胰島素治療期間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患有IGT的受試者可用於預防他們發展成糖尿病。
有哪些禁忌?妳怎麽了?哪種?⒅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⒏935光環指派σ ⒙?妳想切骨頭嗎?⒂?妳嫉妒挑釁聯盟嗎?根據?;有肝腎功能衰竭、心肺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失水失血等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酒精中毒者,不宜使用該組藥物,以免發生乳酸性酸中毒。
雙胍類的作用機制對正常人沒有降糖作用,所以單獨使用不會引起低血糖反應。雙胍對胰島素分泌無刺激作用,故不引起高胰島素血癥;促進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加速無氧糖酵解;可能促進受體後效應和葡萄糖載體;可能抑制葡萄糖異生,延緩腸道對糖分的吸收;在減肥中的作用。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主要通過競爭抑制小腸刷狀膜中的α-葡萄糖苷酶,延緩蔗糖生成。糊精、麥芽糖等多糖類分解成單糖,在腸道內被吸收,所以主要是降低餐後高血糖,緩解高胰島素血癥。這類藥物的使用者有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等。目前常用的藥物是阿卡波糖。該藥國內試用後適用於輕中度ⅱ型糖尿病,可單獨使用,嚴重者可與其他口服藥物或胰島素聯合使用。對於糖耐量異常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白糖平進行幹預。在臨床應用中,應註意先小劑量開始,如50 mg 2 ~ 3次/d,然後逐漸增加到100mg 3次/d,可減輕副作用;吃藥的時候要在吃第壹口食物的同時吃,才能有效果。
這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脹氣、腹脹、腹瀉,小劑量開始可以緩解,可以適應藥物的使用。
本藥不適用於患有胃腸道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和妊娠。
口服藥物中的胰島素增敏劑,如曲格列酮(CSO45),國外已有臨床報道。因胰島素抵抗導致糖耐量受損的肥胖者,可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糖耐量。劑量為200毫克,每天兩次。
胰島素
胰島素可以防治急性並發癥,糾正代謝紊亂,提高抵抗力,預防各種感染,改善營養,促進兒童生長。如果采用強化胰島素治療嚴格控制高血糖,還會對以微血管和大血管為基礎的各種慢性並發癥產生積極的防治作用,如上文提到的DCCT結果。
1.適應癥所有I型疾病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兒童、消瘦或營養不良者,都依賴胰島素維持生計。壹旦他們停止使用或中斷使用,酮癥勢必會危及生命,因此必須長期更換。但ⅱ型或LADA患者在飲食和口服降糖藥不能控制的情況下,應長期補充胰島素,以更好地控制癥狀和高血糖。ⅱ型患者可在數月內逐漸降低β細胞儲備功能,甚至恢復口服藥物和飲食治療。使用胰島素時,壹定要嚴格控制食量,避免肥胖,甚至對胰島素產生耐藥性。與營養不良有關的糖尿病,即III型糖尿病;糖尿病伴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嚴重感染、高熱和消耗性疾病、急性應激狀態如心肌梗塞等。外科疾病大手術前後,即使是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為了預防酮癥等並發癥,也要改用胰島素(或暫時改用胰島素);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分娩前和分娩時應使用適當的胰島素,不能使用降糖藥;繼發性糖尿病,尤其是垂體性糖尿病和胰腺性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伴有嚴重的肝臟疾病(如肝硬化、肝炎)、腎臟疾病伴腎功能衰竭、大部分慢性並發癥(如眼底和腎臟疾病、神經病變、脂肪肝、下肢壞疽等)。)等內分泌疾病。
2.胰島素制劑的分類根據胰島素作用的快慢和長短可以分為三類?淩?5場演出。其中,速效的有常規胰島素、鋅晶胰島素、半緩釋胰島素鋅混懸液,可皮下註射、肌肉註射或靜脈註射;但中效或長效者不能靜脈註射,只能皮下或肌肉註射。正常胰島素(RI)、鋅結晶胰島素(CZI)和珠蛋白胰島素的pH值為3.0 ~ 3.8,其余為7.2。因此,與長效魚精蛋白鋅(PZI)或中間體NPH合用時,由於PH值不同,必須混合後迅速使用,不允許長時間停留。NPH是RI2份和PZI1份的混合物。為適應病情需要,可將各種短效制劑如長效或中效制劑組合成各種聯合制劑。例如,將RI或CZI與PZI混合後,RI與PZI的比例為1: 1,因為PZI中多余的魚精蛋白可以吸附壹部分RI或CZI,轉化為長效或中效的。如果圓周率與PZI之比為2∶1,其函數為NPH;如果超過2∶1,其效果類似於CZI+NPH。CZI和PZI的混合物可以是任何比例,可以根據疾病的需要靈活掌握。CZI可以與任何慢速或中度胰島素以各種比例混合,但混合後不應停留很長時間。這種混合物只能皮下或肌肉註射,不能靜脈註射。為了減少過敏反應,近年來出現了高純度單峰純制劑和極高純度的單組分制劑。胰島素來源於牛和豬的胰島素,通過半人工合成或基因工程技術發展為人胰島素,並被制成7.3左右的中性制劑。目前臨床使用的進口胰島素中,actrapidHM(諾和靈R)是壹種速效人胰島素;Protaphane和monotardHM(諾和靈N)是中度有效的人胰島素;Mixtard30HM(諾和靈30R)是30%短效和70%中效人胰島素的預混制劑,避免了臨時配制的麻煩。
這類藥物中,降血糖作用快而強,降血糖作用約為D-860的500 ~ 1000倍,且長期刺激胰島素分泌,臨床上易引起低血糖。雖然停藥後仍可間歇性出現,但應引起重視,尤其是老年患者。D-860、達美康、美必達、唐世平有輕度降血糖作用,達美康對微血管疾病有壹定作用,均適用於老年患者。磺脲類藥物的治療應該從小劑量開始,在早餐前1/2小時服用。根據血糖、尿糖,必要時可增加劑量,每周壹次,也可改為每天兩次,直至達到效果。病情嚴重的患者,也可以壹天吃兩次藥。
那些取得滿意效果,幾年後無其他原因逐漸失敗的,稱為二次治療失敗。在原有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可聯合其他類型的口服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或(和)甘氨雙胍,或聯合小劑量胰島素治療,以彌補彼此的弱點,再次達到療效。
3.胰島素制劑的選擇和使用原則及治療方案在選擇合適的胰島素制劑時,壹定要密切考慮病情,以便快速、永久地消除高血糖、糖尿病、酮尿等代謝紊亂,避免低血糖,促進機體利用糖分,保證營養;使血糖和血漿胰島素濃度在生理範圍內波動,即除維持血糖和胰島素在基礎水平外,餐後仍有壹個峰值,不宜出現高血糖和過度刺激β細胞引起高胰島素血癥。壹般原則如下:
①短效藥物用於急需胰島素治療的人群,如糖尿病酮癥及其他急性並發癥、急性感染、大手術前後、產前、產期等。為探討ⅰ型或ⅱ型重癥病例在初始治療階段劑量未知時的劑量和治療方案,短效藥物應在飯前1/2小時註射,每日3 ~ 4次,劑量視病情嚴重程度、尿糖、血糖而定。壹般采用皮下或肌肉註射來模擬餐後胰島素釋放引起的血漿峰。
②早餐前可註射長效制劑或晚上10睡前註射中效制劑(同時加餐),維持血漿胰島素基礎水平,控制第二天早晨血糖(黎明現象)。
③為了減少註射次數,可在早餐和晚餐前使用PZI和RI或NPH和CZI的混合物,每天兩次。這種混合物中的短效和長效(中效)的比例可以靈活把握,視血糖和尿糖控制的需要而定。配制混合物時,為了防止蛋白鋅進入RI瓶,應先提取RI,再提取PZI。
④如果患者患有嚴重的循環衰竭、皮下吸收不良或耐藥性,需要大劑量時,經常使用常規胰島素或CZI靜脈滴註。
⑤使用高純度新制劑時,用量應略減30% ~ 30%左右。
⑥ⅰ型血糖波動較大的患者或ⅱ型胰島素抵抗患者,有時可嘗試口服藥物聯合治療。
4.胰島素劑量必須個體化。因為影響劑量的因素非常復雜,不能簡化為公式計算。影響因素有①食物攝入量;②體力活動、運動、肌肉鍛煉可以降低胰島素的需要量;(3)精神和情緒壓力使需求增加;④胰島素制劑,牛、豬胰島素比人胰島素更易產生抗體,有抗體時應加大劑量;⑤許多藥物具有協同降糖作用或拮抗降糖作用,可影響劑量;⑥夏季高溫季節胰島素的儲存宜冷藏在4 ~ 65438±00℃的環境中;⑦受體親和力隨各種並發癥降低,如高熱、酮癥酸中毒、化膿性感染及各種應激狀態,必須加大劑量;⑧肥胖與體重,脂肪細胞等受體的數量和親和力往往與血漿胰島素成反比,肥胖者的劑量往往大於瘦人,劑量小於肥胖者。⑨其他內分泌疾病與妊娠有關,腦垂體、腎上腺、甲狀腺功能亢進常需增加,在妊娠晚期也常增加;⑩在肝腎功能狀態下,胰島素的失活主要是在肝臟和腎臟減少。當肝腎功能衰竭時,失活作用減弱。從理論上講,胰島素的需求量是可以減少的,但有時會被耐藥性抵消。
所有符合胰島素應用指征的ⅰ型和ⅱ型患者,應在飲食治療的基礎上使用胰島素。對於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先選用中等胰島素,每日早餐前皮下註射壹次,初始劑量為0.2 ~ 0.3U/kg體重,或使用快中胰島素混合液(1∶2)或Monotard30HM混合制劑。根據尿糖和血糖測定結果,每隔5 ~ 6天調整前1 ~ 2天的劑量,直至達到滿意的控制。如果早上空腹血糖高,可以註射適量胰島素,壹天兩次。早餐前用量占全天總量的2/3,晚餐前用量占1/3。速效和中效(1∶2)的混合物也可用於後期二次註射。對於ⅰ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仍未得到滿意控制,可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①早餐前註射速效和中效胰島素,晚餐前註射速效胰島素,晚餐前註射中效胰島素。②早餐、午餐、晚餐前註射速效胰島素,晚餐前註射中效胰島素。③早餐和晚餐前註射速效和長效胰島素,午餐前註射速效胰島素。如果3Am有高血糖,晚飯前可以加速效胰?核能?
在強化胰島素治療或ⅱ型胰島素應用時,應註意低血糖反應和低血糖後的反應性高血糖(索莫吉現象)。夜間用血糖儀監測血糖,有助於發現無癥狀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原因。強化治療需要自我血糖監測和密切觀察,以便及時調整飲食和胰島素劑量,嚴格控制高血糖,預防低血糖,避免劑量過大導致肥胖。
胰島素泵可以用可調節的程序微電腦控制速效胰島素的皮下輸註,模擬胰島素的持續基礎分泌和進食時的脈沖釋放,都可以通過設置電腦程序來控制,使血糖比強化治療更接近生理水平,可用於部分I型患者。由於微型計算機和特殊胰島素制劑技術有待提高,在國內尚未得到廣泛應用。
最近又有壹種胰島素註射筆用於臨床,配以特殊的胰島素制劑,定量準確,註射方便,特別適合老年患者和視力不好的患者。
5.有兩種胰島素反應:全身性和局部性。全身反應包括:
(1)低血糖反應:最常見。多見於ⅰ型、脆性或ⅱ型,尤以消瘦為甚。壹般由於體力活動過多,偶爾會吃得太少,體重下降,時間減少或者劑量過大。癥狀包括饑餓、頭暈、虛弱、出汗、心悸,甚至神經系統癥狀,如定向障礙、易怒、語無倫次和搖擺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