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問:“是對航海相當精通的人嗎?”
愛德華點點頭說:“娜丹妮·鮑德溫生於1773年,死於1838年。在他10歲之前,大部分都是自學的方工,比如拉丁語。所以他可以讀牛頓的數學原理。到他21歲的時候,他已經是壹名優秀的數學家了。因為喜歡航海,他又開始學習航海。據說在壹次航行中,他教會了船員(包括船上的廚師)如何通過觀察月亮和星座的關系來計算船的位置。後來他寫了壹本關於航海的書,成了經典。這對於壹個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愛德華是對的。鮑德溫的確是壹個無所畏懼、克服重重困難的人。也許沒有人告訴過他:“如果妳想成為壹名科學家,大學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訓練。”所以他可以不顧壹切的往前沖,通過自學獲得各種必要的知識。納達尼·鮑德溫或愛德華。對於多爾西這樣的人來說,世界上沒有“困難”這個詞。
困難是不思進取的人最好的擋箭牌。很多人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沒有受過大學教育——對於這些人來說,如果真的上了大學,還是可以給自己找很多理由的。但是,壹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為困難找借口,而是會想辦法克服困難,而不是找借口逃避困難。
有壹次,亞歷山大·貝爾在工作不順利時向他的朋友約瑟夫·亨利抱怨,責怪自己缺乏電機方面的知識,導致現在工作非常困難。約瑟夫·亨利是華盛頓州壹所工程學校的校長。雖然他同意貝爾的觀點,但他並沒有對貝爾說:“可惜,亞歷山大,妳沒有機會學習電氣工程,真是不幸!”“他沒有告訴貝爾如何申請獎學金,或者如何向父母尋求幫助。他只是簡單地告訴他,“現在學也不遲。"
不出所料,亞歷山大·貝爾去學習了電機方面的課程,最後成為了歷史上對機電壹體化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那麽,貧窮是失敗的原因嗎?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是艾奧瓦州壹個鐵匠的兒子,後來成了孤兒;IBM的董事長托馬斯·沃森年輕時曾做過簿記員,每周只掙兩美元。這些著名的成功人士都不認為貧窮是他們的障礙。相反,貧窮成了他們成功的動力,他們把別人花在自憐上的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壹生多病,但他不想讓疾病影響他的生活和工作。和他交往的人都覺得他很開朗,很有活力;他的每壹行文字也充分揭示了這種精神。正是因為他不願意向自己身體上的缺陷屈服,他的文學作品才表現出更加豐富多彩和頑強的生命力。
歷史上很多世界知名人物都有身體上的缺點。
比如拜倫爵士腳畸形,朱利葉斯·凱撒患有癲癇,貝多芬後來因病失聰,拿破侖是著名的侏儒,莫紮特患有肝病,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小兒麻痹癥患者,海倫·凱勒又瞎又聾。
即使是那些在熒幕上大放異彩的女演員,也有很多跌宕起伏。莎拉,人稱“女神莎拉”,是私生女。她並不出眾,所以童年吃了很多苦,生活似乎完全無望。但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舞臺上不朽的人物。
卡拉的兒子非常高大英俊,但患有口吃。這個男孩在學校成績壹直很好,很受同學們的歡迎。為了治好他的病,從小學開始,他的父母向很多心理醫生和口吃者求助,但毫無效果。
壹天,男孩回家告訴父母,他將代表所有畢業生在畢業典禮上講話。男孩立刻興致勃勃地開始在家準備他的演講。男孩的父母也給了他很多建議,幫助他準備演講。他們沒有提到如何避免演講時結巴的舊習慣。
畢業典禮終於到了。那天晚上,男孩站起來開始演講。他筆直筆直地站著。會場上的觀眾默默地盯著他,因為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男孩患有口吃。這個男孩開始說得很慢,但他很自信。然後他順利的完成了自己15分鐘的演講,沒有任何的困惑和猶豫。他講完後,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男孩盡了最大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和困難,值得他們的贊揚。
住在新澤西州的卡爾頓·格裏夫是壹名商人。壹天,當他開車經過莫利鎮的壹個十字路口時,碰巧看到壹個失明的年輕女子牽著壹只狗過馬路。卡爾頓迅速踩下剎車停了下來。
這時,壹名男子走向卡爾頓的車,這表明他是年輕女子的教練。他要求卡爾頓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不用突然剎車。他說:“狗被訓練來預防交通事故。所以,如果每輛車都像剛才壹樣停下來,狗狗會認為這是對的情況,不會特別警覺。這樣,壹旦汽車不這樣停車,就會發生交通事故。”
雖然培訓師有點不講道理,但細細品味還是有道理的。更令人欽佩的是,這位年輕女子可以利用這樣的訓練來克服自己的缺點,繼續正常的生活。
這些人都是內心成熟的人。他們不會被困在自己的困難中,而是勇敢地面對它,接受它,然後努力去克服和解決它。他們不會求饒,不會絕望,也不會找借口逃避。
《完整的人生——在死亡之門》是勞埃德·史密斯寫的,是壹部關於艾沫·赫姆的故事,是壹部鼓舞人心的傳記。艾沫·赫爾姆出生於俄亥俄州的亨茨維爾。當時他的醫生在嬰兒時期就判了他死刑,認為活下去的希望不大。
但是赫爾姆活了下來。盡管他因為右側嚴重受傷而持續疼痛了90年,但他的母親從未向死亡屈服。由於不能從事體力勞動,他轉而努力學習。1891年,28歲的他成為了衛理公會的傳教士。
家的生活,然後經過兩次致命事故,他沒有失去信心。後來,他的病情引起了著名巧克力制造商約翰·惠勒(john wheeler)的註意,約翰給了他免費的經濟援助。幾個月後,倒在死亡門口的傳教士成功康復。
患病後,艾沫·赫姆開始籌集傳教資金,建造教堂,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當地的學校和醫院。這位“單肺傳教士”籌集了近300萬美元,從事他認為有意義的慈善活動。69歲時,他“退休”了,但他仍然沒有停止工作。他舉行了數千次布道,寫了兩本書,為教堂和其他慈善機構籌集了50萬美元,並擔任了20多所專業學校的主任;此外,他還捐贈了5萬美元,在加州州立大學附近修建了壹座教堂。
艾沫·赫姆充滿了缺陷,但他忽略了缺陷的存在。他只知道自己有生命,這種生命應該是有意義的。他充分利用了自己九十年的人生,讓自己的名字成為了“勇氣”的代名詞。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原子時代,到處都在強調年輕和活力,讓很多老年人感嘆自己的“缺陷”。有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過時了,會被放進垃圾堆。幾年前,紐約卡耐基培訓班有壹個骨瘦如柴的74歲女學員。她坦率地承認,她不知道如何度過余生。
老太太退休前是老師,直到被迫退休才離職。她沒有多少積蓄,所以必須壹直保持忙碌,這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很重要。因為有很多教學經驗,沒事就在幼兒園講故事。她的故事都是經過特別挑選的,她還做了很多幻燈片來增強效果。
學生的工作很有意義,她開始把它作為自己以後的職業。她知道年齡不是障礙或缺陷。由於多年的教學經驗,她現在更有能力把故事講得更好,更感人。
她找到了福特基金會,該基金會壹直在制定促進文化工作的計劃,包括為幼兒園兒童設計的各種故事節目。她不僅會用嘴說話,還會把事情表現給大家看,所以很容易被接受。她熱情而富有戲劇性的講故事方式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現在,老太太把她的熱情和信心帶到了美國各地,把智慧和歡樂帶給了成千上萬的孩子。她不想讓她的年齡成為懶惰的借口。她沒有借口不出去工作,因為她太老了。相反,她重新評估了自己的能力和經驗,然後將想法付諸行動,所以她非常成功。對於這樣壹個74歲的人來說,成長並沒有讓她變老,反而變得更加成熟。年齡對她來說不是缺陷,而是動力。
蕭伯納厭倦了那些抱怨環境惡劣的人。他說:“人們經常抱怨他們的環境不順利,所以他們沒有成就。”我不相信這種說法。如果妳得不到妳想要的環境,妳可以創造壹個!“事實上,如果每個人每天都認為自己所處的環境不好,他們很可能會把自己的過錯歸咎於‘缺陷’或者其他各種原因。卡耐基年輕的時候,經常因為比別人高而氣餒。多年以後,他逐漸意識到,身高和其他很多先天條件壹樣,不僅有劣勢,也有很多優勢,就看他的態度了。
壹個把自己獨特的地方當成缺陷和障礙的人,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他總是期望得到特殊的對待。而成熟的人,首先認識到自己的不同,然後坦然承認,並以此為動力,創造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