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麽是更年期?如何度過更年期?在最新壹期的臺灣省《漸康》雜誌上,專家們特別關註了這個問題。
性能力先危機。
更年期給男人帶來的第壹件事就是他們最害怕的性能力下降。
臺灣省勃起功能障礙咨詢訓練委員會的調查顯示,臺灣省只有13%的男性敢承認自己有ed,但國際勃起功能障礙指數證實,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真正患ED的男性比例應為26%。換句話說,每四個男人中就有壹個有勃起功能障礙。
如果出了問題,男人當然要遭殃。因此,壹些人轉向春藥,壹些人要求醫生開睪丸激素(壹種男性激素),壹些人甚至去做陰莖增大手術。在臺灣省,壹個診所壹年就有100多人做手術。
然而,這些非正式手段往往治標不治本。美國哈佛醫學院泌尿科醫生理查德·斯波克(Richard Spock)認為,“性功能障礙和自我價值感的喪失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正視自己的問題,才能給自己壹個療傷的機會。
減少對婚外情的挫敗感
中年男性除了性能力下降外,還會遇到“精神動蕩”,往往會產生危機感,需要他人的肯定。壹些對自己“榮耀不再”感到心慌的中年男性,有時會通過外遇證明自己是“工作體”。好萊塢著名演員約翰·韋恩曾經講述過中年男性的心理:“男性更年期比女性更年期有趣得多。女性只有在更年期才會有體重和潮熱,而男性則獲得與年輕女孩約會和開車的機會。”
此外,男性更年期還會帶來其他外在表現,比如易怒,做什麽都沒興趣,有點喜怒無常。生理上,他們的肌肉越來越少,脂肪越來越多。睪丸激素的變化也可能導致失眠、註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減退。
迎接生命的第二春
既然很多40歲以上的問題都是因為體內雄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那麽及時補充這類激素是否可以幫助男性順利進入下壹個人生階段呢?
對此,臺灣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資深泌尿科醫師姜漢生認為,如果真的需要補充睪丸素,只是為了“緩解癥狀”,不宜長期使用。
在使用雄激素之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也就是他提倡的“三階段治療”:
首先,我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人到了四五十歲,再也不可能像二三十歲時那樣沒日沒夜的拼命工作了。隨著體力的下降,要調整工作內容或者生活目標。同時也要有健康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提高睪丸激素水平。
在生活中,與妻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親密的關系。面對空巢期,夫妻要重新規劃自己的世界。如果妳關系好,生活好,內在的雄激素自然會增加,不需要借助外在的供給。
其次,根據不同癥狀,先用壹般藥物治療。比如胖了就運動,腰疼可以吃鈣片,臉紅可以用抗組胺藥。如果三個月沒有好轉,可以考慮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