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醫家的經驗
張仲景是東漢時期使用附子的大師。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他使用了30多個附子方劑。如四逆湯、真武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附子湯、附子瀉心湯、附子粳米湯、大黃附子湯、腎氣丸、九通丸等。張附子大膽慎用,生附子用於回陽救逆,制附子用於溫經扶陽,散寒除濕。壹般壹片(約9g)或壹兩片(約3g),三片以上(約27g)或六片(約18g)。常與幹姜、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等藥配伍,為附子的應用樹立了標準。
唐代孫思邈在創制的溫脾湯,將附子、大黃、人參、幹姜、甘草融於壹爐,有助於溫補脾陽,攻寒積滯。這是張仲景的大黃附子湯的發展。對急性細菌性痢疾和慢性腎炎有很好的療效。
到了宋代,關於附子的創新方藥更多了。如陳《婦人方大全》中的參附湯,是回陽強身的代表方,是搶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又如《太平惠民和記舉方》中的三生飲,由生附子、生附子、生南星、木香組成,是治療中風偏癱的名方。還有魏賢《魏家藏方》中的芪附湯,被後人確立為補益溫陽、回陽救逆的主方。
明代陶華《傷寒六書》中,方中除附子、幹姜、肉桂外,還加入了人參、五味子、炙甘草,尤其是麝香,增強了附子的溫中開竅作用。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附附子方下記載了104種可以治療的病癥,並載有該方。還描述了服用附子多年後“比平時更健康”的三個方子。李認為“如果別人服用壹粒藥丸,它將是有害的。如果這些人偏於臟腑稟賦,服用有益無害,我們就不能壹概而論了。”這種來自實踐經驗的判斷是誠實可信的。張景嶽將附子、人參、熟地黃、大黃列為“醫學四維”(古代,禮、義、廉、恥為國四維,言為立國安邦之要;醫學上的四維是治病救人的關鍵。並按他所說“善補陽者,必從陰中求陽,陽得陰助,生化無窮。”由附子、肉桂與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山茱萸配伍而成的創優歸飲、右歸丸,被醫家推崇為調節腎臟陰陽代謝的代表方劑。
清代總結張仲景用附子的經驗,說是“與苓、芍、甘草混用,與地黃、澤瀉混用,冬若可愛,亦用補虛之法;”“用姜肉桂之熱,用麻辛之熱,如果夏天可怕,也是救陽之道。”(陳修園讀《神農本草》。卷4),而在奇妙的使用時代,消水余省湯是中性的。該方由仲景歸幹姜棗附子湯和知母組成,陳的標簽為“治水首方”。後人用於脾腎陽虛、痰多、濕濁凝結、水濁、寒疝等所致的咳喘。,而且有很多好的效果。特別是王清任獨創的急救回陽湯,將附子、幹姜、桃仁、紅花合二為壹,堪稱回陽救逆、活血化瘀方藥的典範,開辟了治療心力衰竭、挽救生命的新途徑。後來唐榮川自創天昏湯,用附子、幹姜等藥溫裏治出血證,另辟蹊徑溫陽補血治虛寒吐血。
現代醫生的經驗
現代醫家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附子的應用有著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張錫純(1860 ~ 1933)擅長將附子與人參、山茱萸配伍,以救陽衰證,自創補火運脾胃湯。朱維舉(1884 ~ 1951年)針對“潑涼水晚,潑溫水快,潑涼水害在未來,潑溫水害在近日”的偏見,大膽使用附子治療危重病。據他的病歷記載,附子的用量超過了通常的用量,從12到15g到30g不等,因此“豬夫子”之名在上海流傳甚廣。在他的處方中,附子這種溫性藥物與潛陽藥物(磁石、龍牙)或安神藥物(酸棗仁、朱)配伍,可使陽氣振奮而隱匿,氣安而不浮,贏得了附子的配伍。
雲南吳(1886 ~ 1971年)非常推崇溫補在《傷寒論》中的應用,善於運用四逆湯、通脈四逆湯、柏桐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劑補陽散寒,站在了寒證的標準上,即“身重惡寒,目重。”治陽虛多病。他用附子的量更是驚人,壹般在30g以上,最多100g,200g,300g,最多450g。通常,方藥中中加入附子,如新穩發散、溫裏和胃劑、補氣劑和潤濕劑。他用附子的方法有三種,壹種是炮制附子;二是與幹姜、肉桂(研末,泡水)配伍;三是長時間油炸(大劑量油炸3小時以上)。展現嫻熟的臨床用藥經驗。其用附子確實有勇有謀,在雲南等地仍有壹定影響。
蒲福洲(1888 ~ 1975)與附子配伍經驗豐富。李興培曾總結了蒲氏附子的23種配伍方法(見上海中醫雜誌,1986 11,第26頁)。其主要功能有回陽、溫陽、溫經、溫經、溫補藥、溫溫散寒等。也是不可忽視的配伍,如引火歸本、寧厥助純寒等。但蒲式耳恪守“溫而不燥”的法則,認為“藥要對癥,要適度,溫藥之剛燥,必然傷陰。”(參見蒲福洲《醫學經驗》,人民衛生出版社,第25頁,1976+01)。他還舉了《傷寒論》中附子的配伍,如附子湯裏的白芍,四逆湯裏的甘草,腎氣丸裏的火,都取溫而不燥之意。它的意見是公正的。
上海名老中醫方興偉先生,擅長附子與羚羊角配伍。方指出:附子為回陽解表之佳品,羚羊角為平肝熄風之要藥。它有不同的屬性,相輔相成。它有兩個作用:壹是助陰助陽,二是助陽生陰。對於肝上旺,腎下虧,母子分離的證候,有獨特的平衡陰陽的作用。
趙錫武(1902 ~ 1980)以附子為君藥,用真武湯治療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配合開鬼門關、清房、除舊三法,療效理想,受到同行好評。受其啟發,筆者發現曾治壹位慢性腎炎高度水腫患者,壹天用呋塞米800mg,尿量只有1000ml。其余為真武湯合五皮飲(附子用至45g,先煎3小時),尿量增至3000ml,水腫明顯消退。
焦樹德擅長治療關節疼痛(主要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配附子,以其為“補腎活火,祛裏寒邪”,常配伍熟地黃、續斷補腎精,羌活、獨活太陽、少陰、督脈,散上下寒濕(見焦樹德《方劑經驗十講》【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
近年來,中藥的新形式不斷出現。我國中醫院急診基本中成藥中,以附子為主的新制劑有參附註射液(紅參附子)、參附清註射液(紅參附子青皮)、四逆湯註射液(附子幹姜炙甘草)、芪附註射液(黃芪附子)。以參附註射液為例,通過對300例暈厥綜合征(包括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觀察,其中陽虛證189例,總有效率81.48%;氣陰兩虛型92例,總有效率為86.96%;真陰衰19例,總有效率31.58%。臨床應用證明,本品對血液系統、心、肝、腎等主要器官系統無明顯毒副作用(見《國家中醫醫院急診科基本中成藥應用指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1997 11月,第7頁)。
烏頭中毒搶救
已知附子含有烏頭堿、次烏頭堿等六種生物堿。這些物質具有明顯的強心、利尿、迷走神經中樞興奮、抗炎和鎮痛作用,但毒性很大,其毒性主要是對神經和心臟的損害。中毒時間壹般出現在服藥後30分鐘,長者約為1 ~ 2小時。起初看到口唇、舌、四肢麻木,繼而惡心嘔吐、躁動不安,繼而昏迷,四肢、頸部肌肉痙攣,呼吸急促,四肢冷脈微弱,血壓、體溫下降,心律失常,心電圖出現多發性室性早搏,嚴重者猝死。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過量使用和飲用附子(含烏頭)酒制劑。
烏頭中毒的搶救方法如下:
1.用高錳酸鉀或濃茶反復洗胃;
2.阿托品用於迷走神經興奮(心動過緩、傳導阻滯)患者;對於異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動過速),應使用利多卡因。如果兩者都存在,可以壹起使用。
3.電擊轉換;
4.相應的對癥治療;
5.中藥救急方為:金銀花30g,綠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服;或者蜂蜜,每次120g,必要時最多500g。
如何避免烏頭中毒
1.必須用附子炮制品,禁止生品;
2.嚴格掌握適應癥,不要隨意使用含附子的單方(尤其是含附子的中成藥);
3.嚴防用藥過量。張仲景的附子用量大概是三級。服用附子溫經散寒止痛時,用18 ~ 27g;溫補脾腎楊琪時用9 ~ 18g;用於寒熱夾雜、蟲積時,6 ~ 99 g使用。
4.附子大劑量,須水煎1 ~ 3小時以上,再與其他藥物同煎。實驗表明,烏頭堿長期煎煮後水解成烏頭堿,毒性明顯降低。有資料表明,附子加熱處理後的毒性僅為原來的1/200,但其強心成分在煎煮後並未被破壞。(見呂蘭勛《常用中藥藥理學》,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179,2月版)
5.附子與幹姜、甘草共煎時,生物堿發生化學變化,毒性大大降低(見周《古今驗方》,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0.0135頁)。這三味藥的配伍恰好是《傷寒論》中的四逆湯,所以又叫“張仲景附子配伍”。
十禁三問
根據歷代醫家的經驗,提出應用附子應堅持十禁三問。
十禁:1。紅就不要用;2.紅舌黃苔不用;3.不要為預言性的話煩惱;4.小便少,小便紅;5.脈沖數有力,不必要;這五種臨床表現都是陽熱證,壹定不能用附子。但臨床證候應與虛熱證相區別,如臉紅如妝、語重而低、脈大而無根等。這些都是陽虛陽亢的癥狀,可能是由附子引起的。6.嚴重肝腎疾病、心肌疾病患者請勿使用;7.陰虛內熱體質者勿用;8.懷孕期間不要使用;9.房室傳導阻滯患者請勿使用;10.不能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同用。
三問:問病人吃了烏頭後睡得怎麽樣?2.尿量是多少?3.動態和靜態。簡而言之,服用附子後,患者睡眠安全,小便多,活動自如,無躁動,是服用附子後的正常反應。反之,應認為是烏頭屬禁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