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脂防遺真武湯出自《傷寒論》,由茯苓9克、白芍9克、白術6克、附子9克(炮制、去皮、碎八塊)和生姜9克組成。
溫陽利水功效。
用法:取水八升,煮三升,去我,溫服七次,每日三次。
方爾清溫敗毒飲由石膏粉180 ~ 240g、中藥60 ~ 120g、小藥24g ~ 36g、小生地黃粉18 ~ 30g、中藥9 ~ 15g、小藥組成。小劑量3-4.5克,鎮川蓮大劑量12-18克,中劑量6-12克,小劑量3-4.5克,梔子9克,桔梗6克,黃芩9克,知母9克,赤芍9克,玄參15克,連翹9克。
功效:清氣涼血,瀉火解毒。
用法:先將石膏煎數十次,再加入各種藥物、犀牛角研磨成汁和服。
方三白古力唐瑾由生地黃、熟地黃、當歸各9克,白芍、甘草各3克,桔梗、玄參各2.4克,貝母、麥冬、百合各1.5克組成。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化痰。
用法:水1.5杯,生姜5片,大棗1枚,煎至7分鐘,溫服,無論何時。
方四歸脾湯源自正體姚磊,由白術、當歸、茯苓、黃芪(炒)、龍眼肉、遠誌、酸棗仁(炒)各3g、木香1.5g、甘草(炒)0.9g、人參3g組成..
功效:健脾養心,行氣補血。
用法:加入生姜5片,大棗1片,水煎服。
源自新編《傷寒論》的吳芳焦玲鉤藤湯,由羚羊角片(初炒)4.5g、霜桑葉6g、涇川貝母(去核)12g、生地黃15g、鉤藤9g、菊花9g、茯苓9g、生白芍9g組成。
功效:平肝熄風,清熱解痙。
用法:15克鮮淡竹茹、羚羊角先代水煎服,再服藥。
劉放盛迪玄參湯由生地黃、玄參、金銀花、當歸、桃仁、山茱萸、秦艽各65438±05g,甘草、板藍根、石斛、北沙參、紫草、丹參各30g,穿心蓮、蓮子心、全蠍各9g,蜈蚣2條組成。
功效:涼血養陰,解毒活血。
用湯劑口服,每日壹劑。
防芪龍膽丸出自《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由黃芪30克、秦艽15克、黃連6克、烏梢蛇6克、漏蘆10克組成。
益氣瀉火,搜風通絡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巴犀角地黃湯加減化斑湯來源於《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由犀角、生地黃、牡丹皮、赤芍、紫草、知母、石膏、玄參、金銀花、連翹、甘草組成。
清熱解毒,涼營理氣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九狼瘡補腎湯出自張誌禮《皮膚科醫案選》,由黃芪15g,黨參、白術、茯苓各10g,沙參、石斛、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丹參各15g,雞血藤、秦艽各30g組成。
功效:益氣滋陰,活血通絡。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氏生芪地黃湯來源於臨床皮膚性病選方,由黃芪60克、雞血藤30克、玄參15克、生地15克、板藍根30克、桑寄生15克、丹參15克、生蒲黃9克組成。
益氣養陰,祛風活血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氏益盛迪養陰清熱湯出自《實用皮膚性病選方》,由生地黃30g、女貞子9g、黃精12g、玄參9g、黃柏9g、桔梗4.5g、杏仁9g、牡蠣30g、連翹3g、綠豆12g、黑豆12g組成。
功效:滋陰清熱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處方12復方魚腥草木易湯(蘭光定)
來源《實用皮膚病性病選方》由黃芪30g、甜葉菊12g、墨旱蓮15g、女貞子15g、丹參20g、紫草12g、魚腥草15g、茜草12g組成。
功效:扶正祛邪,益氣養陰,滋陰補腎。
用法用水沖服,每日壹劑,或制成片劑,每次4片(相當於1.04 g生藥),開水沖服,三個月為壹療程。
方劑十三,黃章消斑飲,來源於結締組織病的中醫療法。夏芍農方由黃芪40g、黨參20g、黃精15g、麥冬15g、北沙參12g、白芍12g、地骨皮30g、青蒿莖30g、柴胡9g組成。
功效:益氣生血,滋陰清熱。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十四虎杖山治湯來自新藥,1978: (4)
它是由虎杖、野菊花、生地黃、南梔珠、十大功勞葉33g,穿心蓮、苦參、知母、紫草15-30g,秦艽15g,梔子9g,牡丹皮9g-15g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涼血、利水止癢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備註:血熱過盛者加犀角、喜樹;加入錦雞兒、豐和梨、雞血藤和金蕎麥;脾胃虛寒宜改溫補脾胃,用香砂六君子湯。當脾胃癥狀消失後,兩法交替使用。氣血不足加何首烏、白芍、當歸、太子參、黃芪;肝腎陰虛加枸杞子、玉竹、天冬、麥冬、沙參。
方十五貴由丸加減新中藥,1985: (9)。
它由生地黃65438±02g、山茱萸65438±02g、枸杞子65438±05g、山藥30g、鹿角霜65438±05g、制川烏65438±05g、黃芪、當歸、茯苓皮、胡蘆巴、炙甘草組成。
溫腎陽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劉詩石皮飲來自《新中藥》,1985: (9)。
它由白術、制川烏、木香、茯苓皮各65,438±00克,黨參、黃芪、陳皮各6克,炮姜、大腹皮、沈香組成。
溫陽健脾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石芪三子養陰湯來自《新中藥》,1985: (9)
由女貞子、枸杞子、沙苑子各65438±05g,人參、酸棗仁、柏子仁、炙甘草各65438±02g,生地、熟地、炒白芍、炒茯苓、炒黃連各65438±0.2g組成。
功效滋陰養血,寧心安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杞菊地黃丸來源於《中藥新藥》,1985: (9)。
它由熟地黃65438±02g、山茱萸65438±02g、菟絲子和山藥65438±05g、菊花、麥冬、牡丹皮、川楝子和茯苓65438±00g、五味子和玫瑰花6g組成。
功效滋陰柔肝。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氏九思湯怡來源於江蘇中醫雜誌,1983: (2)
它由露蜂房4克、蟬蛻6克、鳳凰皮6克、蛇蛻6克、甘草65438±00克、牛膝65438±00克、車前子65438±02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65438±05克、地黃65438±02克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系統性紅斑狼瘡20號方來自上海中醫雜誌,1985: (12)。
石膏30-60克,芒硝30克,滑石30克,生地黃30克,知母12克,生薏苡仁30克,生甘草9克。
清熱涼血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備註:若持續發熱,可用紫草30克,鴨跖草30克。水牛角粉、羚羊角粉、紫雪丹、醒腦1也可以。
公式21系統性紅斑狼瘡公式2來自上海中醫雜誌,1985: (12)
由生地30-60g、玄參30g、金銀花30g、黃芩15g、板藍根30g、虎杖30g、牡丹皮9g、赤芍9g、牛黃粉2g(吞服)組成。
清熱解毒,涼血養陰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處方22系統性紅斑狼瘡來自上海中醫雜誌,1985: (12)。
由生地30克、玄參30克、麥冬12克、知母9克、忍冬藤30克、虎杖30克、苦參30克、生薏苡仁12克、川牛膝12克、羊蹄根30克組成。
清熱涼血養陰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處方23系統性紅斑狼瘡來自上海中醫雜誌,1985: (12)。
它由黃芪12g、黨參12g、白術12g、升麻9g、柴胡9g、青蒿30g、茯苓12g、金銀花30g、薏苡仁12g、甘草3g組成。
益氣健脾,祛風除濕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處方24系統性紅斑狼瘡來自上海中醫雜誌,1985: (12)。
由丹參12g、益母草30g、赤芍9g、川芎3g、黃芪20g、黨參10g、桃仁10g、紅花10g、川牛膝10g和生甘草3g組成。
功效:益氣、活血化瘀。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方劑25系統性紅斑狼瘡方劑6來自中醫雜誌,1987: (8)
它由大青葉、連翹、金銀花、淡竹葉、黃連、知母、玄參、牡丹皮65438±00克,水牛角粉6克,生地30克,石膏30克組成。
清熱解毒,涼血之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方劑26系統性紅斑狼瘡方劑7來自中醫雜誌,1987: (8)
生地30g,玄參10g,天冬、麥冬、玉竹、石斛、黃精、青蒿、地骨皮、胡黃連、柴胡、牡丹皮。
清熱涼血養陰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公式27系統性紅斑狼瘡公式8來自中醫雜誌,1987: (8)
它由女貞子65438±00克、枸杞65438±00克、菟絲子65438±00克、五味子65438±00克、墨旱蓮65438±00克、熟地黃65438±00克組成。
滋陰養血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方劑28系統性紅斑狼瘡方劑9來源於中醫雜誌,1987: (8)
它由豬苓、仙茅65438±02克,茯苓、澤瀉、炒白術、桂枝、淫羊藿、黃芪65438±00克,冬瓜皮65438±05克,白茅根60克組成。
好處:溫補陽,健脾除濕。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處方29系統性紅斑狼瘡處方10來自中醫雜誌,1987: (8)。
由柴胡、川楝子、炒枳殼、陳皮、法半夏、莪術、黃芩、甘草、香附、郁金、生姜6克、大棗7枚組成。
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公式30系統性紅斑狼瘡公式11來自中醫雜誌,1987: (8)。
由65438±00g熟地黃、炒白術、炙黃芪、茯苓、太子參、龍眼肉、遠誌、甘草、酸棗仁、當歸和6g木香組成。
功效:益氣養血,養心健脾。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方劑31系統性紅斑狼瘡方劑12來自中醫雜誌,1987: (8)
包括秦艽、羌活、防風、威靈仙、牛膝、絲瓜絡、知母、當歸、雞血藤、石膏。
祛風清熱,養血通絡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方消毒靈來源於中醫雜誌,1988: (8)。
包括生地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赤芍15g、牡丹皮、牛膝、苦參、花粉、當歸、連翹、黃芩、甘草10g。
清熱解毒,涼血養陰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劑33紅斑狼瘡方劑1來自中醫雜誌,1989: (9)
由生玳瑁(或羚羊粉、犀牛角粉)、生地炭、金銀花炭、板藍根、花粉、牡丹皮、赤芍、玄參、石斛、白花蛇舌草組成。
清熱解毒,涼血之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備註可與安宮牛黃丸或本方至寶丹合用。
方劑34紅斑狼瘡方劑2來自中醫雜誌,1989: (9)。
包括沙參、北沙參、石斛、黨參、黃芪、黃精、玉竹、丹參、雞血藤、川芎、秦艽、白花蛇舌草。
清熱涼血養陰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備註可與八珍丸、地黃丸合用。
處方35紅斑狼瘡處方來源於中醫雜誌,1989: (9)。
包括黃芪、黨參(太子參)、白術、茯苓、山藥、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車前子、丹參、雞血藤、秦艽、紫河車、白花蛇舌草。可與地黃丸、腎氣丸同用。
益氣養陰,健脾祛濕的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公式36紅斑狼瘡公式4來自中醫雜誌,1989: (9)。
包括黃芪、黨參、白術、茯苓、柴胡、厚樸、丹參、雞血藤、夜交藤、益母草、鉤藤、白花蛇舌草。
功效:益氣、活血化瘀。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備註可與八珍木易丸合用。
系統性紅斑狼瘡37方系列來自中西醫結合雜誌,1990: (2)
包括羚羊粉、麥冬、菖蒲、郁金、大黃炭、牡丹皮、枳實、滑石、竹葉和蓮子心。
清熱解毒,涼血之功效。
用水煎服。每日1,每日兩次。
備註:驚風加朱砂、全蠍、膽南星;嘔出赭石和竹茹;蓮藕和側柏葉流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