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又圓又長,由許多相似的部分組成。節段之間有壹道深槽,稱為節間槽,節段上有壹道淺槽,稱為體環。頭部退化是因為適應了土壤中的穴居生活。身體的前端有壹個肉質的突起,叫做口前葉。由於體腔流體壓力的作用,口前葉充盈時,具有攝食、挖掘和感覺的功能。口前葉無眼點、觸須和觸條,腹側有口。嘴後面的第壹部分叫做口周部分。肛門在身體的末端。除環縫和最後壹兩個關節外,每個關節都有壹圈剛毛,故稱蚯蚓。每根剛毛形狀簡單,略呈S形,大部分藏在體壁內。內端有毛囊、牽引肌和收縮肌,毛囊內有毛細胞或成形細胞,可產生新的剛毛。剛毛是運動器官,在洞裏或地上爬行時有支撐作用。性成熟的標本,在÷XIV-XVI之間沒有節間溝,看起來像壹個環,是生殖帶,也叫環帶。繁殖期能分泌粘液形成卵繭,適應不良環境。第十八節腹面兩側各有壹對雄性生殖孔,旁邊常有數個乳突。在第十四節的腹面中央有壹個雌性生殖孔。在6/7、7/8和8/9段間溝的腹側有三對精囊孔,孔附近常有乳突。背孔是位於背部中央段之間的小孔,起於12/13段,止於身體後端。它通常是關閉的。當它幹燥或受刺激時,孔打開,散發體腔液,潤濕體表,便於蚯蚓在土壤中鉆孔,保護體表。肛門在身體的末端,呈直裂狀,兩側稍有隆起。
(2)蚯蚓的內部結構
1.從蚯蚓的橫切面看,外層是壹層薄薄的角質層,內層是表皮層,由柱狀表皮細胞和腺細胞組成,來源於外胚層。內中胚層可分為外體壁層和內臟壁層,這兩層之間有壹個很大的間隙就是體腔。體壁是由外側細環肌、內側粗縱肌和體腔膜組成的肌囊,臟壁層由外側縱肌、內側環肌和體腔膜組成。內胚層僅形成腸的上皮。腸背中央有壹條不顯眼的溝,叫盲道,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積。腸壁外和背側血管周圍有產氯細胞,儲存脂肪和合成糖原,也可能有部分排泄,如形成氨和尿。體腔內可見體液、生殖器官、排泄器官、血管和神經索。
2.消化系統和營養消化管的前端是口腔,無齒的顎,與肌肉發達的咽和細長的食道相連。第九節有壹個厚壁的沙袋,沙袋後面有壹個狹長而有腺的部分,叫胃。從第十五節到身體後端,是增大的小腸,最後幾節是直腸,最後是肛門。蚯蚓以卵、樹葉和土壤中的動物屍體為食。先是咽部肌肉拉伸收縮使嘴下垂,然後食物被吸入、吞咽,被沙袋磨碎,再進入胃,再進入腸。壹對盲腸,咽腺和小腸在第二十七節從盲腸向前通過,兩者都分泌消化液來消化食物。消化的營養物質被腸上皮吸收為營養物質,而未消化的物質和土壤則從肛門排出。
3.循環系統和血液循環是封閉的血管系統,背部血管在腸的上方,腹部血管在腸的下方,下神經血管在神經索的下方。第七、九、十二、十三節有壹對環形血管,可以有節奏地跳動,裏面有心臟瓣膜,所以叫心臟。血液從後向前流經心臟,進入背側血管中的腹部血管,再向後流動,分支到體壁、膈肌或腸壁。背側血管在XIV節之後,在每個切片中收集來自腸壁上兩對背側血管和體壁上壹對壁側血管的血液。在身體的前部,血液流向咽喉、大腦和口腔。食管兩側還有壹條食管外血管,壹條環形血管與背側血管相連。神經下血管中的血流,通過各節段的壁血管,由前向後流回背血管,為全身提供營養和氧氣。因此,循環系統與營養輸送和呼吸有直接關系。
4.呼吸排泄蚯蚓從體表呼吸,稱為皮呼吸。蚯蚓皮下有許多微血管,通過氣體的擴散進行氣體交換。蚯蚓呼吸時,體表必須保持濕潤,這主要是通過背孔不時排出體腔液來完成的。壹旦體表幹燥,會導致蚯蚓窒息而死。蚯蚓的排泄器官為腎小管,每節有許多,主要分為體壁腎小管、咽腎小管和膈腎小管。體壁上的腎小管直接從腎孔向外開放;咽小管對消化道開放;膈腎小管與腸道上的縱向排泄管相連,在每段腸道內分別開口,然後隨糞便通過肛門排出,所以蛋白質廢物可以從這些腎小管排出。這些腎小管是典型的後腎小管,以體壁上的腎小管為例說明。每個體腔內的每個腎孔由10-12個細胞組成,呈漏鬥狀,體腔液中的廢物從其中收集,進入卷曲的小管,卷曲的小管內端段有纖毛,外端段無纖毛,末端為無纖毛的肌性排泄管,最後在後段壁上的腎孔處開口,排出含氮廢物。
5.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有壹個大腦,由咽頭後部的兩個腦神經節組成,與外周咽神經和下咽腹神經節相連,其後是壹對合成神經索,每壹個體節都有神經節形成神經鏈,稱為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從大腦分支到嘴的前葉和口腔壁;從咽周神經到口腔壁和第壹段的神經分支;下咽神經節至第二、三、四節體壁的神經分支;每根神經索上有三對側神經,分布於體壁和各個器官,稱為周圍神經系統。從大腦分布到咽、食管、胃、腸等消化道的神經稱為交感神經系統。蚯蚓具有簡單的反射弧結構,即外周神經系統,包括感覺器官的感覺神經細胞和反應體的運動神經細胞。感覺神經細胞將表皮的刺激傳遞給神經索中的中間神經元,或調節神經元,然後將沖動傳遞給運動神經細胞。大腦是接受感覺的中樞,可以控制後神經節。神經索中還有巨纖維,是多細胞結構。根據低電阻的連接,動作的傳導速度可能與纖維的直徑直接相關。如果突然刺激蚯蚓身體的任何壹個點,都可以通過巨型纖維的傳導,使身體的縱肌收縮,使蚯蚓迅速退入洞穴。
蚯蚓生活在土壤的洞穴裏,感覺器官不發達。主要可分為三類:(1)表皮感受器,是皮膚上的壹種小突起,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有,腹側和側表面較多。它有觸覺功能,能感覺到地面的震動。(2)口腔感受器,分布於口腔內部或內部附近,具有嗅覺和味覺功能,能取食或識別食物。(3)光感受器,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在前葉和口的前幾段較多,後端較少,腹側面完全沒有。它們能分辨光線的強弱,做出避強避弱的反應。
6.生殖系統中的蚯蚓雌雄同體。男性身體有兩對精巢囊和兩對精囊。前者位於X和XI的體腔腹側,後者位於XI和XII的體腔內。每個精囊內有壹個精巢和壹個精巢漏鬥,也與其後面的儲精囊相通。精子從睪丸中釋放出來後,首先進入後段的精囊進行發育,然後回到原來的精囊,通過精囊漏鬥輸出。每個睪丸漏鬥後面都有壹個輸精管,每側的前後輸精管匯合,再到第十八節與前列腺管連接,經男性生殖口排出。壹對前列腺,位於男性生殖孔內,其分泌物與精子活動和營養有關。女性身體有壹對卵巢。⊙XIII \8857;段前方,13/14橫膈膜前方有壹卵漏鬥,其後有壹短輸卵管。橫膈膜後,兩側輸卵管會合,在第十四節腹部中央的雌孔處開口。此外,還有三對精囊,分別位於ⅶ、ⅶ、ⅸ段。每個精囊都有壹個聖壇,壹個聖壇管和壹個盲管,盲管在管的遠端相遇。盲管內端在1/3或1/4處膨大,稱為精囊,是儲存異體精子的地方。在外乳突處的相應體壁內側,可見壹小群墊狀或索狀導管狀的附性腺。
(3)生殖和個體發展
蚯蚓需要異體受精,所以它們需要交配。交配時,兩條蚯蚓相互倒立,副性腺分泌粘液,使雙方腹側精液從各自雄性生殖孔排出,輸入對方精囊。交換精液後,他們就分開了。這個過程往往在夜間進行,交配時間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卵成熟時(7天左右),環分泌粘稠物質,外面形成粘液管,裏面形成蚯蚓繭,成熟的卵落入繭中。蚯蚓通過蠕動從蚯蚓繭中向後撤退。蚯蚓繭穿過精囊的孔時,精囊內的精子逸出,使繭內的卵受精。蚯蚓身體繼續向後蠕動,直到完全退出蚯蚓繭和粘液管。蚯蚓繭脫落後,前後密封,呈小麥狀,留在潮濕的土壤中發育,粘液管則塌陷。每個蚯蚓繭可含1-3個胚胎,幼蟲約2-3周離開蚯蚓繭。蚯蚓的所有受精卵在蚯蚓繭中發育成幼蟲。沒有幼蟲期,直接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