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運用氣息,找到發聲力的支點:
這與歌唱中用氣基本壹致,用的是田單氣。
可以在業余時間經常做壹些深呼吸練習,試著把氣息吸進丹田,體會深呼吸的感覺。此時妳的身體處於自然拉伸的狀態,肩膀不要隨著吸氣而擡高。盡量保持肩膀平靜,肋骨自然擴張,吸氣力在腰腹部。然後吸氣時保持腹肌的發力,慢慢呼氣。妳可以想象不是用吹蠟燭的小氣流吹滅蠟燭,而是壹直吹,壹直搖。呼氣時間越長越好,然後吸氣呼氣,不斷重復,體驗腰部集中發力的感覺。這是發聲力的支點。
2、諧振腔的使用,力的支點和聲音的起點:
除了良好的呼吸支持之外,共鳴腔的使用對於產生強有力的穿透力聲音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共鳴腔,主要包括頭腔、喉腔和胸腔。平時主要用的是喉腔,也就是說喉腔,所以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聲帶疲勞。要想保護聲帶,保存力量,就要有科學的發聲方法,就是讓聲音整體貫穿三腔,在氣息的支持下,發聲的起點要高。如果我們以眼睛為界,想象以眼睛為底線向兩邊延伸,直到後面,形成壹個橫截面,以這個橫截面為平面,聲音的起點就會放在這裏。
說話的時候盡量保持這種感覺,讓聲音往上走,重點放在頭腔,在眉心之間往外推。可以先用“啊,哈,莫,李”等簡單的爆詞感受壹下。只要妳在科學方法的作用下,把發力的支點和發聲的起點很好地結合起來,妳的聲音就會事半功倍,具有強大的磁性魅力。
二、讓自己的聲音有磁性的意義:
聲音是壹種個人特質,因為每個人的性別、聲帶、共鳴腔都不壹樣,所以每個人的聲音特質基本上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是決定的。但是發聲的技巧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來提高的,讓音質變得優美,發音變得圓潤,更有磁性。